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线数据卡的可折叠天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2641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无线数据卡的可折叠天线结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通用串行接口相适配的防尘盖;所述防尘盖两侧边上对称设置有左、右悬臂,所述左、右悬臂对称活动地设置在所述上、下壳体的左、右侧边,并可在该上、下壳体左、右侧边上滑动和旋转;所述左悬臂和/或右悬臂内设置有导电部件,使用时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控制电路板的天线馈点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无线数据卡的可折叠天线结构利用悬臂作为天线的载体,使无线数据卡不必太顾忌内置天线的放置问题,从而可以缩小无线数据卡的体积,在保证天线性能的前提下,无线数据卡可做得很小,而且天线与无线数据卡整体上也非常协调一致,有着结构简单和性能良好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无线数据卡的可折叠天线结构
I本技术涉及天线结构,特别是涉及用于无线数据卡的可折叠天线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无线数据卡在与各pc机或者各控制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需要 借助天线,才能接收或传输数据。现有技术无线数据卡的天线结构包括1、 外接电缆连接吸盘天线,这种天线结构虽然可以使其性能达到要求,但是携带和使用都不方便;2、 外置天线,这种天线结构是在无线数据卡的壳体外增加一个结构件作为天线,但由于无线数据卡尺寸都很小,目前的外置天线又太长,与小巧的无线数据卡不协调;如果外置天线太短,又会影响到天线的性能,于是就很难兼顾其外观和性 能;3、 内置天线,就是将天线放在无线数据卡壳体的内部,大多采用PF(即PIFA,其 中PI是plane的简称,中文含义是平面;F是指天线的形状;A是antenna的 简称,中文含义是天线)天线结构,这种天线结构同样要求带USB接口的无线数 据卡内部有足够的空间,无线数据卡越小,天线的性能就越差;特别是某些频段低 的无线数据卡,用内置天线是无法满足其性能要求的,例如移动电视数据卡,就只 能使用外置天线。随着抆术发展、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线数据卡的发展趋势是体 积越来越小,无线数据卡的接收和/或传输功能却要求越来越快,这就需要保证天线 有良好的性能,而天线良好的性能则要求天线有比较大的尺寸。因此如何在无线数 据卡越做越小的情况下,保证天线有良好的性能,而且使天线与无线数据卡在整体 配置上和谐一致,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 用于无线数据卡的可折叠天线结构,该天线结构在保证天线性能的前提下,无线数 据卡可做得很小,而且天线与无线数据卡整体上也非常协调一致,有着结构简单和 性能良好的优点。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6提供一种用于无线数据卡的可折叠天线结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与所述无 线数据卡之通用串行接口相适配的防尘盖。无线数据卡的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 上、下壳体内,无线数据卡的通用串行接口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无线数据卡通过通 用串行接口与外部设备相连接。所述防尘盖两侧边上对称设置有左、右悬臂,所述 左、右悬臂对称活动地设置在所述上、下壳体的左、右侧边,并可在该上、下壳体左、右侧边上滑动和旋转;所述左悬臂和/或右悬臂内设置有导电部件,使用时所述 导电部件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控制电路板的天线馈点电连接。不使用所述无线数据卡时,所述防尘盖套住所述通用串行接口 ,起保护作用;使 用所述无线数据卡时,推或拉所述左、右悬臂,所述左、右悬臂在所述上、下壳体左、 右恻边上滑动,露出所述通用串行接口后,旋转各该左、右悬臂,将所述通用串行接 口与外部设备相连,此时所述左悬臂和/或右悬臂与其内的导电部件起着天线的作 用。为了使接收和/或传输效果更好,当所述导电部件设置在所述右悬臂内时,该 导电部件穿过所述防尘盖后延伸到所述左悬臂内;或者当所述导电部件设置在所述 左悬臂内时,该导电部件穿过所述防尘盖后延伸到所述右悬臂内;使用所述无线数 据卡时,推或拉所述左、右悬臂,所述左、右悬臂在所述上、下壳体左、右侧边上滑 动,露出所述通用串行接口后,旋转各该左、右悬臂,将所述通用串行接口与外部设 备相连,此时所述左悬臂、右悬臂、防尘盖和其内的导电部件一起共同起着天线的 作用。.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用于无线数据卡的可折叠天线结构之有益效果 在于本技术将无线数据卡和天线结构组合成一个整体,巧妙地将无线数据卡主 体和防尘盖合二为一,并利用所述防尘盖和土、右悬臂,将它们作为天线的一部分, 这样既可以改善无线数据卡的天线性能,又能使无线数据卡保持完整和美观;并且 天线隐藏在左、右悬臂内部,为天线预留了很大的空间,可以满足各种无线数据卡 特别是无线数据卡体积很小时对天线性能的要求,有着结构简单和性能良好的优 点。 '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用于无线数据卡的可折叠天线结构之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2是所述无线数据卡之左、右悬臂转动一定角度时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图.3是所述无线数据卡分解状态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4是所述无线数据卡分解状态的主视示意图;图5是所述无线数据卡之左、右悬臂转动至另一角度时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其 中左、右悬臂被切开一部分和卸除了上壳体; 图6是图5之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所述无线数据卡之右接触帽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图8是所述无线数据卡之所述左、右悬臂转动另一角度时的主视示意图,其中 左、右悬臂被剖视一部分和卸除了上壳体; 图9是图8之B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IO是所述无线数据卡之下壳体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ll是所述无线数据卡之设置有定位凸轮的左侧条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12是所述无线数据卡之设置有定位凸轮的右恻条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13是所述无线数据卡之右侧条盖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l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3,一种用于无线数据卡的可折叠天线结构,包括上壳体110、下 壳体120和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通用串行接口 130相适配的防尘盖200。无线数据 卡的控制电路板140设置在所述上、下壳体IIO、 120内,无线数据卡的通用串行接 口 130与控制电路板140电连接,无线数搪卡通过通用串行接口 130与外部设备相 连接。所述防尘盖200两侧边上对称设置有左、右悬臂210、 220,所述左、右悬臂 210、 220对称活动地设置在所述上、下壳体IIO、 120的左、右恻边,并可在该上、 下壳体IIO、 120左、右侧边上滑动和旋转;所述左悬臂210和/或右悬臂220内设 置有导电部件,使用时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控制电路板140的天线馈 点电连接。 .不使用所述无线数据卡时,所述防尘盖200套住所述通用串行接口 130,起保护 作用;使用所述无线数据卡时,推或拉所述左、右悬臂210、 220,所述左、右悬臂210、 220在所述上、下壳体IIO、 120左、右侧边上滑动,露出所述通用串行接口 130后, 旋转各该左、右悬臂210、 220,将所述通用串行接口 130与外部设备相连,此时所 述左悬臂210和/或右悬臂220与其内的导电部件起着天线的作用。所述左、右悬臂210、 220在所述上、下壳体IIO、 1M左、右侧边的转动部位设有阻尼机构,借助该阻尼机构所述左、右悬臂210、 220旋转后能停留在所希望 的位置。如图3、图5、图6和图10所示,该阻尼机构是定位凸轮216、 226和分别 卡住所述定位凸轮216、 226的卡位机构113、 123。为了使接收和/或传输效果更好,当所述导电部件设置在所述右悬臂220内时, 该导电部件穿过所述防尘盖200后延伸到所述左悬臂210内;或者当所述导电部件 设置在所述左悬臂210内时,该导电部件穿过所述防尘盖200后延伸到所述右悬臂 220内;使用所述无线数据卡时,推或拉所述左、右悬臂210、 220,所述左、右悬臂 210、 220在所述上、下壳体110、 120左、右侧边上滑动,露出所述通用串行接口 130后,旋转各该左、右悬臂210、220,将所述通用串行接口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无线数据卡的可折叠天线结构,包括上、下壳体(110、120)和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通用串行接口(130)相适配的防尘盖(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盖(200)两侧边上对称设置有左、右悬臂(210、220),所述左、右悬臂( 210、220)对称活动地设置在所述上、下壳体(110、120)的左、右侧边,并可在该上、下壳体(110、120)左、右侧边上滑动和旋转;所述左悬臂(210)和/或右悬臂(220)内设置有导电部件,使用时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控制电路板(140)的天线馈点电连接; 不使用所述无线数据卡时,所述防尘盖(200)套住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通用串行接口(130),起保护作用;使用所述无线数据卡时,推或拉所述左、右悬臂(210、220),所述左、右悬臂(210、220)在所述 