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显示装置及其操控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46553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及其操控方法,其中该平面显示装置包括一背部设有至少一枢转元件的显示面板;一具有至少一支臂的基座,该支臂具有一定高度;一包括至少一连杆的转动臂,该连杆一端通过一枢转元件与该基座的支臂枢接,另一端与该显示面板背部的枢转元件枢接。该平面显示装置操控方法包括:调节显示面板相对使用者的倾躺角度;降低显示面板相对基座的高度;调节显示面板相对使用者的距离,使其靠近使用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平面显示装置可方便使用者以符合人体工学的书写方式进行手写输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平面显示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便于手写输入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使用者对平面显示装置的功能要求日益提升,仅具基本显示功能的平面显示装置将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近年来,具备手写输入功能的平面显示装置成为主要研发方向之一,该项功能使得使用者可以直接在显示面板上进行手写输入,从而极大地方便使用者。一般情况下,使用者在使用显示面板实现基本显示功能与使用显示面板实现手写输入功能时其对人体工学的需求有所区别。实现基本显示功能时,显示面板通常以较远的间距直立正对使用者以获得最佳的显示效果;而依据符合人体工学的日常书写习惯,进行手写输入时显示面板应以较近的距离倾躺在使用者面前,以便于使用者手写输入。但是,目前未充分考虑到使用者进行手写输入时的人性需求。一种现有技术的示意图可参阅图1,该平面显示装置10的操控方法仅可调节显示面板11的倾躺角度,显示面板11向后倾躺时,其距使用者的间距将变远,而该操控方法无法将倾躺后的显示面板11朝靠近使用者的方向拉近,相较日常的书写习惯,使用者需尽力伸长手臂以接触显示面板11进行手写输入,实为不便。另外,即使使用者可以在该显示面板11倾躺后,再将整个平面显示装置10向靠近使用者的方向移动,该种方法势必需要同时移动放置平面显示装置10的桌面上的其它装置,如键盘等,进而对桌面上其它装置的摆设产生影响或干扰。因此,提供一种改良的,以便于使用者以更为符合人体工学的方式进行手写输入实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平面显示装置不方便使用者以符合人体工学的方式进行手写输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者进行手写输入的平面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便于使用者进行手写输入的平面显示装置操控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其包括一背部设有至少一枢转元件的显示面板;一具有至少一支臂的基座,该支臂具一定高度;一包括至少一连杆的转动臂,该连杆具有两端且其一端通过一枢转元件与该基座的支臂枢接,另一端与该显示面板背部的枢转元件枢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平面显示装置操控方法,其中该平面显示装置包括一背部设有至少一枢转元件的显示面板;一具有至少一支臂的基座,该支臂具一定高度;一包括至少一连杆的转动臂,该连杆具有两端且其一端通过一枢转元件与该基座的支臂枢接,另一端与该显示面板背部的枢转元件枢接,该平面显示装置操控方法包括调节显示面板相对使用者的倾躺角度;降低显示面板相对基座的高度;调节显示面板相对使用者的距离,使其靠近使用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显示面板,其两侧部分别设有一枢转元件;一基座,该基座包括一支臂,该支臂具一定高度;一转动臂,其包括两连杆,该两连杆各具有两端且其一端共同通过一枢转元件与该基座的支臂枢接,另一端分别与该显示面板侧部的枢转元件枢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平面显示装置可通过调节显示面板及转动臂的位置,而获得符合人体工学的书写方式在面板上进行手写输入。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平面显示装置的操控方法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平面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平面显示装置的立体组装图。图4至图6是本专利技术平面显示装置的操控动作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平面显示装置又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平面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图,该平面显示装置30包括一显示面板31、一基座33与一转动臂35。其中,该显示面板31的一表面(未标示)用以显示图像或由操作者进行手写输入,与该表面相对的显示面板31背部(未标示)开设两收容槽311,该两收容槽311竖向平行设置。