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洪正专利>正文

压滤机自控降压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53508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控制压滤机安全正常使用实现缓冲过滤的压滤机自控降压阀装置,在压滤机中,电接点压力表、油管、油缸、活塞杆、动板、滤板、滤布、固定板、进料管、阀体回料管、副链轮、链条、主链轮和变速电机链接,其特征是:设置一个电接点压力表和变速电机由电路连接。油缸内油压的变化使电接点压力表指针a、b向移动,控制变速电机反转与停止,阀门逐步打开实现多次缓冲过滤,直到料压满为止,按下正转按钮,变速电机正向转动,使阀门关闭,阀门上的行程开关使变速电机停止转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够自动控制压滤机安全正常使用的自控降压阀,尤其是在进料过程中实现缓冲的压滤机自控降压阀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降压装置都是人工操作,在压滤的过程中不稳定,不可靠,有时出现 压滤机钢架变形,滤板破裂和极速跑料,造成压滤机不能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降压装置不能自动控制降压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压滤机 自控降压阀装置,该压滤机自控降压阀装置不仅能保证压滤机安全正常使用,而且能在进 料过程中实现缓冲过滤。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压滤机中,电接点压力表、油 管、油缸、活塞杆、动板、绿板、滤布、固定板、进料管、阀体回料管、付链轮、链条、主链轮,和 变速电机链接,设置一个电接点压力表和变速电机由电路连接。阀由阀体、丝杠、闸板和付 链轮组成。当料液泵的压力大于油泵的压力时,通过油管油压进入电接点压力表,指针a向 转动与B点接触时,通过电路使变速电机反向转动,丝杠带动闸板C向转动,阀门打开,开始 降压,实现缓冲过滤。这时料液泵进入滤板内的压力小于油泵的压力,电接点压力表指针b 向转动与C点接触。通过电路变速机停止转动,料液泵继续对滤板内加压,其压力大于油泵 压力时,通过油管对电接点压力表加压,指针a向转动,与B点接触,通过电路使变速电机带 动主链轮反向转动,通过链条带动付链轮转动,使丝杠带动闸板C向移动,使阀门口加大, 进行第二次降压,第二次实现缓冲过滤,这样重复降压,不断实现缓冲过滤,达到压滤机安 全正常使用的目的。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保证压滤机安全正常使用的同时,方便地实现缓 冲过滤的过程中仅采用电接点压力表,变速电机和阀,结构简单。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压滤机自控降压阀装置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压滤机自控降压阀装置注满滤料的纵剖面结构图。 图4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点接点压力表,2、油管,3、电机,4、油泵,5、换向阀,6、电控阀,7、活塞,8、后 油管,9、前油管,10、油缸,11、压滤机,12、动板,13、活塞杆,14、滤板,15、滤布,16、滤料,17、 固定板,18、出水口,19、进料管,20、丝杠,21、付链轮,22、阀体,23、回料管,24、闸板,25、料 液泵,26、大电机,27、链条,28、变速电机,29、主链轮,30、滤液,31、自动,32、手动,33、反向起动,34、正向起动,35、停止。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油缸(10)、固定板(17)、进料管(19)、阀体(22)、变速电机(28)、和电接 点压力表(1)固定在压滤机(11)上,活塞杆(13)与动板(12)固定连接,动板(12)和滤板 (14)在压滤机(11)上移动,滤布(15)贴在滤板(14)的平面上,油管(2) —端与电接点压 力表(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油缸(10)固定连接,活塞(7)与活塞杆(13)固定连接,并在 油缸(10)左右滑动,电机(3)、油泵(4)换向阀(5)和电控阀(6)通过前油管(9)和后油管 (8)与油缸(10)固定连接,大电机(26)与料液泵(25)通过进料管(19)与固定板(17)固 定连接,回料管(23)与阀体(22)的阀门连接,与进料管(19)相通固定连接付链轮(21)在 阀体(22)上只能转移,不能移动,丝杠(20)与闸板(24)固定链接,与付链轮(21)动连接, 当付链轮(21)反,正转动时,丝杠(20)在付链轮(21)内c、 d间移动,主链轮(29)固定在 变速电机(28)的轴上,用链条(27)与付链轮(21)动连接,只能转动,电接点压力表(1)与 变速电机(28)用电路连接。 