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组合物及生产成型制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859756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树脂组合物,因为实现了工程塑料模塑过程中例如挤出压力和挤出转矩的降低,所以所述树脂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模塑加工性能,可稳定地具有挤出压力和挤出转矩方面的模塑加工性能并且易于结晶。所述的树脂组合物是通过将工程塑料与含氟聚合物配制而制备,其中所述的含氟聚合物占所述工程塑料质量和所述含氟聚合物质量总和的0.005-1质量%,而且所述的含氟聚合物是全氟聚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可用于挤出模塑或注射模塑。(*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有助于改进工程塑料的模塑加工性能,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该树脂组合物生产成型制品的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将可模塑的聚合物加工成成型制品是通过在挤出机中将其高温熔融,然后借助金属模或口模将所得的熔体模塑,再将所述熔体冷却。模塑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挤出模塑,在所述挤出模塑中,是将熔融的物料通过挤出机机筒内的旋转螺杆输送至口模进行模塑。在所述聚合物的模塑中,对于具有同样熔体流动性的聚合物,其挤出压力和挤出转矩通常随熔融物料和口模之间摩擦的增加而增加。过高的挤出压力或挤出转矩会使挤出机超负荷运转,并且在大规模生产中可能会引起诸如挤出机自动停机等问题。此外,在聚合物的模塑过程中,如果挤出压力或挤出转矩不恒定而意外地发生变化,则将会遇到例如所得成型制品在表面光滑性或光泽方面容易产生缺陷的问题。这种结果使得难以提供具有一贯的良好品质的产品,或者导致成品率或生产率下降。为改善聚合物的模塑加工性能,人们提出向聚合物中添加加工助剂。作为这种加工助剂,已知低浓度的含氟聚合物可用于缓解例如发生熔体破裂或限制聚合物挤出速度的高转矩等不良结果。美国专利第5,010,130号描述了一种共混有助剂的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难以熔融模塑的树脂作为主要组分和聚四氟乙烯(PTFE)或四氟乙烯(TFE)共聚物作为另一种组分,其中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在200℃时的粘度为400Pa·s,其中所述的四氟乙烯(TFE)共聚物如果是结晶树脂,则将其在模塑温度下熔融,如果是非晶态树脂,则其Tg不低于模塑温度。然而,这种技术涉及的是难以熔融模塑的树脂,并且所述含氟树脂据说是熔点不高于所述主要树脂熔点的树脂。美国专利第3,125,547号公开了少量氟碳聚合物作为例如低密度聚乙烯(LDPE)等烃聚合物的挤出模塑的连续进料增滑剂的用途,并认为加工温度下呈固体的含氟树脂几乎不能改善烃聚合物的挤出性能。美国专利第4,855,360号公开了一种热塑性烯烃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聚(氧烷氧基)烯烃,可用于改善在模具表面上的流动,从而减少挤出物中的熔融缺陷。含氟树脂是以相对于聚(氧烷氧基)烯烃的1/1至1/10的重量比,或者以相对于聚烯烃树脂组合物0.005wt%至0.2wt%的比例掺入。美国专利第4,904,735号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在模塑温度下将含氟树脂掺入含有至少一种单烯烃树脂如LDPE的难熔融模塑的树脂中,所述的含氟树脂如为结晶树脂则在模塑温度下呈熔融状态,如为非晶态树脂则模塑温度高于其Tg。美国专利第5,266,639号公开了一种使用TFE/六氟丙烯(HFP)共聚物(FEP)作为防止熔体破裂并且缩减模塑开始时间的聚烯烃-模塑助剂的技术,其中所述的TFE/六氟丙烯共聚物的比红外比率(specific infraredratio)(HFP指数)为6.4至9.0并且其熔融粘度为0.1×103至10×103泊。美国专利第5,464,904号公开了一种将聚烯烃树脂与含氟树脂共混的技术,其中所述的含氟树脂的氢原子含量不超过2wt%,熔融粘度为0.1×103至10×103泊,并且熔融终点温度(Tm)为170至265℃。美国专利第5,547,761号公开了一种用FEP涂覆聚烯烃的技术,其中FEP的HFP指数为6.4至9.0并且Tm值为180至255℃。美国专利第5,707,569号公开了一种在聚烯烃组合物的挤出模塑过程中加入含氟树脂以消除Ca2+的影响的技术,其中所述的聚烯烃组合物含有二价或三价金属离子和有机或无机阴离子。