一种体内异物取出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54975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内异物取出袋,包括纳物袋和方向控制线,所述的纳物袋包括本体,纳物袋尾部和凸起观察窗,所述的本体上靠近纳物袋尾部处设有纳物外口,所述的方向控制线为两根,纳物袋尾部连接方向控制线。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沿消化道下行的金属锋利物及其它现有内镜无法取出的大体积物体取出变为现实,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意义。例如带金属倒钩异物或锋利金属物体,置于异物取出袋中,可在异物拖出时保护胃食道咽部口腔粘膜不受损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绕线板和方向控制线可以控制异物取出袋的运动方向,使得操控便于控制,方便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凸起观察窗可保证胃镜视野不受影响,操作不受任何限制。(*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内异物取出袋
本技术涉及一种异物取出袋,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体内异物取出袋。
技术介绍
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大大增加了胃肠道疾病的微创处理的机会,目前临床内镜除用 于疾病诊断外,已有诸如内镜下肿瘤切除、曲张静脉套扎、假性囊肿穿剌等技术展开,取得 较好的效果;但内镜下的异物取出仍进展不大,有诸多吞噬异物者受限于技术条件,不得不 选择手术切开取出,显著增大的医疗成本,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加重了患者的创伤打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内异物取出袋。本技术和内窥镜协同操作,可以较容易取出体内大体积异物,且不剌伤消化道粘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种体内异物取出袋,包括纳物袋和方向控制线,所述的纳物袋包括本体,纳物袋 尾部和凸起观察窗,所述的本体上靠近纳物袋尾部处设有纳物外口 ,所述的方向控制线为 两根,纳物袋尾部连接方向控制线。 所述,体内异物取出袋还包括绕线板,所述的绕线板连接方向控制线。 所述,方向控制线外面设有保护套。 所述的凸起观察窗呈圆形,直径范围为0. 7-0. 95厘米。 所述的本体呈锥状,纳物外口呈水滴状,长径为5-7厘米。 所述的纳物外口前端到凸起观察窗的距离为5-15厘米,纳物外口后端到纳物袋 尾部距离为1-5厘米。 所述的凸起观察窗,直径0.9厘米。 所述的本体呈圆锥状或呈三角锥状,纳物外口长径为6厘米。 所述的纳物外口前端到凸起观察窗的距离为10厘米,纳物外口后端到纳物袋尾 部距离为2厘米。 所述的凸起观察窗呈圆形,直径范围为0. 2-0. 3厘米,所述的本体呈锥状,纳物外 口呈水滴状,长径为2-4厘米,所述的纳物外口前端到凸起观察窗的距离为2-8厘米,纳物 外口后端到纳物袋尾部距离为1-2厘米。 本技术优点在于 1、使用本技术,可以使沿消化道下行的金属锋利物及其它现有内镜无法取出 的大体积物体取出变为现实,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意义。例如带金属倒钩异物, 置于异物取出袋中,可在异物拖出时保护胃食道咽部口腔粘膜不受损伤。 2、本技术中的绕线板和方向控制线可以控制异物取出袋的运动方向,使得操控便于控制,方便操作。 3、本技术中的凸起观察窗可保证胃镜视野不受影响,操作不受任何限制。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体内异物取出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一种体内异物取出袋的俯视图。 附图3是体内异物取出袋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纳物袋 2.绕线板 3.方向控制线 4.内窥镜 11.本体 12.纳物袋尾部 13.凸起观察窗 14.纳物外口 请参看图l,图l是一种体内异物取出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体内异物取出袋包 括纳物袋l,绕线板2和方向控制线3,所述的纳物袋1包括本体ll,纳物袋尾部12和凸起 观察窗13,所述的本体11上靠近纳物袋尾部12处设有纳物外口 14。所述的方向控制线3 为两根,方向控制线3 —端连接在纳物袋尾部12上,另一端缠绕在绕线板2。请参看图2, 所述的本体ll呈锥状,纳物外口 14呈水滴状,纳物外口长径为6厘米。纳物外口 14前端 到凸起观察窗13的距离为10厘米,纳物外口 14后端到纳物袋尾部12距离为2厘米。凸 起观察窗13呈圆形,直径为0. 9厘米。 需要说明的是凸起观察窗13是封闭的,透明的。内窥镜通过纳物外口 14进入纳 物袋1中,凸起观察窗13可以固定内窥镜头部,防止内窥镜头部摇晃脱落。因此凸起观察 窗13直径不要大于内窥镜头部直径,也不能太小,凸起观察窗13直径范围为0. 7-0. 95厘 米。纳物外口 14长径为50-70厘米。纳物外口 14前端到凸起观察窗13的距离为5-15厘 米,纳物外口 14后端到纳物袋尾部12距离为l-5厘米。本体ll呈圆锥状或呈三角锥状, 本体11由医用塑料或医用橡胶制品制成(医用聚氯乙烯)。所述的方向控制线3是防切 割纺织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或金属线,所述保护套的材料是医用高分子材料,(例 如聚乙交酯(PGA)或聚乙丙交酯)。所述的绕线板2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绕线板2由塑 料或木质材料制成。 本技术也适用于内窥镜下婴幼儿异物取出术,在内窥镜下婴幼儿异物取出术 中,所使用的内窥镜是一种婴幼儿内窥镜(在市场中可以购买到),体内异物取出袋相对 较成人所使用的体内异物取出袋小。体内异物取出袋中的凸起观察窗呈圆形,直径范围为 0. 2-0. 3厘米,所述的本体呈锥状,纳物外口呈水滴状,长径为2-4厘米,所述的纳物外口前 端到凸起观察窗的距离为2-8厘米,纳物外口后端到纳物袋尾部距离为1-2厘米。 请参看图3,图3是体内异物取出袋使用状态图。本技术使用时,将内窥镜4 通过纳物外口 14进入纳物袋1中,内窥镜头部顶入凸起观察窗13中。纳物袋1随着内窥 镜4进入进入胃腔后,以线控装置(绕线板2和方向控制线3)控制纳物袋1运动方向,并 将纳物袋1放于最佳工作位置,将内窥镜4置于纳物袋1夕卜,由异物钳或圈套器持夹异物, 夹取异物后,异物放置入纳物袋1。内窥镜4退出体外,方向控制线3引导将纳物袋1拖出体外,这样异物随着纳物袋1拖出体外。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体内异物取出袋,包括纳物袋和方向控制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物袋包括本体,纳物袋尾部和凸起观察窗,所述的本体上靠近纳物袋尾部处设有纳物外口,所述的方向控制线为两根,纳物袋尾部连接方向控制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体内异物取出袋,包括纳物袋和方向控制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物袋包括本体,纳物袋尾部和凸起观察窗,所述的本体上靠近纳物袋尾部处设有纳物外口,所述的方向控制线为两根,纳物袋尾部连接方向控制线。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异物取出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内异物取出袋还包 括绕线板,所述的绕线板连接方向控制线。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异物取出袋,其特征在于,方向控制线外面设有保护套。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体内异物取出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观察窗呈圆 形,直径范围为O. 7-0. 95厘米。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体内异物取出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呈锥状,纳物 外口呈水滴状,长径为5-7厘米。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体内异物取出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物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峰李松岗张勇全志伟李济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