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利用多功能一体化构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12324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雨水利用多功能一体化构筑物,具有雨水贮存、净化、加压供水多项功能,尤其适用于中小型雨水利用工程。构筑物由进水井、出水井、塑料模块组合水池、雨水渗滤层、塑料模块组合水池几部分组成。雨水进入进水井后,储存在塑料模块组合水池中,从水池下部经渗滤层净化,汇流到出水井中,启动潜水供水泵,可随时向用户供水。一体化构筑物结构紧凑、便于施工、占地小、管理方便、利于实现自动化。采用塑料模块组合水池,拼装施工,方便、快捷;可拆分异地再建或塑料回收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土地资源。渗滤层慢速过滤净化雨水,节水、不耗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收集与利用的一种多功能一体化构筑物,尤其是适用于中、小 型雨水利用工程的构筑物。
技术介绍
雨水的直接利用一般包括雨水收集 储存、净化处理、加压供水几部分。通常 的作法是由几个构筑物组成一组,每个构筑物具有单一的功能,各构筑物之间用雨水井 和管道连接起来,占地较多,造价高,施工周期长,管理不便。对于小型的雨水利用工 程,更需要一座一体化构筑物,具有多项功能,结构紧凑,管理简单,利于施工。常用 的雨水储存设施,砖砌水池浪费土地资源,人工砌筑费时费力;钢筋混凝土水池是由水 泥、石子、砂和水混合搅拌,浇注在绑扎有钢筋骨架的摸板中,经一定时间的养护拆摸 而成,工序繁多,施工期长,在水池因故拆除时,拆除难度大,废弃的建筑垃圾,污染 环境。常用的雨水净化处理,多以机械过滤为主,操作工序多,需定期反冲洗,浪费水 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满足中、小型雨水利用工程对多功能一体化构筑物的迫切需要,克服单一 功能构筑物零散组合占地较多,造价高,施工周期长,管理不便的功能缺陷,本专利技术提 供一种雨水利用多功能一体化构筑物,构筑物集雨水的储存、处理及供水功能为一体, 构筑物的储水设施使用了防水土工膜包裹的塑料模块组合水池,雨水处理方式采用静压 慢速渗滤层过滤,水池蓄水后,开启供水泵可随时向用户供水。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一体化构筑物由进水井、 出水井、排泥井、塑料模块组合水池、雨水渗滤层几部分组成,进水井、出水井分设于 构筑物的两端,塑料模块组合水池和雨水渗滤层夹在进水井和供水井中间,排泥井设在 构筑物的中央,塑料模块组合水池底部坐落在雨水渗滤层之上,塑料模块组合水池通过 上、下两排配水管与进水井连通,埋设在渗滤层内的穿孔管出水口从出水井井壁底部穿 出。收集的雨水进入构筑物后,储存在塑料模块组合水池中,在水池与出水井的水面高 差的静压力下,穿过渗滤层,经穿孔管进入出水井,开启出水井内的潜水供水泵用户可 随时用水将水供出。雨水中的杂质截留在滤水板上,通过构筑物中央排泥井的排泥泵定 期排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雨水利用多功能一体化构筑物具有雨水储存、净化处 理、加压供水多项功能,特别适用于小型的雨水利用工程,结构紧凑,管理简单,利于 施工和实现自动化;塑料模块组合水池采用拼装施工,方便、快捷,可拆分异地再建或 塑料回收利用,节省土地资源;静压慢速渗滤层过滤方式无能量消耗,不需定期反冲 洗,节能节水。本专利技术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进水井,2.雨水管,3-1.上排配水管,3-2.下排配水管,4_1.截污罩, 4-2.截污罩,5-1.防水土工膜,5-2防水土工膜,6-1.中砂层,6-2.中砂层,7-1.植被 土,7-2.植被土,8.排泥井,9.通气帽,10.吊件,11-1.挂环,11-2.挂环,12-1.电缆 线,12-2.电缆线,13-1.拉索,13-2.拉索,14.出水管,15.供水管,16.出水井,17.供水 泵,18-1.沉泥坑,18-2.沉泥坑,18-3.沉泥坑,19-1.碎石层19-2.碎石层,20-1.穿孔 管,20-2.穿孔管,21.排泥泵22-1.滤水板。22-2.