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钢铁专利>正文

二次助燃直燃式无压秸秆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85099 阅读:3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二次助燃直燃式无压秸秆气化炉,它涉及一种秸秆气化炉。针对现有秸秆气化炉热效率低,供暖面积小;直燃式民用小型锅炉浪费煤炭资源以及秸秆气化炉和直燃式民用小型锅炉都无法实现一炉多用的问题。带有水套夹层的炉体内设有烟道、第一燃烧室、贮灰室和秸秆燃料仓,秸秆燃料仓与第一燃烧室连通,第二燃烧室位于第一燃烧室的上端且二者相通,第二燃烧室与烟道相通,二次助燃器固装在第一燃烧室内的上端,二次助燃器包括内、外套管及上、下环板和进气管,由内、外套管及上、下环板之间的空腔构成进风腔,进气管与进风腔相通,外套管的上端侧壁设有多个送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热效率高、供暖面积大、环境污染小、可实现一炉多用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燃式秸秆气化炉。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北方农村的冬季人们普遍使用秸秆气化炉或直燃式民用小型锅炉取暖、 做饭。秸秆气化炉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由于现有气化炉只是把作物秸秆简单气 化,产生的C0燃气速度慢、量小,燃烧后产生的能量低,热效率低,供暖面积小,无法满足北 方高寒地区取暖要求;二、现有烧煤炭气化炉通过管道输送燃气,在管道内产生大量的煤焦 油陈积,焦油粘稠,阻塞管道,难以清除,用过一段时间就不能再用。而且煤焦油气味难闻, 又致癌,污染环境,致使气化炉只能用几个月便被淘汰,产生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这是当 前流行的管道式气化炉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而直燃式民用小型锅炉在使用过 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直燃式民用小型锅炉主要燃料是煤炭,用秸秆做燃料效果不好,用 户很少用秸秆取暖。煤炭取暖成本高,浪费资源。同时,直燃式小型锅炉煤炭燃烧很不充分, 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CO和烟尘,严重污染环境;二、直燃式民用锅炉只能取暖,不能当灶 台做饭,只能冬季使用,夏季闲置。上述秸秆气化炉和直燃式民用小型锅炉只能带暖气片取 暖,不能与火炕相通。综上,无论采用秸秆气化炉还是直燃式民用小型锅炉都不能做到一炉 多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次助燃直燃式无压秸秆气化炉,以解决现有秸秆 气化炉热效率低,供暖面积小;直燃式民用小型锅炉浪费煤炭资源以及秸秆气化炉和直燃 式民用小型锅炉都无法实现一炉多用的问题。 本技术的秸秆气化炉包括带有水套夹层的炉体、炉箅子、上水管和回水管,所 述上水管设置在回水管的上方且二者均与炉体的水套夹层连通,带有水套夹层的炉体内设 有烟道、第一燃烧室、贮灰室和秸秆燃料仓,所述秸秆燃料仓与所述第一燃烧室的下端侧壁 连通,所述烟道设置在第一燃烧室的后侧,所述贮灰室设置在第一燃烧室的正下方,所述炉 箅子设置在第一燃烧室内的下方,带有水套夹层的炉体的前侧壁上由上至下设有炉门和排 灰口 ,所述炉门位于第一燃烧室靠近炉箅子位置处,所述排灰口与贮灰室相通;所述秸秆气 化炉还包括二次助燃器;所述带有水套夹层的炉体内还设有第二燃烧室,所述第二燃烧室 位于第一燃烧室的上端且二者相通,第二燃烧室与烟道相通,带有水套夹层的炉体的侧壁 上设有与烟道相通的火炕烟气出口 ,所述二次助燃器固装在第一燃烧室内的上端,所述二 次助燃器包括外套管、内套管、进气管、上环板和下环板;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相套在一起, 上环板设置在外套管和内套管的上端,下环板设置在外套管和内套管的下端,由外套管、内 套管、上环板和下环板之间的空腔构成进风腔,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外套管的侧壁固接且 与所述进风腔相通,进气管的另一端与大气相通,外套管的上端侧壁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 个送风孔,所述多个送风孔与第一燃烧室相通。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本技术选用农作物秸秆作为燃料完全取代了 煤炭,减少了煤炭资源的浪费,实现了有害气体的零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二、本技术 可以使秸秆完全燃烧,变废为宝,秸秆利用率高,实现了秸秆的无害化处理。此外,本实用新 型可以与秸秆压块机配合使用,将秸秆加工成可以贮存的压縮块,利用本技术燃烧效 果更好。三、本技术可以二次供氧助燃,将经第一次燃烧产生的C0再次燃烧,不仅燃烧 效果好,同时还可以产生更大的能量,热效率至少提高30%,节约取暖成本45%左右。四、 本技术可以做成灶台式结构形式,完全替代农村的锅台,不仅可以取暖、做饭;同时还 可以暖炕,提供洗浴用水,真正实现了一炉多用。