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多功能车的皮带卷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99317 阅读:4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多功能车的皮带卷筒装置,主要结构由卷筒架、液压马达、接插联接架、联接槽、皮带筒棱轴、卷筒轴、搭扣架、立板、斜板、底板、横板、顶板组成,它是将皮带卷筒置于卷筒架内的卷筒轴之间的皮带筒棱轴上,由液压马达带动皮带卷筒转动,由收放开关控制皮带的收放,卷筒架通过接插连接架与多功能车的举升机构联接,收放卷筒动力由多功能车的液压机构供给,此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运转平稳、安全可靠,可收放2000mm的宽幅传送皮带、实现了机械化,减小了劳动强度,此技术可提高功效2-3倍,是十分理想的煤矿井下传送皮带的收放装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多功能车的皮带巻筒装置,属煤矿井 下辅助运输设备的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的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的多功能运输车,具有多种运输作业功能,既可铲运、举 升、吊装、移动、又可快换各种部件,完成并扩大其车的功能。煤矿井下使用着大量的各种运输皮带,例如带式输送机的皮带,其 皮带的运输铺设、回收是一个非常费力费时的工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甚至还会出现卡带等现象,尤其是皮带宽度大于2000mm的皮带更 是难以铺设和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就是针对
技术介绍
的不足,设计一种快速更 换皮带的巻筒装置,以更好的铺设和回收宽幅皮带,以提高效率和安全 性。技术方案3本技术主要结构由巻筒架、液压马达、接插联接架、联接槽、 皮带筒棱轴、巻筒轴、搭扣架、支撑架、立板、斜板、底板、顶板、横 板组成;在巻筒架1的上后部联接左、右顶板21、 22,左、右顶板21、 22下部联接左、右斜板13、 14;左、右立板11、 12、左、右斜板13、 14下部联接左、右底板15、 16;左、右立板ll、 12之间联接上、下横 板19、 20;在左、右斜板13、 14的前下部设有左、右皮带支撑架17、 18,左、右皮带支撑架17、 18上设有左、右巻筒轴5、 6,左右巻筒轴5、 6之间为皮带筒棱轴23,左、右巻筒轴5、 6、皮带筒棱轴23上设有左、 右搭扣架7、 8;右巻筒轴6上设有液压马达2;在右斜板14上设有收放 控制开关4;在巻筒架1的后部设有接插联接架3,接插联接架3上设有 左、右联接槽9、 10,接插联接架3、左、右联接槽9、 IO与多功能车的 快换机构的连接部位联接;收放控制开关4与多功能车的电控箱联接; 液压马达2通过液压管路与多功能车的液压机构联接;在左右巻筒轴5、 6之间的皮带筒棱轴23上安装皮带巻筒,并置于皮带槽内。有益效果本技术与背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它是将皮带巻筒置于 巻筒架内的巻筒轴之间的皮带筒棱轴上,由搭扣架扣牢锁紧,由液压马 达带动皮带巻筒转动,由收放开关控制皮带的收放,巻筒架通过接插连 接架与多功能车的快换机构联接,收放巻筒动力由多功能车液压机构通 过液压马达供给,此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运转平稳,安全可靠, 可收放2000咖宽幅传送皮带,实现了机 化,减少了劳动强度,此技术可提高功效2-3倍,是十分理想的煤矿井下、传送皮带的收放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皮带巻筒装置整体结构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清单如下1、巻筒架,2、液压马达,3、接插联接架,4、收放控制开关,5、 左巻筒轴,6、右巻筒轴,7、左搭扣架,8、右搭扣架,9、联接槽,10、 联接槽,11、左立板,12、右立板,13、左斜板,14、右斜板,15、左 底板,16、右底板,17、左皮带支撑架,18、右皮带支撑架,19、上横 板,20、下横板,21、左顶板,22、右顶板,23、皮带筒棱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析型做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为皮带巻筒装置整体结构图,各部联接关系要正确,安 装牢固。