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房的空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38278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机房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室内侧空气循环风机和室外侧空气循环风机,箱体上设置有室内侧进风口、室内侧排风口、室外侧吸风口和室外侧排风口,箱体内设置有用于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换热的第一换热器,室内空气从第一换热器的室内侧风道与流过第一换热器的室外侧风道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和用于室内空气与循环工质换热的第二换热器,室内空气从第二换热器的室内侧风道与流过第二换热器的循环工质进行热交换。室内侧空气通过第一换热器的风道与通过第二换热器的风道为并列设置,或者为串列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与室外空气换热降温功能和制冷降温功能、室内空气循环采用同一的风机、布置安装灵活方便的特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机房的空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上往往会有一些设备需要常年运行,而且这些设备运行有热量散出,全年存在冷负荷需要进行空气处理,本技术披露的用于机房的空气处理装置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的。以电信通讯基站为例,由于基站在运行过程中有余热散出,全年都需要进行空气的降温处理,目前常用的降温手段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通过基站空调来降温,普通的基站分体空调与房间舒适性分体空调的设置相同,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和节流装置等;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和室外换热器等。 一般空调的压缩机的功率很大,特别是对于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其能效虽然有所上升,但是消耗的电能相当多,不利于节能减排。第二种方式是在冬季运行时,釆用经过过滤的新风直接吹到机房内,这种方式往往需要经常维护过滤器,以保持其除尘功能,且当室外湿度较大时,直接引入的新风可能超过室内设备可能容许的湿度范围,容易造成设备损坏,这也是直接引入新风的方式无法推广的原因。第三种是用热交换器作为机房内向外传热的手段,其一般采用高效空气-空气热交换器,如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1047649Y中公开了一种通信机房用空调节能空气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机体、室内侧进风口、分别与换热机体相连的室外侧回风管、室外侧进风管、室内侧回风管,设在室外侧回风管上的室外侧风机,设在室内侧回风管道上的室内侧风机,温度传感器分别装在通信机房内外以检测机房内外的温度,室外侧风机、室内侧风机、空调、温度传感器与装在换热器机体上的智能控制装置连接,在室外侧回风管上装有室外侧回风管防护网,在室外侧进风管上装有室外侧进风管防护网;室内侧进风口开于机壳上;由纵向风道、横向风道组成的钼合金材质的换热机芯通过肋条与机壳构成内静压箱、外静压箱,两内静压箱之间为纵向风道,两外静压箱之间为横向风道,外静压箱一端和室外侧进风管相连,外静压箱的另一端经横向风道和外静压箱连接,外静压箱另一端连至室外侧回风管,内静压箱一端和室内侧进风口相连,内静压箱的另一端经纵向风道和内静压箱连接,内静压箱另一端连至室内侧回风管。该通信机房用空调节能空气换热器采用横向风道把室外空气输送到室内换热器机体,在换热器机体内与纵向风道的室内空气换热。其具有整机的体积大,需要独立的室内送风风道;且由于必须安装空调,而该节能空气换热器与空调必须分开安装,在基站机房中,对于室内气流组织往往有一个方向的送风是最有利的,而由于机房面积小,且并非每个墙壁都可以开凿通向室外的孔洞,如来自房间自身的结构影响,当空调采用了这个方向时,其他设备就很难再釆用这个送风方向,以至于影响到节能空气换热器的换热器效果。而且,节能空气换热器和空调都需要自己的室内空气循环设备,而为了保证通信机房室内空气的温度均匀, 一般即使空调主机到了设定温度停机的情况下,室内风机始终处于高风档。然而,如果此时室外温度低,换热器也须采用高风档,从而造成了浪费。另外,由于通信机房内的空间有限,当空调与节能空气换热器分开安装时,需要各自选择安装位置,安装固定及室内外风管连接,由于控制上需要总体考虑联合制冷和切换,空调和换热器的分置也容易造成两者各自控制器的配合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具有与室外空气换热降温功能和制冷降温功能、室内空气循环釆用同一的风机、且制冷和降温的切换功能统一、系统控制简单、布置安装灵活方便的用于机房的空气处理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用于机房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室内侧空气循环风机和室外侧空气循环风机,箱体上设置有室内侧进风口、室内侧排风口、室外侧吸风口和室外侧排风口,其特征是箱体内设置有用于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换热的第一换热器,室内空气从第一换热器的室内侧风道与流过第一换热器的室外侧风道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和用于室内空气与循环工质换热的第二换热器,室内空气从第二换热器的室内侧风道与流过第二换热器的循环工质进行热交换。