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膏涂抹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36063 阅读:4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膏涂抹工具,用于将散热膏涂抹至被涂物的待涂面上,包括本体、载座、以及注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涂抹工具仅需将该载座放置于该被涂物上,就可达成将散热膏均匀涂抹至被涂物的待涂面上的目的,故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的功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涂抹工具还具有至少一刮板,因而得以有效避免散热膏的浪费,进而达到节约散热膏的目的,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涂抹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将散热膏涂布至被涂物的待涂面上的散热膏涂抹工具
技术介绍
负责电脑运算及主要控制功能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or Unit)作为 电脑的中枢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电脑科技不断发展以及集成电路生产技术不断 提升,使得中央处理器执行计算的速度愈来愈快,然而,中央处理器执行的速度愈快,相应 其本身所产生的热也会愈高,而若未能将中央处理器所产生的热迅速扩散,则将影响电脑 操作的安全性,比如说温度的持续上升即会影响中央处理器的运算速度,使其愈来愈慢并 造成当机,甚至有可能导致中央处理器烧毁的情况发生。 因此,为能够让中央处理器的热量及时导出并充分扩散,以令中央处理器能在正 常的运行温度下快速执行运算及其它相关任务,目前最直接而简单的方法即是在中央处理 器上加装一散热器,使中央处理器产生的热可通过该散热器而将热源导散出,以保持中央 处理器执行运算的稳定性。但,如果中央处理器与散热器之间密合度不佳而留有空隙,将会 使散热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业界通常使用散热膏来填补中央处理器与散热器之间的空隙, 以利于热量顺利地经由该散热器传导出去。 但是,现有的涂抹散热膏的手段是利用涂抹刷直接将散热膏涂布至被涂物的待涂 面上,即将涂抹散热膏的专用网纱覆盖到中央处理器的待涂面上,再取出散热膏涂抹到涂 抹刷上,然后用涂抹刷来回在中央处理器的待涂面上刷拭,直至感觉涂抹均匀为止,如此不 但费时费力,操作极其繁琐,而且也往往会因为取出的散热膏比实际要用的多,而涂抹完毕 后又无法回收未用完的散热膏,所以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即便将未用完的散热膏回收至 容器内,也很难确保容器内未被使用过的散热膏不受污染;再者,残留在专用网纱上的散热 膏更是难以回收或清理。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散热膏涂抹工具,以使其不但操作简单而且节省散热膏,实为 相关领域的业者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操作的散热膏涂 抹工具,以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膏涂抹工具,以节约散热膏,有利于降低 生产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膏涂抹工具,用于将 散热膏均匀地涂抹至被涂物的待涂面上,该散热膏涂抹工具包括本体,载座,以及注射件。 其中,该本体具有容置该散热膏的腔室,该腔室具有出口 ;该载座承载该本体,并具有对应于该出口的流道,该载座更包括至少一滑动设置于该流道中背离该腔室的端侧的刮板;该注射件滑动设置于该腔室内;其中,该注射件推抵该腔室中的散热膏脱离该出口并经由该 流道而涂抹至该待涂面上,而该刮板滑动启闭该流道并刮切该散热膏,并使该待涂面上的 多余散热膏回流至该腔室内。 在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中,该载座更包括至少一对滑动设置于该流道中背 离该腔室的端侧的刮板。散热膏涂抹工具,还包括网纱,该网纱设置于该载座上,且该刮板 位于该流道与该网纱之间,其中,该网纱与该刮板上背离该流道的表面相邻,且覆盖于该流 道中背离该腔室的端侧开口。该刮板还具有牵引部,以带动该刮板在该网纱上进行相对滑 动,从而令该涂抹的散热膏均匀地涂抹至该待涂面上,且令残留在该网纱上的多余散热膏 回流至该腔室内。 在本技术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该流道中背离该腔室的端侧开口的横截面积 大于等于该待涂面的横截面积。