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旭专利>正文

新型可自检分体式火车减速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87165 阅读:5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可自检分体式火车减速顶,采用分体式安装座结构,将减速顶通过安装座上的卡口夹持固定在铁轨上,无需在铁轨上钻孔,从而能够改进了减速顶的安装使用的灵活性,保证了铁轨的强度,提高了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铁轨的使用寿命,并且降低了劳动强度,进一步缩减了设备投入使用的时间。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外缸体上方的缸壁内装有热传感器,利用减速顶工作时缸体壁温度瞬间升高的特点,可实现对减速顶工做情况的自动检测,并且在发生故障时可通过连在主芯片上的无线发射器无线报警,从而大大简化了减速顶的检测工作,进一步提高了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速顶,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可自检分体式火车减速顶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各种类型的减速顶均采用双头螺栓固定在钢轨轨腰位置,这种安装方式需要在钢轨的轨腰上钻孔,钢轨上的孔的位置要满足减速顶布置要求,一旦设计施工完成减速顶的位置就只能相对固定,如需重新调整只能重新钻孔,使减速顶的安装使用缺乏灵活性,且每次安装减速顶都需要钻孔,增加了劳动强度推迟了设备投入使用的时间。而在钢轨上钻孔也降低了钢轨的强度,这对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钢轨的使用寿命均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现有的火车减速顶均不具备自动检测功能,不能在减速顶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工作时自动报警,这就为减速顶的工况检测造成了困难,也为铁路运输造成了安全隐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设计合理,经济实用,利用分体式安装座结构,将减速顶通过安装座上的卡口夹持固定在铁轨上,而无需在铁轨上钻孔,从而改进了减速顶的安装使用的灵活性,保证了铁轨的强度,提高了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铁轨的使用寿命,并且降低了劳动强度,进一步縮减了设备投入使用的时间。以及采用热传感器元件,利用减速顶工作时放出大量的热的原理,实现对减速顶工做情况的自动检测,并且在发生故障时可无线报警的新型可自检分体式火车减速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检测仪,外缸体,第一安装座,滑动油缸,数据线,天线,螺钉,第一凸台,第一卡口 ,双头螺栓,活塞杆,油缸下腔,压力阀,回程阀板,速度阀,油缸上腔,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二安装座,装配孔,螺栓,第二凸台,密封挡板,第二卡口 ,热传感器,主芯片IC1和A/D转换芯片IC2,滑动油缸的底部装在外缸体的内腔中,滑动油缸的内腔口处装有密封挡板,活塞杆的下端装在外缸体的内腔底部,活塞杆的活塞头与滑动油缸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塞杆的顶部装有速度阀,在活塞杆的内部,位于速度阀的下方装有压力阀,活塞杆头部的上表面与滑动油缸的内腔围成油缸上腔,活塞杆头部的下表面与密封挡板的上表面以及滑动油缸的内壁共同围成油缸下腔,活塞杆位于油缸下腔内的部位上装有回程阀板,第一安装座由第一凸台和第一底板组成,第一凸台上开有装配孔,第一凸台与第一底板之间形成第一卡口 ,外缸体通过装配孔装在第一安装座上,并通过螺栓固定,第二安装座由第二底板和第二凸台组成,第二底板和第二凸台组成之间形成第二卡口 ,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通过双头螺栓相互连接,检测仪通过螺钉装在外缸体的底部,检测仪上装有天线,外缸体上方的缸壁内装有热传感器,热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检测仪相连,所述的主芯片IC1和A/D转换芯片IC2装在检测仪内部的电路板上,电阻Rl,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电阻R5组成电桥平衡电路P,热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管脚2接入电桥平衡电路P的信号输入端Pl,运算放大器0P1,运算放大器0P2,运算放大器0P3,以及电阻R6, R7, R8, R9, RIO, Rll, R12, R13, R14, R16和R16共同组成放大电路F,电桥平衡电路P的信号输出端P2与放大电路F的输入端运算放大器0P2上的引脚3相连,电桥平衡电路P的信号输出端P3接地,热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管脚1与放大电路