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国群专利>正文

一种磁驱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62997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的发电装置,包括壳体与活动磁块,活动磁块两端分别为N磁极和S磁极,壳体中外侧壁缠绕有连接用电器或蓄电池的导体线圈,在壳体中活动磁块的往复活塞运动路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磁块,两固定磁块与活动磁块同极相对,壳体中固定连接一固定杆,活动磁块开有通孔并穿套于固定杆上,壳体内径大于活动磁块外径,所述通孔内径略大于固定杆外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活动磁块与固定杆的接触面积,减少了两者的磨擦阻力,使得整个磁驱发电装置的能量损耗更小,从而使发电的能量转换率更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驱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电装置,特别是一种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 的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便可以产生电流,将产生的电流直接提供给用 电器,或者将电流贮存起来待用,这样便是发电装置的基本构成原理。有一种磁驱发电 装置,便是依据该原理制作而成。该磁驱发电装置由壳体、线圈及活动磁块组成,线圈 缠绕于壳体外部,其两端连接用电器或者蓄电池,线圈作为磁场中的导体,而在壳体中 设置活动磁块,该磁块是永磁体,线圈处于磁块产生的磁场中,磁块在壳体中作往复活 塞运动,可以理解为磁场也同样作往复活塞运动,相对而言,线圈导体便持续切割磁场 中磁力线,从而线圈导体产生电流。壳体中活动磁块往复活塞运动路径的两端分别设有 固定的磁块,该两固定磁块分别与活动磁块同磁极相对,根据磁体同极相斥的原理,固 定磁块对于活动磁块的往复活塞运动起到推动作用,帮助活动磁块往复活塞运动。但是,该磁驱发电装置在实际的运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活动磁块通常制作成 一圆柱体,壳体也设计成与活动磁块相适的圆筒形,活动磁块便在圆筒体中作往复活塞 运动,在活动过程中,圆筒形壳体起到管正活动磁块往复活塞运动的作用,活动磁块的 外侧壁就一定要与壳体内侧壁接触磨擦,活动磁块的外侧壁与壳体的内侧两者接触面积 比较大,因此两者的磨擦力也比较大,这些磨擦力所做的功均是有碍于发电的无用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减少活动磁块与壳体之间磨擦力的磁驱发电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磁驱发电装置,包括壳体与活动磁块,所述活 动磁块两端分别为N磁极和S磁极,壳体中外侧壁缠绕有连接用电器或蓄电池的导体线 圈,在壳体中活动磁块的往复活塞运动路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磁块,所述两个固定磁块 与活动磁块同极相对,所述壳体中固定连接一固定杆,所述活动磁块开有通孔,并通过 该通孔穿套于固定杆上,所述壳体内径大于活动磁块外径,所述通孔内径略大于固定杆 外径。所述固定杆为中空杆,固定杆的中空空间里设有导体线圈。所述固定杆外侧壁设有若干条状凸起。所述固定杆外侧壁涂布润滑层。所述壳体顶部连接有弹性部件或助震装置。所述壳体筒底部连接有弹性部件或助震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可应用于电须刨、电蚊拍、电吹风、手机充电器、能量棒、电棍 或应急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活动磁块在往复活塞运动过程中,活动磁块的 外侧壁与壳体内侧壁不接触磨擦,固定杆起到活动磁块往复活塞运动的管正作用,活动磁块与固定杆外侧壁的接触面积相比现有技术,大大减少了接触面积,减少了两者的磨 擦阻力,使得整个磁驱发电装置的能量损耗更小,从而使发电的能量转换率更高的优点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固定杆中空空间设有导体线圈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固定杆外侧壁设有凸条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固定杆外侧壁设有凸条的截面图;图5是本技术作为手电筒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作为应急灯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作为电蚊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作为电须刨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作为路灯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作为电吹风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作为电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利用水力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中1.