然而,这些技术仅与通过烯类聚合而获得的例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烃聚合物有关,并且没有文献教导过为改善工程塑料如聚酰胺和聚醚醚酮的模塑加工性能而使用含氟聚合物的技术。美国专利第5,132,368号公开了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中含有难熔融加工的聚合物和占该聚合物0.002wt%至0.5wt%的含氟聚合物加工助剂,所提及的配方中含有尼龙66和FEP或辐射PTFE作为实例。然而,在这种含氟聚合物的链端的每106个碳原子中,具有至少100个特定极性官能团的单元,例如象-COOH和-SO3H等离子性基团和/或-COF等等。这篇专利文献提到,将加工助剂以化学形式或物理形式结合至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口模表面,以便降低聚合物熔体在口模表面的流动阻力,当所述极性末端基团通过如湿热处理等处理而消失时,所述添加剂不再起有效加工助剂作用,并且在此含氟聚合物浓度下不能降低口模压力及其偏差。因此,这项技术与本专利技术在含氟聚合物的特性和专利技术效果上是有差别的。这项技术使得在长期的模塑过程中,滑移层因极性官能团的作用而存留在金属等上,由于此时也增加了对难熔融加工聚合物的反应活性,引起了额外的摩擦,所以不能充分降低挤出压力。美国专利第6,380,313号公开了含有全氟乙烯基醚单元的含氟树脂作为如LDPE等热塑性树脂的加工助剂的用途。然而,没有公开通过向可模塑的工程塑料添加全氟聚合物来使用所述全氟聚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在可熔融工程塑料的模塑中,有助于改善挤出压力、挤出转矩和其它加工参数方面的模塑加工性能,该组合物还可确保稳定的、如挤出压力和挤出转矩等模塑加工性能,并且该组合物易于结晶,所述的可熔融工程塑料不同于上述现有技术专利申请中处理的难熔融模塑的树脂或聚烯烃树脂。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通过将工程塑料与含氟聚合物配制而制备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含氟聚合物占所述工程塑料质量和所述含氟聚合物质量总和的0.005-1质量%,其中所述的含氟聚合物是全氟聚合物,并且其中所述的树脂组合物用于挤出模塑或注射模塑。所述含氟聚合物优选由使用四氟乙烯的聚合反应而获得的聚合物。所述工程塑料优选是聚酰胺或聚醚醚酮。所述树脂组合物优选适用作模塑材料。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成型制品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上述的树脂组合物熔融并且通过挤出模塑或注射模塑进行模塑。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简述在附图说明图1中,图(a)显示了对比实施例14中所获得的成型制品在拉伸试验中的应力-应变曲线(S-S曲线),图(b)显示了对比实施例15中所获得的成型制品在拉伸试验中的S-S曲线。附图2显示了实施例16中所获得的成型制品在拉伸试验中的S-S曲线。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树脂组合物通过将含氟聚合物与工程塑料配制来制备。所述含氟聚合物是含有与构成该聚合物的主链的一些或所有碳原子相结合的氟原子的聚合物。所述含氟聚合物包括可通过将一种或一种以上全氟单体作为单体组分聚合而获得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全氟单体举例来说有四氟乙烯(TFE)、六氟丙烯(HFP)和全氟(烷基乙烯基醚)(PAVE)。上述的全氟单体是具有由碳和氟组成的主链且不具有与主链碳原子相结合的氢原子的单体,在一些情况下,所述主链中还含有氧原子,由此所述全氟单体包括全氟乙烯基单体,如TFE、HFP等等,并且还包括PAVE单体,如全氟(丙基乙烯基醚)(PPVE)。所述氧原子通常是醚氧。就分子结构而言,所述含氟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如聚四氟乙烯(PTFE)、TFE/HFP共聚物(FEP)或TFE/PAVE共聚物(PFA)等全氟聚合物。上述的全氟聚合物是可通过将所述全氟单体中的任何单体作为单体组分且不包括其它类型的单体组分聚合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为,其通过将工程塑料与含氟聚合物配制而制备,所述含氟聚合物占所述工程塑料质量和所述含氟聚合物质量总和的0.005-1质量%,所述含氟聚合物是全氟聚合物,并且所述树脂组合物用于挤出模塑或注射模塑。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胜义大塚隆英冈正彦查尔斯W斯图尔特宫森强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