F的输入端运算放大器0P1上的引脚3相连,放大电路F的信号输出端运算放大器0P3上的OUT端分别与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IN+,引脚C0M,以及通过电容C1与引脚IN-相连,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REFIN+通过电阻22接到5V电源,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REFIN-和弓|脚REF0UT分别通过电阻21和电阻22与5V电源相连,晶振器J两管脚分别与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0SCXCIN和引脚0SC0UT相连,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AZ通过电阻20与引脚SUFF相连,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REFCAP-通过电容C2与引脚REFCAP+相连,在A/D转换芯片IC2上,引脚MODE和引脚OSCBEL与引脚CE/L0AD相连,弓|脚RUN/HS和引脚V+分别接5V电源,引脚V-接地,引脚TEST、引脚SEND和引脚SUF0SC0UT空接,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Bl和B9同时接入主芯片IC1的引脚PO. 0/AD0, 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B2和B10同时接入主芯片IC1的引脚PO. 1/AD1, 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B3和Bll同时接入主芯片IC1的引脚PO. 2/AD2,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B4和B12同时接入主芯片IC1的引脚PO. 3/AD3,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B5和引脚OR同时接入主芯片IC1的引脚PO. 4細,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B6和POL同时接入主芯片IC1的引脚PO. 5/AD5, 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B7和B8分别接入主芯片IC1的引脚PO. 6/AD6和PO. 7/AD7, 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fSl化引脚IM和引脚STATUB分别接入主芯片IC1的引脚P2. 6/A14,引脚P2. 7/A15和引脚P 3. 3/WT,在主芯片IC1上,引脚RST通过电容C3与引脚玩/VPPA相连,并且引脚RST通过电阻R23接地,引脚VCC接5V电源,引脚VSS接地,引脚Pl. 0接无线发射器NL,主芯片IC1上的其余引脚空接。 本技术的优点是 由于本技术采用分体式安装座结构,将减速顶通过安装座上的卡口夹持固定在铁轨上,无需在铁轨上钻孔,从而能够改进了减速顶的安装使用的灵活性,保证了铁轨的强度,提高了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铁轨的使用寿命,并且降低了劳动强度,进一步縮减了设备投入使用的时间。另一方面,本技术采用热传感器可实现对减速顶工做情况的自动检测,并且在发生故障时可无线报警,大大简化了减速顶的检测工作,进一步提高了铁路运输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图3可知,本技术包括检测仪1 ,外缸体2,第一安装座3,滑动油缸4,数据线5,天线6,螺钉7,第一凸台8,第一卡口9,双头螺栓10,活塞杆11,油缸下腔12,压力阀13,回程阀板14,速度阀15,油缸上腔16,第一底板17,第二底板18,第二安装座19,装配孔20,螺栓21,第二凸台22,密封挡板23,第二卡口24,热传感器25,主芯片IC1和A/D转换芯片IC2,滑动油缸4的底部装在外缸体2的内腔中,滑动油缸4的内腔口处装有密封挡板23,活塞杆11的下端装在外缸体2的内腔底部,活塞杆11的活塞头与滑动油缸4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塞杆11的顶部装有速度阀15,在活塞杆11的内部,位于速度阀15的下方装有压力阀13,活塞杆11头部的上表面与滑动油缸4的内腔围成油缸上腔16,活塞杆11头部的下表面与密封挡板23的上表面以及滑动油缸4的内壁共同围成油缸下腔12,活塞杆11位于油缸下腔12内的部位上装有回程阀板14,第一安装座3由第一凸台8和第一底板17组成,第一凸台8上开有装配孔20,第一凸台8与第一底板17之间形成第一卡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可自检分体式火车减速顶,包括检测仪(1),外缸体(2),第一安装座(3),滑动油缸(4),数据线(5),天线(6),螺钉(7),第一凸台(8),第一卡口(9),双头螺栓(10),活塞杆(11),油缸下腔(12),压力阀(13),回程阀板(14),速度阀(15),油缸上腔(16),第一底板(17),第二底板(18),第二安装座(19),装配孔(20),螺栓(21),第二凸台(22),密封挡板(23),第二卡口(24),热传感器(25),主芯片IC1和