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不断发展,电池壳体日渐由塑料材质向金属材质方 向发展。动力电池因充、放电电流大而在电池盖上设计出正、负极(柱),分别作为电池的正、 负电极,并在电极下设计有绝缘保护垫,这种情况使金属电池壳体和电池上盖经过激光焊 接后并不作为带电极体,而只起到一个容器作用。当电池壳体不作为电极体时,电池壳体存 在电化学腐蚀现象,即电池壳体存在着阳极氧化现象,因为壳体与正极(负极)之间存在着 电位差,这样就形成了腐蚀微电池(腐蚀微电池是指在水溶液中,由于不同金属的电位差, 产生了微电池效应,导致了腐蚀的发生,发生腐蚀反应的微观表现是金属失去电子变成金 属离子,即阳极氧化),一段时间后,电池壳体的角部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现象,表现为 点状和面状的腐蚀,最终结果是角部被腐蚀成一个小洞,出现了渗漏,被腐蚀的电池漏液后 容易着火,以至于爆炸伤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以解决现有锂离子动力电池金属 电池壳体和电池上盖不作为带电极体,电池壳体存在电化学腐蚀现象,使用一段时间后金 属电池壳体出现点状和面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第一电极引片(1-1)、第二电极引片(1-2)、正极端子(2)、负极端子(3)、电池上盖(4)、第一盖绝缘保护垫(5-1)、第二盖绝缘保护垫(5-2)和电池壳体(6),所述第一电极引片(1-1)或第二电极引片(1-2)均为L形,所述正极端子(2)依次穿过电池上盖(4)、第一盖绝缘保护垫(5-1)和第一电极引片(1-1)的水平板后与第一电极引片(1-1)的水平板固接,所述负极端子(3)依次穿过电池上盖(4)、第二盖绝缘保护垫(5-2)和第二电极引片(1-2)的水平板后与第二电极引片(1-2)的水平板固接,所述电池上盖(4)装在电池壳体(6)的上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殿权,张春涛,苗冬梅,周玉林,孙长亮,张志波,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光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