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无压力,使 用安全可靠,供暖面积大,经久耐用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 图,图4是带有水套夹层1的炉体2的主视图,图5是二次助燃器11的主视图,图6是图5 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 结合图1 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秸秆气化炉包 括带有水套夹层1的炉体2、炉箅子3、上水管4和回水管5,所述上水管4设置在回水管5 的上方且二者均与炉体2的水套夹层1连通,带有水套夹层1的炉体2内设有烟道6、第一 燃烧室7、贮灰室22和秸秆燃料仓8,所述秸秆燃料仓8与所述第一燃烧室7的下端侧壁连 通,所述烟道6设置在第一燃烧室7的后侧,所述贮灰室22设置在第一燃烧室7的正下方, 所述炉箅子3设置在第一燃烧室7内的下方,带有水套夹层1的炉体2的前侧壁上由上至 下设有炉门9和排灰口 IO,所述炉门9位于第一燃烧室7靠近炉箅子3位置处,所述排灰 口 10与贮灰室22相通;所述秸秆气化炉还包括二次助燃器11 ;所述带有水套夹层1的炉 体2内还设有第二燃烧室12,所述第二燃烧室12位于第一燃烧室7的上端且二者相通,第 二燃烧室12与烟道6相通,带有水套夹层1的炉体2的侧壁上设有与烟道6相通的火炕烟 气出口 13,所述二次助燃器11固装在第一燃烧室7内的上端,所述二次助燃器11包括外套 管14、内套管15、进气管16、上环板17和下环板18 ;所述外套管14和内套管15相套在一 起,上环板17设置在外套管14和内套管15的上端,下环板18设置在外套管14和内套管 15的下端,由外套管14、内套管15、上环板17和下环板18之间的空腔构成进风腔19,所述 进气管16的一端与外套管14的侧壁固接且与所述进风腔19相通,进气管16的另一端与 大气相通,内套管15与第一燃烧室7和第二燃烧室12相通,外套管14的上端侧壁沿圆周 方向设置有多个送风孔20,所述多个送风孔20与第一燃烧室7相通。具体实施方式二 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秸秆燃料仓8的底面朝 向第一燃烧室7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如此设置,便于卸料。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5和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 或二的不同点是本实施方式的二次助燃器11还包括螺旋形状的导向片21 ;所述螺旋形状 的导向片21设置在进气管16内且与其内壁固接。如此设置,具有较好的助燃效果。工作原理秸秆燃料由秸秆燃料仓滑入到第一燃烧室内,点燃后起火燃烧,产生热量。完全燃烧时产生(A;未完全燃烧时产生CO, CO在上升过程中遇到从上部送风孔吹入的氧气,二次燃烧产生热量。二次燃烧产生的热量全被炉体的水套夹层内的水吸收,经过加 热后的水输送给外接暖气片,外接暖气片散热,从而达到供缓的目的。除完成上述供暖外,第二燃烧室的上面可以开炉灶放锅做饭;外接上部水箱可以提供洗浴用水;外排剩余热烟 气可以通炕提供热量。最后产生的少量灰落入贮灰室排出。本技术的炉体形状可以根 据用户的需要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助燃直燃式无压秸秆气化炉,所述秸秆气化炉包括带有水套夹层(1)的炉体(2)、炉箅子(3)、上水管(4)和回水管(5),所述上水管(4)设置在回水管(5)的上方且二者均与炉体(2)的水套夹层(1)连通,带有水套夹层(1)的炉体(2)内设有烟道(6)、第一燃烧室(7)、贮灰室(22)和秸秆燃料仓(8),所述秸秆燃料仓(8)与所述第一燃烧室(7)的下端侧壁连通,所述烟道(6)设置在第一燃烧室(7)的后侧,所述贮灰室(22)设置在第一燃烧室(7)的正下方,所述炉箅子(3)设置在第一燃烧室(7)内的下方,带有水套夹层(1)的炉体(2)的前侧壁上由上至下设有炉门(9)和排灰口(10),所述炉门(9)位于第一燃烧室(7)靠近炉箅子(3)位置处,所述排灰口(10)与贮灰室(22)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气化炉还包括二次助燃器(11);所述带有水套夹层(1)的炉体(2)内还设有第二燃烧室(12),所述第二燃烧室(12)位于第一燃烧室(7)的上端且二者相通,第二燃烧室(12)与烟道(6)相通,带有水套夹层(1)的炉体(2)的侧壁上设有与烟道(6)相通的火炕烟气出口(13),所述二次助燃器(11)固装在第一燃烧室(7)内的上端,所述二次助燃器(11)包括外套管(14)、内套管(15)、进气管(16)、上环板(17)和下环板(18);所述外套管(14)和内套管(15)相套在一起,上环板(17)设置在外套管(14)和内套管(15)的上端,下环板(18)设置在外套管(14)和内套管(15)的下端,由外套管(14)、内套管(15)、上环板(17)和下环板(18)之间的空腔构成进风腔(19),所述进气管(16)的一端与外套管(14)的侧壁固接且与所述进风腔(19)相通,进气管(16)的另一端与大气相通,外套管(14)的上端侧壁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送风孔(20),所述多个送风孔(20)与第一燃烧室(7)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二次助燃直燃式无压秸秆气化炉,所述秸秆气化炉包括带有水套夹层(1)的炉体(2)、炉箅子(3)、上水管(4)和回水管(5),所述上水管(4)设置在回水管(5)的上方且二者均与炉体(2)的水套夹层(1)连通,带有水套夹层(1)的炉体(2)内设有烟道(6)、第一燃烧室(7)、贮灰室(22)和秸秆燃料仓(8),所述秸秆燃料仓(8)与所述第一燃烧室(7)的下端侧壁连通,所述烟道(6)设置在第一燃烧室(7)的后侧,所述贮灰室(22)设置在第一燃烧室(7)的正下方,所述炉箅子(3)设置在第一燃烧室(7)内的下方,带有水套夹层(1)的炉体(2)的前侧壁上由上至下设有炉门(9)和排灰口(10),所述炉门(9)位于第一燃烧室(7)靠近炉箅子(3)位置处,所述排灰口(10)与贮灰室(22)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气化炉还包括二次助燃器(11);所述带有水套夹层(1)的炉体(2)内还设有第二燃烧室(12),所述第二燃烧室(12)位于第一燃烧室(7)的上端且二者相通,第二燃烧室(12)与烟道(6)相通,带有水套夹层(1)的炉体(2)的侧壁上设有与烟道(6)相通的火炕烟气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钢铁王世英
申请(专利权)人:王钢铁王世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