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扫描全方位球形云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54008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外光扫描全方位球型云台。球罩包括透明半球体的左、右球罩固定配合,连接左、右球罩外沿处设置有散热栅窗的通风槽,其内部分别设置卡槽,两个轴流风机插入卡槽内,球罩前部设置方形孔,其对面球罩内设置定位槽,透镜支架粘接在方形孔上;内壳固定在透镜支架和定位槽上,红外光板固定在内壳的前端,控制电路板固定在内壳的两侧,固定有同步轮支架和固定轴的主支架固定在内壳两侧的铆装螺套上,垂直电机和调光电位器分别固定在主支架的两侧并与内壳的轴套连接,调光电位器的齿轮与大齿轮啮合,水平电机的支架固定在调光电位器同侧,电机同步齿带轮通过其齿带与水平电机的小齿轮相连;该设计实现照明与云台同步转动,使其夜视扫描距离和清晰度大大超过现有技术,结构简单,隐蔽性强,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视监控用球形云台,尤其涉及一种红外光扫描全方位球形云台
技术介绍
电视监控技术近些年在我国已获得较快发展,在当今社会多种场合普及应用。球形云台因其外形美观,实用性强等特点成为电视监控系统重要设备之一。在电视监控系统中,摄像机受光线亮度的影响,在夜间缺少光线的情况下,摄像机往往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而夜间又是需要电视监控系统正常工作的时候。因而电视监控需要另外加装红外灯保证夜视功能。现有的电视监控用球形云台均采取在摄像机机架两侧安装红外灯照明,为达到足够光线亮度,必须增加红外灯数量,而此种设计会带来如下缺点 第一,与摄像机安装在同一球罩内的红外灯,由于球罩几何外形所限,在红外灯打开时,红外光穿过球罩时发生散射现象,从而使红外光的亮度和扫描范围有很大损失,影响摄像效果。 第二,红外灯通常被安装在普通球形云台水平传动机构上,这样与摄像机只能做水平方向上的同步转动,不能做垂直方向上的同步转动,使红外光照射的方向与摄像机所摄取景象在垂直方向上存在偏差,影响成像效果。 第三,球形云台现有散热结构不能保证安装红外灯后球罩内散热效果,红外灯数量的增加及其长时间工作都会使球罩内部工作温度急速上升,从而使摄像机无法正常工作,甚至造成损坏。 因而,摄像机的夜间扫描成像问题急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光扫描全方位球形云台,使红外灯布设的位置趋于合理,并且能与摄像机全方位同步运转,安装通风通道及轴流风机解决原红外球形云台散热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光扫描全方位球形云台,包括球罩和置于球罩内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罩包括左球罩、右球罩、通风槽、轴流风机、透镜支架、透镜,所述的左球罩与右球罩固定配合,均为透明半球体,连接左球罩、右球罩外沿处设置有两端带散热栅窗的通风槽,所述的通风槽内部在靠近散热栅窗的位置设置卡槽,所述的轴流风机插入卡槽内,球罩前部工作端设置方形孔,方形孔对面球罩内设置定位槽,粘接有所述的透镜的透镜支架粘接在方形孔上;所述的本体包括红外光板、内壳、主支架、同步轮支架、水平电机支架、固定轴、水平电机、垂直电机、调光电位器、电机同步齿带轮、同步齿带、控制电路板、大齿轮,两个侧面设置铆装螺套的所述的内壳固定在透镜支架和定位槽上,所述的红外光板固定在内壳的前端,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固定在内壳的两侧,所述的固定有同步轮支架和固定轴的主支架固定在内壳的螺套上,所述的垂直电机固定在主支架一侧,其轴插入内壳的螺套中,所述的调光电位器固定在主支架另一侧的螺套中,调光电位器的齿轮与固定在内壳螺套上大齿轮啮合,固定有所述的水平电机的水平电机支架固定在主支架侧面,所述的电机同步齿带轮固定在同步轮支架上,通过所述的同步齿带与水平电机轴上设置的齿轮相连;所述的轴流风机、水平电机、垂直电机通过导线连接到控制电路板上,控制电路板导线穿过固定轴与外界电源和视频线连接。 所述的固定轴上端设置轴套结构,与安装云台的支架连接;所述的固定轴为空心轴,内部设置滑环;所述的红外光板上设置有成排的红外灯,成排的红外灯之间设置有通孔;所述的红外灯可采用红外灯泡或红外二极管。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照明与云台同步转动,有效解决夜间照明问题,使其夜视扫描距离和清晰度大大超过现有技术,另外结构简单,隐蔽性强,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配结构剖示图并作为摘要附图。 图2为装配图的右剖视图。 图3为左球罩的右视图。 图4为左球罩的主视图。 图中1.球罩、11.方形孔、12.定位槽、2.左球罩、3.右球罩、4.通风槽、41.散热栅窗、42.卡槽、5.轴流风机、6.透镜支架、7.透镜、20.本体、21.红外光板、211.红外灯、212.通孔、22.内壳、23.主支架、24.同步轮支架、25.水平电机支架、26.固定轴、27.水平电机、28.垂直电机、29.调光电位器、30.电机同步齿带轮、31.同步齿带、32.控制电路板、33.大齿轮、34.滑环、50.铆装螺套、51.