上、下壳体(110、120)左、右侧边上滑动,露出所述通用串行接口(130)后,旋转各该左、右悬臂(210、220),将所述通用串行接口(130)与外部设备相连,此时所述左悬臂(210)和/或右悬臂(220)与其内的导电部件起着天线的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线数据卡的可折叠天线结构,包括上、下壳体(110、120)和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通用串行接口(130)相适配的防尘盖(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200)两侧边上对称设置有左、右悬臂(210、220),所述左、右悬臂(210、220)对称活动地设置在所述上、下壳体(110、120)的左、右侧边,并可在该上、下壳体(110、120)左、右侧边上滑动和旋转;所述左悬臂(210)和/或右悬臂(220)内设置有导电部件,使用时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无线数据卡之控制电路板(140)的天线馈点电连接;不使用所述无线数据卡时,所述防尘盖(200)套住所述无线数据卡之通用串行接口(130),起保护作用;使用所述无线数据卡时,推或拉所述左、右悬臂(210、220),所述左、右悬臂(210、220)在所述上、下壳体(110、120)左、右侧边上滑动,露出所述通用串行接口(130)后,旋转各该左、右悬臂(210、220),将所述通用串行接口(130)与外部设备相连,此时所述左悬臂(210)和/或右悬臂(220)与其内的导电部件起着天线的作用。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无线数据卡的可折叠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悬臂(210、 220)在所述上、下壳体(IIO、 120)左、右侧边的转 动部位设有阻尼机构,借助该阻尼机构所述左、右悬臂(210、 220)旋转后能停 留在所希望的位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无线数据卡的可折叠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件设置在所述右悬臂(220)内时,该导电部件穿过所述防尘盖 (200)后延伸到所述左悬臂(210)内;或者所述导电部件设置在所述左悬臂(210)内时,该导电部件穿过所述防 尘盖(200)后延伸到所述右悬臂(220)内;使用所述无线数据卡时,推或拉所述左、右悬臂(210、 220),所述左、'右悬 臂(210、 220)在所述上、下壳体(IIO、 120)左、右侧边上滑动,露出所述通用串 行接口 (130)后,旋转各该左、右悬臂(210、 220),将所述通用串行接口 (130)与 外部设备相连,此时所述左悬臂(210)、右悬臂(0)、防尘盖GOO)和其内的导 电部件一起共同起着天线的作用。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无线数据卡的可折叠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悬臂(210)包括后部设有定位柱(2111)的左侧条盖(211)、左弹簧 (212)、尾部设有内孔的左接触帽(213)和后部设有通孔(2141)的左恻条(214); 所述左接触帽(213)包括导入部(2132)和限制部(2133);所述左侧条(214)的通 孔(2141)与所述左接触帽(213)的导入部(2132)为过渡配合,该通孔(2141)的直 径比所述左接触帽(213)的限制部(2133)外部尺寸要小;所述左弹簧(212)内圈 套在所述左侧条盖(211)的定位柱(21.11)上,所述左接触帽(213)内孔套在所述 左弹簧(212)外圈上,所述左接触帽(213)的导入部(2132)插入所述左侧条(214) 的通孔(2141)内,所述左侧条(214)固定在所述左侧条盖(211)内;所述右悬臂(220)包括后部设有定位柱(2211)的右侧条盖(221)、右弹簧 (222)、尾部设有内孔(2231)的右接触帽(223)、后部设有通孔(2241)的右侧条 (224)和天线电路板(225);所述右接触帽(223)是用导电材料制成,包括导入部 (2232)和限制部(2233);所述右侧条(224)的通孔(2241)与所述右接触帽(223) 的导入部(2232)为过渡配合,该通孔(2241)的直径比所述右接触帽(223)的限制 部(2233)外部尺寸要小;所述右弹簧(222)内圈套在所述右侧条盖(221)的定位 柱(2211)上,所述右接触帽(223)内孔(2231)套在所述右弹簧(222)外圈上,所述侧条(224)固定在所述右侧条盖(221)内,所述天线电路板(225)设置在所述右侧 条(224)与所述右侧条盖(221)之间,所述天线电路板(225)与所述右弹簧(222)电连接;所述左、右悬臂(210、 220)前部对称固定在所述防尘盖(200)两侧边; 所述无线数据卡之控制电路板(O)上设置有弹片(Ml),所述弹片(l)与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芳袁世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源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