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纳迪娅里宗专利>正文

形成玻璃砖墙的玻璃元件及用所述玻璃元件形成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896048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形成玻璃砖墙的玻璃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玻璃元件呈大体平行六面体的形状并且使其侧壁的形状适于实现相邻玻璃元件的插入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形成融璃砖墙的玻璃元件,以及涉及一种用所述玻璃元件形成墙 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玻璃砖墙是已知的,该玻璃砖墙即用通常称为玻璃砖的中空玻璃砌块砌成的墙, 该玻璃砖通过水泥砂浆结合在一起以便为其提供稳固性。已知的玻璃砖具有平行六面体形状,该平行六面体具有两个正方形或矩形面和宽 度较窄周边带(perimetral band),当玻璃元件安装好时,所述正方形或矩形面形成露出的 内表面和外表面,该周边带将两个露出的面结合在一起并且使它们的边缘保持稍微向内, 以便在铺好玻璃砖时限定出水平和竖直的沟道,所述水平和竖直的沟道用于容纳将玻璃砖 牢固地结合在一起的水泥砂浆。为了形成墙,首先将下部排的端部的玻璃砖铺在最下面的砂浆层上,其后,下部排 的玻璃砖被一块接一块地抵靠前一块玻璃砖放置,之后,在玻璃砖之间放入一些砂浆和间 隔件,该间隔件在其端部处设有定中元件。在完成第一排之后,铺下一排,以此类推,直到形 成整个墙。最后,在砂浆凝固后,移除间隔件的定中元件,填充间隙,和清扫形成的墙。这种实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主要受制于当前玻璃砖的形状,这产生了一系列 缺点。这些缺点之一是,在一块玻璃砖和下一块玻璃砖之间涂抹水泥砂浆的过程中,水 泥砂浆会通过玻璃砖之间的间隙逸出;这要求应该只能使用精确的、必需的砂浆量或者甚 至更少的砂浆量,尽管这种手段已被证实在实际操作中并不令人满意而且一定量的砂浆仍 不得不从形成的墙中移除。另一个缺点是,砂浆常常会沉积在间隔件和相关的定中元件之间,只有在砂浆已 凝固之后才可移除砂浆,这可导致砂浆移除的时间消耗和清理墙表面的难度。还有一个缺点是,由于玻璃没有吸水性,砂浆凝固速度缓慢,这意味着铺玻璃砖不 得不周期性地暂停以使砂浆能够凝固,否则墙会变形。再有一个缺点是,需要填充玻璃砖之间地间隙导致操作时间漫长且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形成玻璃砖墙的玻璃元件可消除这些缺点。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由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至少部分地干法形成墙。 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玻璃砖的透视图2示出了玻璃砖与两个正交的边框部分(profile portions)结合以形成玻璃 砖墙;图3是玻璃砖墙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图4是沿图3中的线IV - IV剖切的竖直截面图;图5是沿图3中的线V - V剖切的水平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从图中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玻璃元件(玻璃砖)包括两个凹入的玻璃半壳2、2’,所 述两个凹入的玻璃半壳沿着凹入部分的边缘结合在一起以形成中空玻璃砖,该中空玻璃砖 的尺寸类似于传统的玻璃砖的尺寸。然而,与传统的玻璃砖不同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玻璃元件在 其形成周边带的四个侧部上、在靠近每个露出的面4处有一对凸阶,所述一对凸阶便于相 邻玻璃元件的稳定的插入配合。更具体地,沿着每个露出的面4的两个相邻侧部设置有第一外凸阶6,该第一外凸 阶6比第二内凸阶8凸出得更多,同时沿着相同的露出的面4的另外两个相邻侧部设置有 第三外凸阶10,该第三外凸阶10比第四内凸阶12凸出得少。另外,每个更多地凸出的外凸 阶6具有比更多地凸出的第四内凸阶12小的高度。内凸阶12比外凸阶6的高度更大意味着当各玻璃元件结合在一起以形成玻璃砖 墙时,相邻的玻璃元件仅沿着内凸阶8和12相接触,而外凸阶6和10具有实际上与露出的 面4共面的面,该外凸阶6和10保持稍微间隔开以在玻璃砖之间形成间隙并且引导玻璃元 件使它们正确地配合在一起。以这种方式形成的空隙具有由更凸出的内凸阶12的外侧面 封闭的底部。另外,所述的相互接触的凸阶8和12与半壳2、2’的横向面一起限定出沿横向封 闭的纵向沟道14,该纵向沟道与垂直的纵向沟道交叉以形成向外封闭的格构,以用于接纳 水泥砂浆。相邻玻璃元件之间的所述插入配合系统还存在于这些玻璃元件和在周边形成玻 璃砖墙的边框16、18之间。更具体地,内边框16的外凸阶20比它们的内凸阶22凸出得更多,外边框18的外 凸阶24比它们的内凸阶26凸出得少,外边框18上的更过地凸出的内凸阶26具有比内边 框16的更过地凸出的外凸阶20更大的高度,与玻璃元件的情况一样。为了形成玻璃砖墙,在布置水平外边框18和在水平外边框18端部处布置两个竖 直的边框(即,外边框18和内边框16)之后,开始铺各个玻璃元件,由于插入配合系统,这 实质上能够形成整个墙,或者形成墙的至少一部分,特别是在大尺寸的情况下,不会损失稳 固性,甚至不需要使用水泥砂浆。当已经形成墙时,将水泥砂浆嵌入沟道14中。由于所有的这些沟道彼此连通,确 保了正确且充分的填充,并且不会使砂浆逸到外部。然后,施加上部的内封闭边框16,随后,使砂浆变硬。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形成玻璃砖墙的玻璃元件与传统元件相比明显地具有更多优点,特 别的是具有下述优点-在保证相邻的玻璃元件之间的高定位规则性的同时,消除了对使用间隔件和定中元件的需要;-消除了对填充间隙和在完成墙时清理墙的需要;-甚至能够由非专业人员铺砖;-在得到完美外观的同时能够达到非常高的铺砖速度;-在确保最佳的最终稳固性的情况下,使砂浆能够完全地填充相邻玻璃元件之间 的沟道而不会有任何浪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形成玻璃砖墙的玻璃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元件呈大体平行六面体形状并且使其侧壁的形状适于实现相邻玻璃元件的插入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IT 2008-1-21 VE2008A000002一种用于形成玻璃砖墙的玻璃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元件呈大体平行六面体形状并且使其侧壁的形状适于实现相邻玻璃元件的插入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元件由两个凹入的玻璃半壳 (2、2’ )构成,所述两个凹入的玻璃半壳沿着凹入部分的边缘结合在一起,并且使那些边缘 位于在露出的面(4)和形状适于实现所述插入配合的所述侧壁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元件,其特征在于,沿着每个露出的面(4)的两个相邻的侧 部分别设有第一外凸阶(6)和第二内凸阶(8),所述第二内凸阶比所述第一外凸阶(6)凸出 得少,而沿着相同的露出的面(4)的另外两个相邻的侧部分别设有第三外凸阶(10)和第四 内凸阶(12),所述第四内凸阶比所述第三外凸阶(10)凸出得更多,每个更多地凸出的第一 外凸阶(6)具有比每个更多地凸出的第四内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纳迪娅里宗
申请(专利权)人:纳迪娅里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