所述室外侧空气循环风机和室内侧空气循环风机分别设置在箱体的顶部和/或底部,室内侧空气通过第一换热器的风道与通过第二换热器的风道为并列设置,或者为串列设置。所述室外侧空气循环风机和室内侧空气循环风机之间设置有用隔板左5右分隔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并列设置,第一风道和 第二风道的下方设置有空腔,空腔的上方、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下端设置 有用于选择室内空气循环通路的平移挡风板,箱体上设置有挡风板滑槽,室 内侧进风口与第二风道相通,室内侧排风口与空腔相通,第一换热器设置在 第一风道中,第二换热器设置在第二风道中。所述第一换热器为上下叠置的上部菱形换热器和下部菱形换热器,上部 菱形换热器与室内侧进风口之间设置有室内侧风道上腔,室内侧风道上腔和 室内侧进风口相通,上部菱形换热器和下部菱形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室内侧风 道中腔,下部菱形换热器与第一换热器的室内侧空气排风口之间设置有室内 侧风道下腔,室内侧风道下腔和室内侧排风口相通。所述室外侧空气循环风机和室内侧空气循环风机之间设置有风道,室内 侧进风口、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室内侧排风口依序设置,或者,室内 侧进风口、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和室内侧排风口依序设置,或者,第一 换热器为上下叠置的上部菱形换热器和下部菱形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包括第 二换热器上段、第二换热器中段和第二换热器下段,第二换热器上段设置在 室内侧进风口与上部菱形换热器的一侧上方之间,第二换热器中段设置在上 部菱形换热器的另 一侧下方和下部菱形换热器的另 一侧上方之间,第二换热 器下段设置在下部菱形换热器的一侧下方和室内侧排风口之间。所述室外侧空气循环风机和室内侧空气循环风机同时设置在箱体的顶 部,室外侧空气循环风机和室内侧空气循环风机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用隔板分 隔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并列设置,第一风道和第二 风道的下方设置有空腔,空腔的上方、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下端设置有用 于选择室内空气循环通路的平移挡风板,箱体上设置有挡风板滑槽,设置在 箱体底部的室内侧排风口与空腔相通。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分别设置在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中,第二 换热器水平或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为热管换热器,热管换热器的冷凝段在第一风道中,热管换热器的蒸发段设置在第二风道中;第二换热器设置在第二风道中,热管 换热器的蒸发段设置在第二换热器的下方或上方。所述热管换热器的冷凝段倾斜的设置在第一风道中,热管换热器的蒸发 段水平或倾斜的设置在第二风道中,第二换热器呈直线或折线状。本技术实现了换热器和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的统一,减小了室内占用 空间;统一了换热器和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即最优化的气流组织提高冷却 效果;换热器和空调室内机使用统一的控制器,换热器和空调器的切换和控 制统一执行;使用统一的室内空气循环风机,进一步节能。本技术中的第一换热器为平板层叠式换热器或热管式换热器,平板层叠式换热器优选为L型、U型、长菱形逆流换热器及偶数个菱形交叉流换 热器,第一换热器也可以是以上换热器的组合,第二换热器采用的循环工质 为制冷剂工质、冷冻水或冷冻盐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空气处理装置在机房的布置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房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2),箱体内设置有室内侧空气循环风机(9)和室外侧空气循环风机(10),箱体上设置有室内侧进风口(3)、室内侧排风口(4)、室外侧吸风口(5)和室外侧排风口(6),其特征是箱体内设置有用于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换热的第一换热器(7),室内空气从第一换热器的室内侧风道与流过第一换热器的室外侧风道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和用于室内空气与循环工质换热的第二换热器(8),室内空气从第二换热器的室内侧风道与流过第二换热器的循环工质进行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竑理姜凤华李向阳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