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家用电梯的导轨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32584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家用电梯的导轨塔,所述导轨塔位于电梯轿厢的背侧,包括位于同一平面上的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设置在同一平面内组成导轨塔安装在轿厢的背侧,可以省去现有技术中在轿厢两侧安装轿厢导轨所需要的井道空间,从而大大节省井道所需面积,将轿厢占井道面积的百分比提高至60%以上,以节约安装电梯所需的建筑物面积。(*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涉及电梯导轨结构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普通商用电梯的结构不紧凑,如图1所示,在实际的安装应用中,轿厢11的使用面积占整个安装电梯的井道19的水平截面积的比例不超过50%。井道19中除去安装轿厢11的面积以外的部分需要安装其它辅助设备,特别是电梯导轨,包括轿厢导轨12和对重导轨13,通常情况下轿厢导轨12安装于轿厢11的两侧而对重导轨13安装于轿厢11的背面,因此导轨的安装需要占据井道19相当的面积,从而大大增加了电梯安装所需要的面积。在目前的家用电梯设计中,通常的做法是将普通商用电梯的整体结构縮小,而其轿厢ll占井道19的比例仍不超过50%,这就使这类家用电梯占据了许多安装面积,减低了建筑物内的面积的使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主要用于家用电梯的导轨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轿厢占整个井道面积比例较小,而安装电梯的井道所占面积较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用导轨塔,导轨塔位于电梯轿厢的背侧。所述的导轨塔包括两条轿厢导轨和两条对重导轨,对重导轨置于轿厢导轨内侧,轿厢导轨与对重导轨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的轿厢导轨和所述的对重导轨由数个具有一定间隔的支架连接,并通过支架固定到所安装的井道的一面侧壁上。所述的轿厢导轨上安装有可以沿轿厢导轨运动的轿厢部分,所述的对重导轨之间安装有可以沿对重导轨运动的对重部分。所述的导轨塔的顶部具有顶部平台,顶部平台上设置电梯曳引系统,曳3引系统驱动连接轿厢部分和对重部分的钢缆或链条。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设置在同一平面内组成导轨塔安装在轿厢的背侧,可以省去现有技术中在轿厢两侧安装轿厢导轨所需要的井道空间,从而大大节省井道所需面积,将轿厢占井道面积的百分比提高至60%以上,以节约安装电梯所需的建筑物面积。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电梯安装结构的俯视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的导轨塔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使用本技术所述的导轨塔安装的电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2 3介绍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用导轨塔20,包括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两条轿厢导轨21和两条对重导轨22。所述的导轨塔20可以分为一段安装于底部的底部导轨27, 一段安装于顶部的顶部导轨29,以及安装于底部导轨27和顶部导轨29之间的,数量依据实际需要确定的中部导轨28。所述的轿厢导轨21和对重导轨22由数个具有一定间隔的支架23固定,并通过支架固定到所安装的井道的一面侧壁上。如图3所示,轿厢导轨21上安装有可以沿轿厢导轨21运动的轿厢部分31,所述的对重导轨22上安装有可以沿对重导轨22运动的对重部分32,所述轿厢部分31和对重部分32通过钢缆或链条连接,实现联动。所述的对重部分32安装并运动于所述的对重导轨22之间的位置,因此不需要额外的运行对重32的井道面积。所述的轿厢部分31包括可以沿所述轿厢导轨21运动的L型轿厢支架33,在L型轿厢支架33上设置轿厢。从而使导轨塔20位于轿厢部分31的背侧。由于由轿厢导轨21和对重导轨22组成的导轨塔20安装在轿厢的背侧,则可以省去现有技术中在轿厢两侧安装轿厢导轨所需要的井道空间。同时,由于相同的原因,利用本技术的电梯的轿厢可以在不安装导轨塔20的另三个侧面都开设轿厢轿门,从而方便地应用于需要多侧开门的安装环境中。所述的导轨塔的顶部具有顶部平台24,平台24上设置电梯曳引系统40,曳引系统40可以驱动连接轿厢部分31和对重部分32的钢缆或链条,从而驱动电梯。在应用本技术时,可以在制造工厂先行制造图2中所示的一段底部导轨27,数段中部导轨28和一段顶部导轨29,每一段都包括了轿厢导轨21和对重导轨22及用于连接二者的数个具有一定间隔的支架23。这样可以使本技术所提供的导轨塔20在安装过程中无需再由施工人员为每根导轨调整垂直度,而只需调整一根导轨塔的垂直度即可,从而使施工人员的安装更简便,更节省时间,也提供了安装精度。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设置在同一平面内组成导轨塔安装于轿厢背侧,首先可以省去在轿厢侧面安装轿厢导轨所需的面积,其次安装于对重导轨之间的对重部分不需要额外的运行对重的井道空间,从而将轿厢占井道面积的百分比提高,可以节约安装电梯所需的建筑物面积。同时,由于导轨塔安装于轿厢背侧,利用本技术的电梯的轿厢可以在不安装导轨塔的另三个侧面都开设轿厢轿门,从而方便地应用于需要多侧开门的安装环境中。并且,将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整合成导轨塔,在工厂中预先分段制造,可以简化现场施工人员的安装,节省安装时间,提供安装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用导轨塔(20),其特征在于:该导轨塔(20)位于电梯轿厢的背侧;其包括轿厢导轨(21)和对重导轨(22),所述的轿厢导轨(21)和所述的对重导轨(22)位于同一平面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用导轨塔(20),其特征在于该导轨塔(20)位于电梯轿厢的背侧;其包括轿厢导轨(21)和对重导轨(22),所述的轿厢导轨(21)和所述的对重导轨(22)位于同一平面内。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轿厢导轨(21)和 所述的对重导轨(22)由数个具有一定间隔的支架连接(23),并通过 支架(23)固定到所安装的井道的一面侧壁上。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塔,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浩李天灏吴昊晟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家用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