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宝满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降低嘌呤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0498 阅读:4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降低嘌呤的中药组合物。其中组成包括藤梨枝叶、黄芪和枸杞。其中生产方法包括按配比称取藤梨枝叶、黄芪和枸杞并混合,以八倍量常水浸泡1小时,加热至沸,收集两次煎出液,合并、并在80目的筛网下过滤,再在500mmHg、70-80℃条件下浓缩至比重约1.35,用85%乙醇制粒,干燥,压片、包衣、质检、包装。该中药组合物完全利用纯天然植物,经医药与临床试验证实具有滋养强壮,利尿通石淋、降低尿酸结石,祛风利湿等作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降低嘌呤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降低嘌呤的中药组合物。痛风病在我国已非少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病症的发病年龄逐年提高,而“风湿病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类同于痛风病,这样致使痛风病症的误诊率相当高。由于各地在各医院的医疗人员诊断水平不一,有时误诊率长达30年之久。痛风病人早期多属无症状,仅有高尿酸血症,有的终身不发作。事实上有高尿酸血症的病人中仅少部分病人发作痛风症状。患者发病是起病急,病程发展可慢,可迅速,其症状以足背趾骨关节疼痛开始,局部以红、肿、热、痛游走不定,可在几小时内出现疼痛欲绝(常在夜间发病)发热,面色灰暗、全身乏力等全身症状是非常痛苦的。最终可造成肾脏器质性病变,如:肾衰竭、尿毒症、结石等。而在男性患者的发病率高达到千分之十五以上。这些已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中医认为痛风病机主要为外邪痹阻于肢体经络,使气血运行失畅所致。风寒湿热之邪壅于关节经络,气血郁滞不通,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屈伸痛增高症状。初病发作时病程短,发病快,来势急,关节红肿灼热,痛不可近,苔薄黄或黄腻。病久邪留正虚,虚实杂,病情反复发作,正虚邪恋,可出现肝肾气血不足。气血津液功能失调,津聚为痰,气血凝滞为瘀,又可出现痰瘀交阻,脉络阻闭、虚实夹杂之症。总之、本病的发生,外因为外邪痹阻气血经络,内因则与痰瘀胶凝筋骨,浊毒留滞血中与肝肾气不足悠关。西医认为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造成的疾病,临床表现有急性、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伴反复发作。血尿酸浓度高,久病者有痛风石沉积,关节畸形,并有肾脏病变,常并发肾石症。尿酸过高的原因有两中:一是原发性痛风患者生来尿酸代谢紊乱,原因尚未明确。二是继发性痛风于肾脏,血液心血管系等疾病所引起的血尿酸过高,原因明确。由于体内代谢中酶的缺陷,而尿酸生成过高,另一方面各种肾脏疾病引起肾功能减退时,均可影响尿酸代谢而发生血尿酸增高。尿酸盐在组织液中溶解度极低,常呈过饱和状态,当血浓度过高超过8MG%时,尿酸钠即在关节滑囊,软骨、肾脏及皮下结缔组织等处沉积,引起异物反应。依靠患者自身的免疫机制饮食结构调节,来控制疾病的发展。经研究证实,痛风病还是可以预防为主,即改变饮食结构,控制含嘌呤高的食品的进入量;另外治疗痛风的药物有秋水仙素、保泰松、消炎痛、丙磺舒、别嘌呤醇、痛风利仙片、及芬必得等一些利尿药。由于一些药物的付作用大,并且痛风病发作快、来势猛、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另一点痛风发作一般3-15天左右,不经治疗也可恢复正常。患者对什么时候发病无法预测,常常是白天感觉不适,夜间病症迅速发作,彻夜不眠,疼痛难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降低嘌呤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降低嘌呤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包括藤梨枝叶、黄芪和枸杞。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降低嘌呤的中药组合物的组成配比为:组    成       配  比(重量份数表示):藤梨枝叶       1.5-10份;黄    芪       1.0-8份;枸    杞       0.8-7份。-->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降低嘌呤的中药组合物的组成优选配比为:组    成      配  比(重量份数表示):藤梨枝叶      5份;黄    芪      3.3份;枸    杞      1.7份。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降低嘌呤的中药组合物的生产方法包括按配比称取以上各药并混合,以八倍量常水浸泡1小时,加热至沸,保持微沸一定时间,第一次煮沸2小时,第二次煮沸1.5小时,收集两次煎出液,合并、并在80目的筛网下过滤,然后按照下列工艺制备不同剂型,其中包括:工艺1:在500mmHg、70-80℃条件下浓缩至比重约1.35,加入三倍量的95%乙醇,一次酒沉,放置24小时以上,过滤,去除不溶物,在500mmHg、70-80℃条件下浓缩、回收乙醇,用去离子水煮沸,一次水沉,放置24小时以上,过滤,去除不溶物,在500mmHg、70-80℃条件下浓缩,再加三倍量95%乙醇,二次酒沉,放置24小时以上,过滤,去除不溶物,在500mmHg、70-80℃条件下浓缩,回收乙醇,炼蜜称重,去离子水煮沸,二次水配总液,放置24小时以上,过滤,去除不溶物,质检、灌封、灭菌。工艺2:在500mmHg、70-80℃条件下浓缩至比重约1.08,炼蜜,配总液,二次过滤,去除不溶物,质检、灌装、灭菌。工艺3:在500mmHg、70-80℃条件下浓缩至比重约1.35,在60℃下真空干燥,粉碎,称重,加入3-4∶1倍量的糊精并用85%乙醇制粒,干燥,然后可以加入硬脂酸镁进行整粒、压片、包衣、质检、包装、Co60灭菌;也可以直接整粒、装胶囊、质检、包装、Co60灭菌。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降低嘌呤的中药组合物是根据本人多年的潜心研究制成,该药物完全利用纯天然植物,经医药与临床试验证实具有滋养强壮,利尿通石淋、降低尿酸结石,祛风利湿等作用。临床已观察证实了,其药理作用是中西结合的方法,用中草药加定量的通石淋作用的食品,来滋养肝肾,扶正祛邪,化瘀行气,通络止痛,其效果甚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降低嘌呤的中药组合物,其中组成包括藤梨枝叶、黄芪和枸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降低嘌呤的中药组合物,其中组成包括藤梨枝叶、黄芪和枸杞。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组成配比为:组    成    配  比(重量份数表示):藤梨枝叶    1.5-10份:黄    芪    1.0-8份;枸    杞    0.8-7份。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组成配比为:组    成       配  比(重量份数表示):藤梨枝叶       5份;黄    芪       3.3份;枸    杞       1.7份。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生产方法包括按配比称取藤梨枝叶、黄芪和枸杞并混合,以八倍量常水浸泡1小时,加热至沸,保持微沸一定时间,第一次煮沸2小时,第二次煮沸1.5小时,收集两次煎出液,合并、并在80目的筛网下过滤,然后在500mmHg、70-80℃条件下浓缩至比重约1.35,加入三倍量的95%乙醇,一次酒沉,放置24小时以上,过滤,去除不溶物,在500mmHg、70-80℃条件下浓缩、回收乙醇,用去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满
申请(专利权)人:李宝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