滤水板,23-1.塑料模块组合水池, 23-2.塑料模块组合水池24.橡胶排水管25.PE井筒,26.阀门,27.逆止阀,28.活接头。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收集的雨水,由雨水管(2)送入进水井(1),在进水井中,雨水中 大颗粒的泥沙沉积下来。进水井(1)用上排配水管(3-1)和下排配水管(3-2)与塑料模 块组合水池池体(23-1)、(23-2)连通,水池配水管(3-1)、(3-2)进水端部装有截污罩 (4-1)、(4-2)。塑料模块组合水池(23-1)、(23-2)坐落在由滤水板(22-1)、(22_2)和 碎石层(19-1)、(19-2)组成的渗滤层上,碎石层内埋设穿孔管(20-1)、(20-2),其出口 端从出水井(16)井壁的底部穿出。在塑料模块组合水池(23-1)、(23-2)与出水井(16) 的水面高差的静压力作用下,雨水会缓慢地穿过渗滤层,从穿孔管(20-1)、(20-2)流 出,进入出水井(16),渗滤过程直至水池与出水井的水位基本相平为止。启动设于出水 井(16)内的供水泵(17),即可向用户供水,此时,出水井内的水位开始下降,渗滤过程 重新开始,直至塑料模块组合水池(23-1)、(23-2)内的存水用完。雨水渗滤过程滤水 板(22-1)、(22-2)截留的污泥,在启动排泥井(8)设置的排泥泵时排出井外。在塑料模 块组合水池(23-1)、(23-2)塑料模块骨架组装完成后,顶面及不与井壁接触的侧面均包 裹防水土工膜(5-1)、(5-2),顶面的土工膜上铺中砂层(6-1)、(6-2)及植被土(7-1)、 (7-2),塑料模块组合水池池顶设通气帽(9)。权利要求1.一种雨水利用多功能一体化构筑物,其特征是雨水利用多功能一体化构筑物由 进水井、出水井、排泥井、塑料模块组合水池、雨水渗滤层几部分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利用多功能一体化构筑物,其特征是进水井、出水 井分设于构筑物的两端,进水井通过上、下两排配水管水与塑料模块组合水池连通,出 水井井底设置潜水供水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利用多功能一体化构筑物,其特征是塑料模块组 合水池和雨水渗滤层夹在进水井和供水井中间,塑料模块组合水池坐落在雨水渗滤层之 上,池体以塑料储水模块组装成水池骨架,顶面及不与井壁接触的侧面均包裹防水土工 膜,回填中砂及植被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利用多功能一体化构筑物,其特征是渗滤层包括滤 水板和碎石层,埋设在渗滤层内的穿孔管出水口从出水井井壁底部穿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利用多功能一体化构筑物,其特征是排泥井设在构 筑物的中央,井底设排泥泵。全文摘要一种雨水利用多功能一体化构筑物,具有雨水贮存、净化、加压供水多项功能,尤其适用于中小型雨水利用工程。构筑物由进水井、出水井、塑料模块组合水池、雨水渗滤层、塑料模块组合水池几部分组成。雨水进入进水井后,储存在塑料模块组合水池中,从水池下部经渗滤层净化,汇流到出水井中,启动潜水供水泵,可随时向用户供水。一体化构筑物结构紧凑、便于施工、占地小、管理方便、利于实现自动化。采用塑料模块组合水池,拼装施工,方便、快捷;可拆分异地再建或塑料回收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土地资源。渗滤层慢速过滤净化雨水,节水、不耗电。文档编号E03F5/10GK102011428SQ20091009228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9日专利技术者余雪松, 徐志通 申请人:北京泰宁科创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水利用多功能一体化构筑物,其特征是:雨水利用多功能一体化构筑物由进水井、出水井、排泥井、塑料模块组合水池、雨水渗滤层几部分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通余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泰宁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