电机(3)转动时,由油泵(4)、换向控阀(6)和电控阀(7)通过后油管(8)增压,活 塞(7)在油缸(10)内推动活塞杆(13)、动板(12),将滤板(14)和滤布(15)压紧后开动大 电机(26)带动料液泵(25)加压通过进料管(19)进入滤板(14)的型腔内,经滤布过滤,滤 料(16)留在型腔内,滤液(30)在出水口 (18)处流出,达到初步过滤的目的。 图2中,链条(27)与主链轮(29)动连接,可反正转动。图3中,当料油泵(25)继续加压时,其压力大于油缸(10)的压力时电接点压力 表(1)指针向a转动,与B点接触时,变速电机(28)反向转动,带动主链轮(29)和付链轮 (21)通过链条(27)转动,丝杠(20)向C向移动,闸板(24)初步打开,通过回料管(23)在 阀门处减压,这时进料管(19)小于油缸(10)的压力,使电接点压力表(1)的指针向b向转 动,与C点接触时,变速电机(28)停止转动,实现第一次缓冲过滤。料液泵(25)继续增压, 其压力大于油缸(10)的压力时,电接点压力表(1)的指针a向转动与B点接触时,变速电 机(28)又开始反向转动,带动主链轮(29)链条(27)和付链轮(21)转动,丝杠(20)带动 闸板(24)向C移动,闸板打开过料口增大,减压,进料管(19)的压力有小于油缸(10)的压 力,电接点压力表(1)的指针b向转动,与C点接触时,变速电机(28)停止转动,实现第二 次缓冲过滤,这样重复多次缓冲过滤,滤料(16)充满,出水口 (18)没有滤液流出,关闭大电 机(26),手按动正向起动按钮,变速电机(28)正向转动,带动主链轮(29)、链条(27)和付 链轮(21)正向转动,丝杠(20)推动闸板(24)d向移动,全部关闭后,行程开关使变速电机 (28)停止转动,完成第一次压滤的过程。 在图4中,自动(31)和手动(32)为选择按钮,反向起动(33)和停止(35)有电接 点压力表(1)控制,正向起动(34)用手控制,停止(35)可由行程开关控制。权利要求一种压滤机自控降压阀装置,在压滤机中,电接点压力表、油管、油缸、活塞杆、动板、滤板、滤布、固定板、进料管、阀体回料管、付链轮、链条、主链轮和变速电机连接,其特征是设置一个电接点压力表和变速电机由电路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机自控降压阀装置,其特征是电接点压力表和油缸与油管固定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机自控降压阀装置,其特征是固定在减速电机上的主链轮和阀体上的付链轮由链条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机自控降压阀装置,其特征是阀体上的阀门与进料管连接。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压滤机自控降压阀装置,其特征是丝杠与闸板固定连接,丝杠装在付链轮中。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机自控降压阀装置,其特征是付链轮在阀体上只能旋转,不能轴向移动。专利摘要一种能控制压滤机安全正常使用实现缓冲过滤的压滤机自控降压阀装置,在压滤机中,电接点压力表、油管、油缸、活塞杆、动板、滤板、滤布、固定板、进料管、阀体回料管、副链轮、链条、主链轮和变速电机链接,其特征是设置一个电接点压力表和变速电机由电路连接。油缸内油压的变化使电接点压力表指针a、b向移动,控制变速电机反转与停止,阀门逐步打开实现多次缓冲过滤,直到料压满为止,按下正转按钮,变速电机正向转动,使阀门关闭,阀门上的行程开关使变速电机停止转动。文档编号B01D25/12GK201454249SQ20092009870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滤机自控降压阀装置,在压滤机中,电接点压力表、油管、油缸、活塞杆、动板、滤板、滤布、固定板、进料管、阀体回料管、付链轮、链条、主链轮和变速电机连接,其特征是:设置一个电接点压力表和变速电机由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秀桐
申请(专利权)人:梁洪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