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坡度排水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2241 阅读:9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坡度排水沟。其构成包括沟底(1),沟底(1)两侧设有沟壁(2);沟底(1)顺水流方向设有一组高度逐级降低的跌水台(3),跌水台(3)的边沿设有挡水台(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水沟中设置了一组间距不等的跌水台,高度逐级降低的跌水台可逐级减缓水流速度,缓解水对沟底的冲刷力。另外在跌水台边沿设有挡水台,挡水台可防止水流将泥沙或杂物冲到排水沟末端,因此可减小设在排水沟末端的消力池和沉淀池面积,节约用地,降低排水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水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坡度排水沟
技术介绍
在大坡度排水沟的设计中,为了缓解水对沟底的冲刷力,经常会在排水沟内设置 跌水台。现有跌水台〔不论单级或多级〕的顶面一般都是平面的,如果排水沟中挟带有泥沙 或杂物,水流会把这些泥沙或杂物都冲到排水沟末端,因此需要在排水沟的末端修建一个 很大的消力池和沉淀池,消力池和沉淀池需要占用很大的土地面积和排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坡度排水沟,它可很好的缓解水对沟底的冲 刷力,并可防止水流将泥沙或杂物冲到排水沟末端,因此可减小设在排水沟末端的消力池 和沉淀池面积,节约用地,降低排水成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大坡度排水沟,其构成包括沟底,沟底两侧设有沟 壁;沟底设有一组高度逐级降低的跌水台,跌水台的边沿设有挡水台。上述的大坡度排水沟中,所述跌水台为台阶状,跌水台两端与沟壁连接。前述的大坡度排水沟中,所述一组跌水台之间的间距相等或不等。前述的大坡度排水沟中,所述挡水台的高度与沟壁平齐,且高于本级跌水台平面, 并低于上级跌水台平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水沟中设置了一组间距不等的跌水台,高度逐级 降低的跌水台可逐级减缓水流速度,缓解水对沟底的冲刷力。另外在跌水台边沿设有挡水 台,挡水台可防止水流将泥沙或杂物冲到排水沟末端,因此可减小设在排水沟末端的消力 池和沉淀池面积,节约用地,降低排水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沟底,2-沟壁,3-跌水台,4-挡水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大坡度排水沟,其结构如图1所示,图1中的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图 2是图1的侧面视图。具体实施时,先挖沟体,沟体包括沟底1和设在沟底1两侧的沟壁2 组成;在沟底1顺水流方向设置一组高度逐级降低的跌水台3,跌水台3为台阶状,跌水台3 两端与沟壁2连接。跌水台3就象楼梯一样,一级一级的降低高度或抬高高度,顺水流方向 是降低高度,但每一级跌水台3之间的间距相等或不等。在跌水台3的边沿设有挡水台4,挡水台4的高度与沟壁2平齐,这样水流可以将未沉淀的泥沙或杂物冲到排水沟外面去,可 防止将泥沙或杂物全部冲到排水沟末端,以减轻排水沟末端泥沙或杂物的处理量,可减小 设在排水沟末端的消力池和沉淀池面积,节约用地,降低排水成本。为了水流顺利,每一级跌水台3边沿的挡水台4高于本级跌水台3平面,且低于上级跌水台3平面。权利要求一种大坡度排水沟,其构成包括沟底(1),沟底(1)两侧设有沟壁(2);其特征在于沟底(1)顺水流方向设有一组高度逐级降低的跌水台(3),跌水台(3)的边沿设有挡水台(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坡度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跌水台(3)为台阶状,跌水 台⑶两端与沟壁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坡度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跌水台(3)之间的间 距相等或不等。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大坡度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台(4)的高度 与沟壁(2)平齐,且高于本级跌水台(3)平面,并低于上级跌水台(3)平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坡度排水沟。其构成包括沟底(1),沟底(1)两侧设有沟壁(2);沟底(1)顺水流方向设有一组高度逐级降低的跌水台(3),跌水台(3)的边沿设有挡水台(4)。本技术在水沟中设置了一组间距不等的跌水台,高度逐级降低的跌水台可逐级减缓水流速度,缓解水对沟底的冲刷力。另外在跌水台边沿设有挡水台,挡水台可防止水流将泥沙或杂物冲到排水沟末端,因此可减小设在排水沟末端的消力池和沉淀池面积,节约用地,降低排水成本。文档编号E03F5/00GK201560489SQ20092031682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9日专利技术者李晶莹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坡度排水沟,其构成包括沟底(1),沟底(1)两侧设有沟壁(2);其特征在于:沟底(1)顺水流方向设有一组高度逐级降低的跌水台(3),跌水台(3)的边沿设有挡水台(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莹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