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岳彩江专利>正文

乌龙注射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7842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抗癌新药乌龙注射液为中药复方制剂,由多种纯中药组成并经过水煎取液,过滤后,蒸溜、过滤制得的无色透明无嗅之静脉注射液。该注射液有效率60-80%,抑瘤率为41.1-59.65%,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和止疼作用,且无毒副反应。其实施将为癌症患者带来生存希望,实为患者之福音。(*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乌龙注射液本专利技术属于纯中药制剂,涉及到一种注射用抗癌新药乌龙注射液及制备方法。中医、中药是我国医学宝库,日益受到世界医学界的特别关注。癌症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仅我国每年死于癌症患者达几百万人,并有逐年上升趋势。癌症被人们称为“顽症”、“绝症”。目前,癌症治疗方法较多,理想的方法是早期发现早期手术。但是我国特别是农村,癌症患者一旦发现多为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对不能手术的病人多行化疗或放疗,虽然这些方法有一定的疗效,但化疗及放疗副作用太大,病人往往难以承受,有的不得不中途停药,甚至有的因化疗药的毒副作用而导致死亡。因此,探讨、创制一种有效且毒副作用小的抗癌药物,是医药界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研制一种抗癌效果好、副作用小、安全可靠、易被病人接受的抗癌中药乌龙注射液。根据中医中药配伍理论和临床经验配方,以现代科学的制备方法制成供静脉注射剂,为癌症治疗提供一新的药物。本专利技术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中医中药配伍理论,经科学验证、反复筛选得到一理想的配方,并经水煎、过滤、蒸溜提取法,制得无色无嗅、透明的注射液体,命名为乌龙注射液。乌龙注射液的配方主要有荆芥、子苏、桂枝、紫草、公英、败酱草、蚕体、虎仗、鱼腥草、黄药子、薏苡仁、木通、石苇、威灵仙、蜈蚣、丹参、红花、三棱、莪术、瓜萎皮、海蛤壳、海浮石、瓦楞子、蝎尾、三七和蟾酥等组成。其配比以干药材的重量比,荆芥∶子苏∶桂枝∶紫草∶公英∶败酱草∶蚕体∶虎仗∶鱼腥草∶黄药子∶薏苡仁∶木通∶石苇∶威灵仙∶蜈蚣∶丹参∶红花∶三棱∶莪术∶瓜萎皮∶海蛤壳∶海浮石∶瓦楞子∶蝎尾∶三七∶蟾酥为9-12∶9-12∶12-15∶12-15∶15-18∶15-18;15-18∶15-18∶9-12∶15-18∶12-15∶9-12∶15-18∶15-18∶3-6∶18-24∶9-12∶15-18∶15-18∶18-24∶18-24∶18-24∶9-12∶9-12∶3-6∶3-6。乌龙注射液的制备方法与步骤如下:一、首先遵照中药君、臣、佐、使原则按上述配比备齐并将药材用清水洗净、晾干;-->二、将晾干后的药材放入大砂锅内,加水(一般加水量为药材总量的2-2.5倍)煎煮,温度达到100℃(水开后),用文火煎约30-60分钟时,将药液倒入玻璃器皿内;药渣再加水煎煮(方法同上),得二次煎液;三、将上述煎得药液混合后,放置室内自然冷却、沉淀24小时后,过滤(可用虑布、滤纸或其它),去渣,得上清液;四、将所得上清液进行蒸溜并用三层滤纸过滤(可反复进行蒸溜、过滤),得到无色无嗅、透明液体,即为本专利技术之最终产物乌龙注射液;五、将上述液体分装(安瓿或瓶)、高压消毒、低温(0-4℃)储藏备用。此液体可作静脉注射用。本专利技术乌龙注射液经过动物试验(药效试验、毒性试验、最大耐受量测定和药物热原试验等新药规定的相应试验),结果证明该注射液有效率达60-80%。主要作用:(1)抑制癌瘤生长,抑瘤率为41.1%~59.6%;(2)控制癌瘤扩散;(3)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和减轻癌肿疼痛作用。该注射液无毒副反应和成瘾性。为了进一步证实该药对人体有无毒副反应、人体最大耐受量及其临床效果,专利技术者及志愿者亲身试用,进一步证实确无任何毒副反应,且临床效果理想,完全达到原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得到实施,将为癌症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加以说明。