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智伟专利>正文

热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59245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成型机,该热成型机包括基座、导柱、下模座和下模座传动装置,上述导柱竖直地安装在基座上,下模座通过导套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导柱上,下模座传动装置设在基座和下模座之间;其特征在于:下模座传动装置上设有内置式润滑装置。由于下模座传动装置上设有内置式润滑装置,所以,下模座传动装置上的活动连接处能够得到良好的润滑,从而大大地减小了活动连接处因摩擦而产生磨损,延长了热成型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保证了热成型机具有高的合模精确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成型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内置式润滑装置的热 成型机。
技术介绍
现有热成型机一般包括基座、导柱、上模座、下模座和下模座驱动装置;上述导柱 竖直地安装在基座上,上模座固定安装在导柱的上端上,下模座通过导套可上下滑动地安 装在导柱上,下模座位于基座与上模座之间;下模座驱动装置包括液压油缸和下模座传动 装置;下模座传动装置包括上铰接座、中间传动机构和下铰接座;上铰接座固定设在下模 座上,下铰接座固定设在基座上;中间传动机构一般由相互铰接的摆臂构成,中间传动机构 的上端与上铰接座铰接,中间传动机构的下端与下铰接座铰接;上述液压油缸的缸体竖直 地安装在基座上,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中间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模压成型时,通过设置液压油缸的行程,使液压油缸通过中间传动机构驱动下模 座沿着导柱向上下运动,从而使下模座上的下模与上模座上的上模实现合模与开模。由于现有热成型机没有润滑装置,所以,现有热成型机的滑动连接处和活动连接 处会因为摩擦而产生磨损,从而影响到热成型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影响到热成型机的合 模精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成型机,该热成型机的润滑效果好、 磨损小、使用寿命长,同时,该热成型机的合模精确度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成型机,包括基座、导柱、下模座和下模座传动装置,上述导柱竖直地安装 在基座上,下模座通过导套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导柱上,下模座传动装置设在基座和下模 座之间;其特征在于下模座传动装置上设有内置式润滑装置。由于下模座传动装置上设有内置式润滑装置,所以,下模座传动装置上的活动连 接处能够得到良好的润滑,从而大大地减小了活动连接处因摩擦而产生磨损,延长了热成 型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保证了热成型机具有高的合模精确度。所述下模座传动装置包括上铰接座、中间传动机构和下铰接座;上铰接座固定设 在下模座上,下铰接座固定设在基座上;上述中间传动机构包括水平连接件和两组五支点 摆臂机构,上述两组五支点摆臂机构对称地设在水平连接件的两侧,五支点摆臂机构的上 端与上铰接座铰接,五支点摆臂机构的下端与下铰接座铰接,五支点摆臂机构的中部与水 平连接件的端部铰接;所述内置式润滑装置包括进油口和内置式油路通道,上述进油口设在上铰接座 上,进油口与上铰接座的铰接处连通;上述内置式油路通道设在水平连接件和两组五支点 摆臂机构内,内置式油路通道通过水平连接件与两组五支点摆臂机构的铰接处、两组五支点摆臂机构本身的铰接处连通。由于内置式润滑装置包括进油口和内置式油路通道,上述进油口设在上铰接座 上,进油口与上铰接座的铰接处连通;上述内置式油路通道设在水平连接件和两组五支点 摆臂机构内,内置式油路通道通过水平连接件与两组五支点摆臂机构的铰接处、两组五支 点摆臂机构本身的铰接处连通;所以,内置式润滑装置为一个连通的润滑油路,上述连通的 润滑油路能够为水平连接件与两组五支点摆臂机构的铰接处、两组五支点摆臂机构本身的 铰接处提供充足的润滑油,从而使水平连接件与两组五支点摆臂机构的铰接处、两组五支 点摆臂机构本身的铰接处因摩擦而产生磨损大大地减小,延长了热成型机的使用寿命,同 时也保证了热成型机具有高的合模精确度。