该两收容槽311的长度大于该显示面板31竖向高度的一半,并与该显示面板31的下侧面贯通,并且,该两收容槽311的长度占该显示面板31竖向高度的四分之三为佳。该两收容槽311内分别设置一轴313,且该两轴313位于该显示面板31背部的中间位置。基座33用以支撑该显示面板31,其包括一套筒331与一支臂333。该支臂333具有一定高度,该套筒331设置在该支臂333的上端部。转动臂35用以连结该显示面板31与该基座33,其总体呈一U形并包括一转轴355与两连杆353。该两连杆353的一端分别设置在该转轴355的两端并与该转轴355固定设置,该两连杆353的另一端分别开设一孔351。请一并参阅图3,本专利技术平面显示装置30组装时,该转轴355以可转动的方式收容于该基座33的套筒331内,两轴313分别收容在该两连杆353的孔351内。该显示面板31通过轴313与孔351的配合可相对该转动臂35转动,该转动臂35通过转轴355与套筒331的配合可相对该基座33转动。该两收容槽311则用以在连杆353相对显示面板31转动时部分收容该两连杆353。本专利技术平面显示装置30仅用于图像显示功能时,其转动臂35处于竖立状态,此时,该两收容槽311完全收容该两连杆353并使显示面板31以较远的间距直立正对使用者。当然该显示面板31也可再做稍微调整以获得最佳的显示效果。当本专利技术平面显示装置30用于手写输入时,其可通过调节显示面板31与转动臂35的位置,进而获得符合人体工学的书写方式在显示面板31上进行手写输入。下面结合图4至图6对本专利技术平面显示装置30用于手写输入时的操控方法进行说明。(1)调节显示面板31相对使用者的倾躺角度如图4所示,使显示面板31相对转动臂35转动,使显示面板31由竖立状态转变为倾躺状态。(2)降低显示面板31相对基座33的高度如图5所示,在使显示面板31相对转动臂35转动的同时,使转动臂35相对基座33转动,从而降低显示面板31相对基座33的高度。(3)调节显示面板31相对使用者的距离,使其靠近使用者如图6所示,持续向靠近使用者的方向带动显示面板31,直至显示面板31的下侧面与桌面(图未示)相接触,并使显示面板31背部抵靠套筒331。因该基座33的支臂333具有一定高度,可保证该显示面板31相对使用者具有一定的倾躺角度,而非完全与桌面平行,以便于使用者进行手写输入。因该转动臂35是枢接在显示面板31的中间部位,当显示面板31由竖立状态改变为倾躺状态时,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显示面板31与使用者的距离。另外,因为该支臂333具有一定高度,在向靠近使用者方向拉动显示面板31时,显示面板31与桌面的间仍保留一定距离,从而可以越过平面显示装置30前方的装置,如键盘等,避免对桌面装置的摆设产生影响或干扰。如图7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平面显示装置的又一实施方式。该平面显示装置40包括一显示面板41、一基座43与一转动臂45,其与图2所示平面显示装置30的区别在于转动臂45与显示面板41及基座43的枢接方式不同。其中,该转动臂45包括两连杆453与一设置在连杆453一端的套筒455,该两连杆453的另一端分别相对设置一与连杆453侧面垂直的转轴451。该显示面板41背部开设两收容槽411,另有两个与连杆453尺寸相当的横向收容槽413与收容槽411贯通,该两收容槽411与收容槽413相对的一侧面分别设置一孔415。该基座43的支臂433上端设置一轴431,该轴431与套筒455配合。两轴451分别与孔415配合,组装时,向内压缩两连杆453,并使其端部收容在收容槽413内,当两轴451分别对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显示面板与一基座,该显示面板背部设有至少一枢转元件,该基座包括一具一定高度的支臂,其特征在于:该平面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转动臂,该转动臂包括至少一具有两端部的连杆,该连杆一端通过一枢转元件与该基座的支臂枢接,另一端与该显示面板背部的枢转元件枢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显示面板与一基座,该显示面板背部设有至少一枢转元件,该基座包括一具一定高度的支臂,其特征在于该平面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转动臂,该转动臂包括至少一具有两端部的连杆,该连杆一端通过一枢转元件与该基座的支臂枢接,另一端与该显示面板背部的枢转元件枢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收容槽,该至少一枢转元件设置在该收容槽内并位于显示面板背部竖向的中间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背部的枢转元件为一轴,该转动臂的连杆端部包括一与显示面板背部的轴枢接的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臂端部设置一套筒,该连杆一端与该支臂枢接的枢转元件为一转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臂端部设置一轴,该连杆一端与该支臂枢接的枢转元件为一套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背部的枢转元件为一孔,该转动臂的连杆端部包括一与显示面板背部的孔枢接的转轴。7.一种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泽民王富民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