巻筒架、横板、立板、斜板、顶板、底板、支撑架、接插连接架要 强度好、力量大,要用合金结构钢制作。巻筒轴与皮带联接后要转动灵活,皮带筒棱轴可使皮带巻筒固定牢 固,不打滑。搭扣架要扣牢、液压马达要功率大、运转自如。收放控制开关要操纵灵活,安全可靠。接插连接架与多功能车的举升快换机构要联接牢固。权利要求1、一种煤矿井下多功能车的皮带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结构由卷筒架、液压马达、接插联接架、联接槽、皮带筒棱轴、卷筒轴、搭扣架、支撑架、立板、斜板、底板、顶板、横板组成;在卷筒架(1)的上后部联接左、右顶板(21、22),左、右顶板(21、22)下部联接左、右斜板(13、14);左、右立板(11、12)、左、右斜板(13、14)下部联接左、右底板(15、16);左、右立板(11、12)之间联接上、下横板(19、20);在左、右斜板(13、14)的前下部设有左、右皮带支撑架(17、18),左、右皮带支撑架(17、18)上设有左、右卷筒轴(5、6),左右卷筒轴(5、6)之间为皮带筒棱轴(23),左、右卷筒轴(5、6)、皮带筒棱轴(23)上设有左、右搭扣架(7、8);右卷筒轴(6)上设有液压马达(2);在右斜板(14)上设有收放控制开关(4);在卷筒架(1)的后部设有接插联接架(3),接插联接架(3)上设有左、右联接槽(9、10),接插联接架(3)、左、右联接槽(9、10)与多功能车的快换机构的连接部位联接;收放控制开关(4)与多功能车的电控箱联接;液压马达(2)通过液压管路与多功能车的液压机构联接;在左右卷筒轴(5、6)之间的皮带筒棱轴(23)上安装皮带卷筒,并置于皮带槽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多功能车的皮带卷筒装置,主要结构由卷筒架、液压马达、接插联接架、联接槽、皮带筒棱轴、卷筒轴、搭扣架、立板、斜板、底板、横板、顶板组成,它是将皮带卷筒置于卷筒架内的卷筒轴之间的皮带筒棱轴上,由液压马达带动皮带卷筒转动,由收放开关控制皮带的收放,卷筒架通过接插连接架与多功能车的举升机构联接,收放卷筒动力由多功能车的液压机构供给,此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运转平稳、安全可靠,可收放2000mm的宽幅传送皮带、实现了机械化,减小了劳动强度,此技术可提高功效2-3倍,是十分理想的煤矿井下传送皮带的收放装置。文档编号B65H75/44GK201419953SQ20092010321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5日专利技术者旭 周, 安光明, 李文军, 柳晓桐, 王艳军, 霏 韩 申请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山西煤机装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井下多功能车的皮带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结构由:卷筒架、液压马达、接插联接架、联接槽、皮带筒棱轴、卷筒轴、搭扣架、支撑架、立板、斜板、底板、顶板、横板组成;在卷筒架(1)的上后部联接左、右顶板(21、22),左、右顶板(21、22)下部联接左、右斜板(13、14);左、右立板(11、12)、左、右斜板(13、14)下部联接左、右底板(15、16);左、右立板(11、12)之间联接上、下横板(19、20);在左、右斜板(13、14)的前下部设有左、右皮带支撑架(17、18),左、右皮带支撑架(17、18)上设有左、右卷筒轴(5、6),左右卷筒轴(5、6)之间为皮带筒棱轴(23),左、右卷筒轴(5、6)、皮带筒棱轴(23)上设有左、右搭扣架(7、8);右卷筒轴(6)上设有液压马达(2);在右斜板(14)上设有收放控制开关(4);在卷筒架(1)的后部设有接插联接架(3),接插联接架(3)上设有左、右联接槽(9、10),接插联接架(3)、左、右联接槽(9、10)与多功能车的快换机构的连接部位联接;收放控制开关(4)与多功能车的电控箱联接;液压马达(2)通过液压管路与多功能车的液压机构联接;在左右卷筒轴(5、6)之间的皮带筒棱轴(23)上安装皮带卷筒,并置于皮带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霏李文军王艳军安光明柳晓桐周旭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山西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