推力滚针轴承、52.轴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 4所示,本技术包括球罩1和置于球罩1内的本体20两个部分球罩包括左球罩2、右球罩3、通风槽4、轴流风机5、透镜支架6、透镜7。左球罩2、右球罩3为透明半球体,用螺钉固定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球体,球罩1形成透镜,对红外灯发射的光线起到汇聚效果,避免了无规则折射出现的散光现象,球罩1的前端为云台的工作端,必须为透明体,不可遮挡,球罩1的后端为美观需要,可处理为非透明体。连接左球罩2、右球罩3外沿处设置有两端不封闭的通风槽4,通风槽4两端设置有散热栅窗41,靠近散热栅窗41的通风槽4内部分别设置卡槽42,轴流风机5插入卡槽42内,轴流风机5工作时,会在球罩1内形成风冷循环系统,将球罩1内红外光源产生的热量迅速排到球罩1外部,达到快速冷却的目的,以确保其内安装的摄像机的正常工作。球罩1前部工作端设置方形孔11,方形孔11对面球罩1内设置定位槽12,透镜支架6从球罩1内粘接在方形孔11上,透镜7粘接在透镜支架6表面,起到防尘、防水作用。方形孔11与透镜支架6粘接后,两者的四边形成阶梯台,解决了红外灯光源的光线散射问题,使摄像机镜头摄像光线与红外光线分离传导,避免了云晕图影,保证录制画面的清晰。 本体20包括红外光板21、内壳22、主支架23、同步轮支架24、水平电机支架25、固4定轴26、水平电机27、垂直电机28、调光电位器29、电机同步齿带轮30、同步齿带31、控制电路板32、大齿轮33。内壳22插入透镜支架6和定位槽12固定在球罩1内,内壳22的两个侧面上各设置一个铆装螺套50。 红外光板21固定在内壳22的前端,红外光板21上设置有成排的红外灯211作为光源,红外灯211可选择红外灯泡、红外二极管等红外照明装置,数量可根据需要增减,成排的红外灯211之间设置有通孔212,以利于红外灯211通风散热。 控制电路板32固定在内壳22的两侧,轴流风机5、水平电机27、垂直电机28通过导线连接到控制电路板32上。控制电路板32分为解码电路和温度控制电路,解码电路控制云台和摄像机的动作,温度控制电路控制轴流风机5和红外灯211的开启。 固定有同步轮支架24和固定轴26的主支架23固定在内壳22两侧的铆装螺套50上,固定轴26与主支架23通过推力滚针轴承51形成转动连接,固定轴26上端设置轴套52,使云台与安装云台的支架连接。为保证云台旋转时,导线的缠绕,固定轴26设计为空心轴,内部设置滑环34,控制电路板32的导线穿过固定轴26内的滑环34,与外界电源和视频线连接。 垂直电机28固定在主支架23的一侧,其轴插入内壳22的螺套中。调光电位器29固定在主支架23另一侧的螺套中,调光电位器29的齿轮与固定在内壳22螺套上大齿轮33啮合。支持云台在垂直方向水平线上下45。范围摆动,并达到调光的功能。 固定有水平电机27的水平电机支架25固定在主支架23侧面,与调光电位器29同侧,电机同步齿带轮30固定在同步轮支架24上,通过同步齿带31与水平电机27轴上设置的小齿轮相连,支持云台在水平方向上360°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光扫描全方位球形云台,包括球罩(1)和置于球罩(1)内的本体(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罩(1)包括左球罩(2)、右球罩(3)、通风槽(4)、轴流风机(5)、透镜支架(6)、透镜(7),所述的左球罩(2)与右球罩(3)固定配合,均为透明半球体,连接左球罩(2)、右球罩(3)外沿处设置有两端带散热栅窗(41)的通风槽(4),所述的通风槽(4)内部在靠近散热栅窗(41)的位置设置卡槽(42),所述的轴流风机(5)插入卡槽(42)内,球罩(1)前部工作端设置方形孔(11),方形孔(11)对面球罩(1)内设置定位槽(12),粘接有所述的透镜(7)的透镜支架(6)粘接在方形孔(11)上;所述的本体(20)包括红外光板(21)、内壳(22)、主支架(23)、同步轮支架(24)、水平电机支架(25)、固定轴(26)、水平电机(27)、垂直电机(28)、调光电位器(29)、电机同步齿带轮(30)、同步齿带(31)、控制电路板(32)、大齿轮(33),两个侧面设置铆装螺套的所述的内壳(22)固定在透镜支架(6)和定位槽(12)上,所述的红外光板(21)固定在内壳(22)的前端,所述的控制电路板(32)固定在内壳(22)的两侧,所述的固定有同步轮支架(24)和固定轴(26)的主支架(23)固定在内壳(22)的螺套上,所述的垂直电机(28)固定在主支架(23)一侧,其轴插入内壳(22)的螺套中,所述的调光电位器(29)固定在主支架(23)另一侧的螺套中,调光电位器(29)的齿轮与固定在内壳(22)螺套上大齿轮(33)啮合,固定有所述的水平电机(27)的水平电机支架(25)固定在主支架(23)侧面,所述的电机同步齿带轮(30)固定在同步轮支架(24)上,通过所述的同步齿带(31)与水平电机(27)轴上设置的齿轮相连;所述的轴流风机(5)、水平电机(27)、垂直电机(28)通过导线连接到控制电路板(32)上,控制电路板(32)导线穿过固定轴(26)与外界电源和视频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伯涛季玉恒郭忠川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恩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