所述五支点摆臂机构包括上摆臂、下摆臂和中间连杆,上摆臂的上端与上铰接座 铰接,上摆臂的下端与下摆臂的上端铰接;下摆臂的下端与下铰接座铰接;中间连杆的一 端与下摆臂的中上部铰接,中间连杆的另一端与水平连接件的端部铰接;所述内置式油路通道包括上油路通道、下油路通道、第一中间油路通道、第二中间 油路通道和水平油路通道;上油路通道设在上摆臂内,上油路通道的两端分别与上摆臂的 上铰接端、下铰接端连通;下油路通道设在下摆臂内,下油路通道的两端分别与下摆臂的上 铰接端、下铰接端连通;第一中间油路通道设在下摆臂内,第一中间油路通道的两端分别与 下摆臂的上铰接端、中上部铰接端连通;第二中间油路通道设在中间连杆内,第二中间油路 通道的两端分别与中间连杆的两个铰接端连通;水平油路通道设在水平连接件内,水平油 路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水平连接件的两个铰接端连通;上油路通道、下油路通道、第一中间油 路通道、第二中间油路通道和水平油路通道通过各个铰接处的连通而构成一个连通的润滑 油路。由于内置式油路通道的上油路通道、下油路通道、第一中间油路通道、第二中间油 路通道和水平油路通道均设在下模座传动装置的部件内,上油路通道、下油路通道、第一中 间油路通道、第二中间油路通道和水平油路通道通过各个铰接处的连通而构成一个连通的 润滑油路,经实验证明上述内置式油路能够使五支点摆臂机构的各个铰接处长时间保持 均勻的润滑油膜,所以,上述内置式油路通道能够大大地提高五支点摆臂机构的润滑性能, 减少了五支点摆臂机构各个铰接处因摩擦而产生的磨损,延长了热成型机的使用寿命,同 时也保证了热成型机具有高的合模精确度;同时,无需经常向该内置式油路通道内加润滑 油,从而使热成型机的使用更加方便、更加人性化。作为本技术的优选结构,所述上油路通道、下油路通道和/或第二中间油路 通道最好轴向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上设有一个漏油回收装置。通过上述漏油回收装置,能够将漏油回收后循环使用,从而降低机器的动作成本。所述漏油回收装置包括漏油收集槽、密封油箱、油泵、电机和PLC控制单元,上述 漏油收集槽设在基座上、且位于内置式润滑装置的下方,漏油收集槽上设有一个漏油回收 孔;上述密封油箱的上部设有进油口、出油口和空气过滤器,密封油箱的下部设有分水排水 器;上述密封油箱的进油口通过一根进油管与漏油收集槽的漏油回收孔连通,上述进油管 上设有一个过滤器,上述过滤器位于密封油箱内;上述密封油箱的出油口通过一根出油管 与油泵的进油口连通,上述出油管上设有过滤网,上述过滤网位于密封油箱内;上述油泵的4出油口通过输油管与上铰接座上的进油口连通;上述电机与油泵传动连接,电机的控制端 与PLC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由于基座上设有漏油收集槽,从而解决了五支点摆臂机构润滑油外泄的问题。当 漏油收集槽内收集有漏油时,漏油从漏油收集槽上的漏油回收孔经进油管流入到密封油箱 内,当漏油流经进油管上的过滤器时,过滤器将漏油过滤并形成清洁的润滑油;接着,PLC 控制单元发出控制信号给电机,使电机工作,电机驱动油泵转动,这样,密封油箱内的润滑 油由油泵输送到上铰接座上的进油口内,从而实现循环使用。在油泵抽取密封油箱内的润 滑油时,出油管上的过滤网能够对密封油箱内的润滑油再次进行过滤,从而使润滑油更加 清洁。为了提高漏油回收装置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所述密封油箱上设有油面计和温度 计。本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下模座传动装置上设有内置式润滑 装置,所以,下模座传动装置上的活动连接处能够得到良好的润滑,从而大大地减小了活动 连接处因摩擦而产生磨损,延长了热成型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保证了热成型机具有高的 合模精确度。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基座上漏油收集槽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优选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成型机,包括基座、导柱、下模座和下模座传动装置,上述导柱竖直地安装在基座上,下模座通过导套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导柱上,下模座传动装置设在基座和下模座之间;其特征在于:下模座传动装置上设有内置式润滑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智伟
申请(专利权)人:许智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