A/D转换芯片IC2,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REFIN-和引脚REFOUT分别通过电阻21和电阻22与5V电源相连,晶振器J两管脚分别与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OSCXCIN和引脚OSCOUT相连,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AZ通过电阻20与引脚SUFF相连,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REFCAP-通过电容C2与引脚REFCAP+相连,在A/D转换芯片IC2上,引脚MODE和引脚OSCBEL与引脚CE/LOAD相连,引脚RUN/HOLD和引脚V+分别接5V电源,引脚V-接地,引脚TEST、引脚SEND和引脚SUFOSCOUT空接,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B1和B9同时接入主芯片IC1的引脚P0.0/AD0,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B2和B10同时接入主芯片IC1的引脚P0.1/AD1,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B3和B11同时接入主芯片IC1的引脚P0.2/AD2,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B4和B12同时接入主芯片IC1的引脚P0.3/AD3,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B5和引脚OR同时接入主芯片IC1的引脚P0.4/AD4,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B6和POL同时接入主芯片IC1的引脚P0.5/AD5,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B7和B8分别接入主芯片IC1的引脚P0.6/AD6和P0.7/AD7,A/D转换芯片IC2上的引脚HBEN,引脚LBEN和引脚STATUB分别接入主芯片IC1的引脚P2.6/A14,引脚P2.7/A15和引脚P3.3/INT1,在主芯片IC1上,引脚RST通过电容C3与引脚EA/VPPA相连,并且引脚RST通过电阻R23接地,引脚VCC接5V电源,引脚VSS接地,引脚P1.0接无线发射器NL,主芯片IC1上的其余引脚空接。,其特征在于:滑动油缸(4)的底部装在外缸体(2)的内腔中,滑动油缸(4)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新型可自检分体式火车减速顶,包括检测仪(1),外缸体(2),第一安装座(3),滑动油缸(4),数据线(5),天线(6),螺钉(7),第一凸台(8),第一卡口(9),双头螺栓(10),活塞杆(11),油缸下腔(12),压力阀(13),回程阀板(14),速度阀(15),油缸上腔(16),第一底板(17),第二底板(18),第二安装座(19),装配孔(20),螺栓(21),第二凸台(22),密封挡板(23),第二卡口(24),热传感器(25),主芯片IC1和A/D转换芯片IC2,其特征在于滑动油缸(4)的底部装在外缸体(2)的内腔中,滑动油缸(4)的内腔口处装有密封挡板(23),活塞杆(11)的下端装在外缸体(2)的内腔底部,活塞杆(11)的活塞头与滑动油缸(4)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塞杆(11)的顶部装有速度阀(15),在活塞杆(11)的内部,位于速度阀(15)的下方装有压力阀(13),活塞杆(11)头部的上表面与滑动油缸(4)的内腔围成油缸上腔(16),活塞杆(11)头部的下表面与密封挡板(23)的上表面以及滑动油缸(4)的内壁共同围成油缸下腔(12),活塞杆(11)位于油缸下腔(12)内的部位上装有回程阀板(14),第一安装座(3)由第一凸台(8)和第一底板(17)组成,第一凸台(8)上开有装配孔(20),第一凸台(8)与第一底板(17)之间形成第一卡口(9),外缸体(2)通过装配孔(20)装在第一安装座(3)上,并通过螺栓(21)固定,第二安装座(19)由第二底板(18)和第二凸台(22)组成,第二底板(18)和第二凸台(22)组成之间形成第二卡口(24),第一安装座(3)和第二安装座(19)通过双头螺栓(10)相互连接,检测仪(1)通过螺钉(7)装在外缸体(2)的底部,检测仪(1)上装有天线(6),外缸体(2)上方的缸壁内装有热传感器(25),热传感器(25)通过数据线(5)与检测仪(1)相连,所述的主芯片IC1和A/D转换芯片IC2装在检测仪(1)内部的电路板上,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电阻R5组成电桥平衡电路P,热传感器(25)的信号输出管脚2接入电桥平衡电路P的信号输入端P1,运算放大器OP1,运算放大器OP2,运算放大器OP3,以及电阻R6,R7,R8,R9,R10,R11,R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康张旭高志永高广东李永圣张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旭杨志康高志永高广东张文华李永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