该腔室还具有填充口 ,该填充口远离该出口 ,以将该散热膏 补充至该本体中的腔室,其中,该腔室的横截面积是由该填充口至该出口逐渐縮小,且该注 射件的一端具有弹性活塞,该弹性活塞的横截面积略大于该腔室的横截面积,通过该弹性 活塞在该腔室内的接触滑动,以改变该腔室的散热膏的容积。此外,该注射件的另一端更 具有操作部,以带动该弹性活塞滑动而改变该腔室的散热膏的容积,其中,该操作部呈板片 状。该注射件更具有连杆,该连杆的两端分别与该弹性活塞及该操作部连接。 如上所述,本技术的散热膏涂抹工具是由本体、载座、以及注射件的配合而完 成涂抹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涂抹工具仅需将该载座放置于该被涂物上,就 可达成将散热膏均匀涂抹至被涂物的待涂面上的目的,故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的 功效,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且本技术的散热膏涂抹工具更具有至少一刮板,因而得 以有效避免散热膏的浪费,进而可达到节约散热膏的目的,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也就是 说,本技术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陷,而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 图2为本技术的 图3为本技术的 元件符号简单说明 1 散热膏 2 被涂物 20 待涂面 3 涂抹工具 30 本体 300 腔室 301 出口 302 ±真充口 31 载座 310 流道 3100端口实施例的散热膏涂抹工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的散热膏涂抹工具的流道开启示意图; 实施例的散热膏涂抹工具的流道闭合示意图。32网纱33注射件331弹性活塞332连杆333操作部34 、34'刮板340牵引部A、B對s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也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散热膏涂抹工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膏涂抹工具3,用于将散热膏1均匀涂抹至被涂物2的待涂面20上。在本实施例中,该被涂物2是以与散热器(图未示)配合的中央处理器为例进行说明,该散热膏1是用来填补存在于上述中央处理器与散热器之间的空隙,以将该中央处理器所产生的热量依序通过该散热膏1以及该散热器而传导至外界。本实施例的散热膏涂抹工具3包括本体30、载座31、网纱32、以及注射件33,但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仍可将上述散热膏涂抹工具的部件适当地简化或省略。将于下文中针对上述散热膏涂抹工具的所属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该本体30具有腔室300,该腔室300是用以将该散热膏1容纳于其中,并具有出口 301在其底端。该载座31是用以承载该本体30,并具有对应于该出口 301的流道310,以开放该腔室300,从而令该散热膏1得以经由该流道310而离开该腔室300。在一实施例中,该流道310中背离该腔室300的端侧开口 3100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该待涂面20的横截面积,从而令该端侧开口 3100得以包含该待涂面20的整体面积,以利于单次使用该散热膏涂抹工具3就可将该散热膏1均匀地涂抹至该被涂物2的待涂面20上。 该网纱32为网状结构,用以供该散热膏1通过,并通过螺锁、铆合、及/或卡合的方式固定于该载座31上,而得以覆盖于该流道310中背离该腔室300的端侧开口 3100上。另外,该注射件33滑动设置于该腔室300内,用以改变该腔室300的散热膏的容积,从而在该腔室300的散热膏1的容积縮小时,令该腔室300中的散热膏1依序经由该流道310以及该网纱32离开该本体30而涂抹至该被涂物2的待涂面20上。 另外,本实施例的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膏涂抹工具,用于将散热膏均匀地涂抹至被涂物的待涂面上,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膏涂抹工具包括:    本体,具有容置该散热膏的腔室,该腔室具有出口;    载座,承载该本体,并具有对应于该出口的流道,该载座更包括至少一滑动设置于该流道中背离该腔室的端侧的刮板;以及    注射件,滑动设置于该腔室内;    其中,该注射件推抵该腔室中的散热膏脱离该出口并经由该流道而涂抹至该待涂面上,而该刮板滑动启闭该流道并刮切该散热膏,并使该待涂面上的多余散热膏回流至该腔室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宁郑再魁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