实施例1先取荆芥10g,子苏10g,桂枝12g,紫草12g,公英15g,败酱草15g,蚕体15g,虎仗15g,鱼腥草10g,黄药子15g,薏苡仁12g,木通10g,石苇15g,威灵仙15g,蜈蚣10个(约3g),丹参20g,红花10g,三棱15g,莪术15g,瓜萎皮20g,海蛤壳20g,海浮石20g,瓦楞子10g,蝎尾10g,三七5g,蟾酥3g;将上药配齐洗净、晾干后,放入砂锅内,加开水750mt,煎煮至水开后,文火煎约一小时,将药液倒入清洁干净的玻璃器内;药渣再加入750mt开水煎煮,开锅后,文火煎一小时,将二次药液也倒入器皿内;将两次煎得药液混合后,放置室内自然冷却、沉淀24小时后,用二层白布过滤,去渣取上清液;将上清液加入烧瓶内,并加凝管和橡皮管,进行蒸溜,每次蒸溜用三层滤纸过滤,连续三次蒸溜,得滤液500mt,为本专利技术之最终产物乌龙注射液,是无色无嗅透明液体。分装入250mt瓶内高压消毒后,置低温箱内备用。实施例2-->称取中药荆芥27g,子苏27g,桂枝36g,紫草36g,公英45g,败酱草45g,蚕体45g,虎仗45g,鱼腥草27g,黄药子45g,薏苡仁36g,木通27g,石苇45g,威灵仙45g,蜈蚣10g,丹参60g,红花27g,三棱45g,莪术45g,瓜萎皮60g,海蛤壳60g,海浮石60g,瓦楞子27g,蝎尾27g,三七15g,蟾酥10g;将其药洗净晾干后,放入大砂锅内加水2500mt,煎煮至开锅,变文火煎约一小时,将药液倒入玻璃器内;药渣再加水2000mt,煮开后,文火煎一小时,得二次煎液与上液混合后,用蒸溜、三层滤低过滤,并重复进行二次,得无色透明、无嗅液体,并分装(20mt安瓿)70支,消毒备用。实施例3对乌龙注射液作药效试验(对荷瘤小鼠的抑瘤试验),选择腹腔接种S180后7-9的小鼠,抽取腹水,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每毫升含瘤细胞数2.5×107个,在无菌条件下于小鼠左前肢腋部皮下接种0.2ml瘤液,次日将其随机分为三组,甲组(阴性对照组)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乙组(阳性对照组)每鼠腹腔注射顺铂(1.5ml/公斤计量);丙组(试验组)每鼠注射乌龙注射液0.5~1.5ml/日,连续9-11天,停药后处死小鼠,取皮下瘤组织,称瘤重、体重,计算抑瘤率,用t检验评价疗效。如此抑瘤试验重复4次,结果:乌龙注射液抑瘤率为41.1%-59.6%,试验组小鼠体重增长最快,比阴性对照组还快(每鼠平均增重1.5~6.0克)。证明该剂用后有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实施例4用小鼠(以昆明种小鼠18-22g,雌雄各半)作乌龙注射液最大耐受量试验。(1)先取15只分3组。按20ml/kg、30ml/kg、40ml/kg尾静脉注射,进行预实验;(2)取20只小鼠按人用量的200倍(40ml/kg)尾静脉注射,在室温17-19℃观察其用药前、中及后七天的状态。结果,注射过程中未见异常反应,活动自如,摄食正常,毛平顺而有光泽,体重增加。用量达40ml/kg(人用量200倍)时,未见任何毒副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癌新药乌龙注射液,其特征在于该注射液为中药复方制剂,由多种纯中药组成并经过水煎取液、过滤、蒸溜法制得无色无嗅透明的静脉注射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癌新药乌龙注射液,其特征在于该注射液为中药复方制剂,由多种纯中药组成并经过水煎取液、过滤、蒸溜法制得无色无嗅透明的静脉注射液。2.根据权利1所述之乌龙注射液,其特征在于该注射液的配方主要由荆芥、子苏、桂枝、紫草、公英、败酱草、蚕体、虎仗、鱼腥草、黄药子、薏苡仁、木通、石苇、威灵仙、蜈蚣、丹参、红花、三棱、莪术、瓜萎皮、海蛤壳、海浮石、瓦楞子、蝎尾、三七和蟾酥等组成。其配比以干药材的重量比,荆芥∶子苏∶桂枝∶紫草∶公英∶败酱草∶蚕体∶虎仗∶鱼腥草∶黄药子∶薏苡仁∶木通∶石苇∶威灵仙∶蜈蚣∶丹参∶红花∶三棱∶莪术∶瓜萎皮∶海蛤壳∶海浮石∶瓦楞子∶蝎尾∶三七∶蟾酥为9-12∶9-12∶12-15∶12-15∶15-18∶15-18∶15-18∶15-18∶9-12∶15-18∶12-15∶9-12∶15-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彩江赵文秀马加金裴世凤马丽波
申请(专利权)人:岳彩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