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型锂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91386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圆柱型锂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用于解决气密检测操作繁琐、耗时低效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构成中包括气密室、压力表、氮气源和管路,气密室内为腔室结构,气密室上下壁相互对应的设有电池插口,电池插口中部设有密封圈,气密室一侧壁上设有气道,所述管路将气道与氮气源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气密室密闭性能优异,检测准确,检测过程无需调试钢壳小孔方位,操作方便、检测效率得以提高,可根据电池型号不同,设置与其规格匹配的一系列气密室以满足生产的需求。(*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检测技术,特别是圆柱型锂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属蓄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使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近些年来圆柱型锂离子二次 电池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圆柱型锂离子二次电池主要用于串并联组装成电池PACK,广泛应用到 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和军事国防领域。安全性能一直圆柱 型锂电池首要考虑的问题。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气密性检测成为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 节。在圆柱锂电池生产过程中,从钢壳的滚槽、上组合盖帽到点胶、封口,需每隔一段时间对 产品进行严格的气密性检测。气密性不好的电池很容易产生质量及安全问题,譬如导致电池生 锈、漏液、腐蚀产品电子元器件等等。目前,业内采用的气密检测工装设计欠合理,检测过程 操作繁琐,需要在被检测电池钢壳外部涂泡沫,并要调整电池钢壳小孔与检测装置进气口的方 位,检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圆柱型锂电池气密 性检测装置。本技术所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圆柱型锂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别之处是构成中包括气密室、压力表、氮气源 和管路,所述气密室内为腔室结构,气密室上下壁相互对应的设有电池插口,电池插口中部设 有密封圈,气密室一侧壁上设有气道,所述管路将气道与氮气源连通。上述圆柱型锂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所述压力表设置在管路上,所述密封圈为0型密封圈。 本技术针对现有圆柱型锂电池气密检测操作繁琐、耗时、低效的问题进行了改进,该 装置设计的气密室与氮气源连通,被检测电池直接插入气密室,再将其置入水中,对气密室通 入氮气即可进行电池的密封性能检测。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气密室密闭性能优异,检测准确,检测过程无需调试电池钢壳小孔方位,操作方便、检测效率得以提高,可根据电池型 号不同,设置与其规格匹配的一系列气密室以满足生产的需求。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含义如下l.气密室;1-1.电池插口; 1-2.气道;2.密封圈;3.圆柱型锂电 池;4.管路;5.压力表;6.氮气源。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l,本技术构成中包括气密室l、压力表5、氮气源6和管路4,气密室内为腔室结构,内设气密空腔,在气密室上下壁相互x寸应的设有与被检测电池直径匹配的电池插口 i-i,电池插口中部设有凹槽,凹槽内置放0型密封密封圈2,气密室一侧壁上设有气道1-2,所述管 路将气道与氮气源连通,压力表设置在管路上。本技术用于圆柱型锂电池气密性能检测时,将被检测圆柱型锂电池3由气密室1的电 池插口l-l处插入,密封圈2将电池外壁紧密抱合,然后将气密室放入水中,打开氮气源阔门, 通入氮气,此时气体由管路4、气道1-2进入气密室,若被检测电池存有漏气部位,气体则经 被检测电池钢壳上开的小孔和漏气部位形成的气体通路在水中吹出气泡,从而检测出漏气产品。本技术可根据电池型号不同,设置与其规格匹配的一系列气密室以满足生产的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柱型锂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中包括气密室(1)、压力表(5)、氮气源(6)和管路(4),所述气密室内为腔室结构,气密室上下壁相互对应的设有电池插口(1-1),电池插口中部设有密封圈(2),气密室一侧壁上设有气道(1-2),所述管路将气道与氮气源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型锂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中包括气密室(1)、压力表(5)、氮气源(6)和管路(4),所述气密室内为腔室结构,气密室上下壁相互对应的设有电池插口(1-1),电池插口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小马石琛国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风帆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