壳体、2.导体线圈、3.活动磁块、4.固定磁块、5.凸起、6.固定杆、 7.通孔、8.固定杆中的导体线圈、N.磁极北极、S.磁极南极。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磁驱发电装置,与现有技术比较,旨 在减少活动磁块3与壳体1之间磨擦力,从而提高发电效率。该磁驱发电装置主要包括 壳体1与活动磁块3,活动磁块3两端分别为N磁极和S磁极,所述壳体1为圆筒形壳 体,在壳体1的外侧壁上缠绕有连接用电器或蓄电池的导体线圈2,在壳体1中活动磁块 3在壳体1中作往复活塞运动,在其活塞活动的路径的两端,也就是在壳体1的两端分别 设有固定磁块4,所述两个固定磁块4与活动磁块3同极相对。例如其中一固定磁块4的 S磁极与活动磁块3的S磁,活动磁块3的N磁极与另一固定磁块4的N磁极相对。在 所述壳体1中固定连接一固定杆6,固定杆6处于壳体1中的中心位置,所述活动磁块3 开有通孔7,并通过该通孔7穿套于固定杆6上,活动磁块3可在固定杆6上往复活塞运 动,固定杆6起到管正作用,壳体1的内径大于活动磁块3外径,活动磁块3在往复活塞 运动时,活动磁块3不会与壳体1磨擦,所述通孔7内径略大于固定杆6的外径,从而活 动磁块3可以在固定杆6上作往复活塞运动,固定6起到活动磁块3往复活塞活动的管正 作用。活动磁块3作往复活塞运动时,活动磁块3的外侧壁不与壳体1的内侧壁接触, 也就不会产生磨擦,两者没有磨擦阻力,活动磁块3的通孔7的内侧壁仅与固定杆6的内 侧壁接触,两者的接触面积大大减少,也减少了活动磁块3在往复活塞运动过程中的磨 擦力,从而提高了整个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在工作过程中,活动磁块3进行往复活塞 运动,壳体1上的导体线圈2对活动磁块3产生的磁力线进行切割,导体线圈2便产生电 流,导体线圈2与用电器或者蓄电池连接,此时产生的电流可以供给用电器,也可以给 蓄电池充电。参照图1和图2,在原有的基础上,所述固定杆6设为中空杆,并在固定杆的中 空空间里设有导体线圈8,活动磁块3在往复活塞运动过程中,不仅让壳体上的导体线圈 2进行磁力线切割,而且还同时让固定杆内的导体线圈8对活动磁块3产生磁场的磁力线 进行切割,导体线圈8也会产生电流,同样也连接用电器或蓄电池,这样可以实现两组 导体线圈2、8同时进行发电。参照图3与图4,在固定杆6外侧壁设有若干条状凸起5,在活动磁块3进行往 复活塞运动的时候,固定杆6起到活塞运动的管正作用,此时活动磁块3的通孔7的内侧 壁只是与固定杆6的一部分凸起5接触,那么,活动磁块3与固定杆6的接触面积更小, 产生的磨擦力更小,从而提高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固定杆6的外侧壁上可以涂布上润 滑油一类的物质,从而使固定杆6上有一层润滑层,从而能使活动磁块3与固定杆6的产 生的磨擦力更小。所述的发电装置的顶部或者底部,也可以是壳体的顶部或者底部,可 连接上弹性部件或助震装置。发电装置不仅可以甩动使活动磁块3进行往复活塞运动, 也能由于连接上弹性部件或助震装置,而使一次触动发电装置之后,发电装置进行多次 的运动,使活动磁块3进行往复活塞运动,从而提高了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如图5-至 图12所示,发电装置可应用于电须刨、电蚊拍、电吹风、手机充电器、能量棒、电棍等 各个不同的应用领域。本技术能利用汽车在前进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也就是方向为上下前后的 无用功,而这些无用功于汽车的正常行驶是无益的,可以将这些无用功捕捉并将其转化 为有用的能源;还可以将发电装置整体悬挂于震动源上,例如悬挂于会产生震动的机器 上,运动、走路的人,或者活动的马或其它动物身上,或者车船等交通工具上,还有利 用海浪的起伏涌动,也可以为本磁驱发电机提供震源,伴随着载体的震动,磁驱发电机 便可源源不断的产生电能并为各种电器提供电能或为电池充电。也可以做为部队士兵的 单兵武器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驱发电装置,包括壳体与活动磁块,所述活动磁块两端分别为N磁极和S磁极,壳体中外侧壁缠绕有连接用电器或蓄电池的导体线圈,在壳体中活动磁块的往复活塞运动路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磁块,所述两个固定磁块与活动磁块同极相对,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设有固定杆,所述活动磁块开有通孔并通过该通孔穿套于固定杆上,且壳体内径大于活动磁块外径,所述通孔内径略大于固定杆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群徐轶群
申请(专利权)人:徐国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