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永洪专利>正文

新型气动剥皮扭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35475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材加工行业,尤其指一种气动剥皮扭线机,主要包括机架、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上设有上刀座和与上模板活动连接的上夹线块,有上刀具装设于上刀座上;下模板上设有下刀座,下刀座通过压板滑轨与下模板连接,下刀具装设于下刀座上,下模板上安装有下夹线块;上刀座和下刀座通过导柱连接;在机架上有分别与上夹线块和上模板连接的第一汽缸和第二汽缸;机架后亦有第三汽缸与下刀座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上模板和下模板的相反一侧装设有齿条,在齿条同侧的上刀座和下刀座上设有小齿轮、大齿轮组成的齿轮组和扭具,齿条与小齿轮齿合,大齿轮与扭具齿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线材剥皮扭线的工作需要分两个步骤进行的程序,产品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材的剥皮扭线行业,尤其指一种新型气动剥皮扭线机
技术介绍
在线材制作后通常需要进行剥皮和扭线的工作,以便于线材与其它元件的连接, 习知的线材剥皮和扭线是分别通过线材剥皮机和扭线机完成的,不但占用很大工作面积, 因为分两个步骤完成操作起来也十分麻烦。针对此问题,一些厂商研制出一种可以同时完 成剥皮扭线工作的机器,可是其价格非常昂贵,不利于被广大使用厂商所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可实现同时完成线材剥皮扭线工作的、 价格适中的线材剥皮扭线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新型气动剥皮扭线机,其主要包 括机架1、上模板2和下模板3 ;上模板2和下模板3位于机架1内;上模板2上设有上刀座 21和与上模板活动连接的上夹线块22,上刀座21通过压板滑轨12与上模板2活动连接, 有上刀具41装设于上刀座21上;下模板3上设有下刀座31,下刀座31通过压板滑轨12 与下模板3连接,下刀具42装设于下刀座31上,下模板3上安装有下夹线块32 ;上刀座21 和下刀座31通过导柱5相互连接;在机架1上有第一汽缸51和第二汽缸52,第一汽缸51 与上夹线块22相连接,第二汽缸52与上模板2相连接;机架1后亦设有第三汽缸53与下 模板3上的下刀座3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上模板2和下模板3的相反一侧装设有齿条 6,在齿条6同侧的上刀座21和下刀座31上设有小齿轮71、大齿轮72组成的齿轮组7和扭 具8,齿条6与小齿轮71齿合,大齿轮72与扭具8齿合。所述的齿条6和与其连接的齿轮组7的安装方向可互换。所述的上模板2和下模板3上齿条6和扭具8通过分别安装在上模板2和下模板 3上压板13固定。采用本技术上述结构后,在使用中,安装在机架1上的第一汽缸51和第二汽 缸52和机架后的汽缸6同时工作,第一汽缸51和第二汽缸52分别带动上夹线块22和上 模板2向下运动,上夹线块22向下与下夹线块32闭合,以夹住线材;上模板2上装设的上 刀座21随之向下运动,上刀座21上设有的上刀具41亦向下工作,上刀具41与下刀具42 闭合,以完成线材的剥皮;同时第三汽缸53带动下刀座31通过压条滑轨33向后运动,下刀 座31通过导柱5与上刀座21连接,上刀座21同时向后运动,此时安装在上模板2和下模 板3上的齿条6保持静止,上刀座21和下刀座31上设有的齿轮组7同时向后工作,齿条6 与小齿轮71齿合,小齿轮71转动,带动大齿轮72转动,大齿轮72与扭具8齿合,上刀座21 和下刀座31上扭具同时相两侧搓合,在完成将线材已经切断的外皮拉出的工作时,又将线 材扭转,到此,一次线材的剥皮扭线工作完成。通过三个汽缸的同时工作,一次性完成线材 的剥皮扭线,简化了线材剥皮扭线的工作需要分两个步骤进行的程序,而且本产品产用纯机械结构,产品成本低廉,极其有利于推广,解决了线材剥皮扭线市场的一块空白领域的技术难题。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 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气动剥皮 扭线机,其主要包括机架1、上模板2和下模板3 ;上模板2和下模板3位于机架1内;上模 板2上设有上刀座21和与上模板活动连接的上夹线块22,上刀座21通过压板滑轨12与上 模板2活动连接,有上刀具41装设于上刀座21上;下模板3上设有下刀座31,下刀座31通 过压板滑轨12与下模板3连接,下刀具42装设于下刀座31上,下模板3上安装有下夹线 块32 ;上刀座21和下刀座31通过导柱5相互连接;在机架1上有第一汽缸51和第二汽缸 52,第一汽缸51与上夹线块22相连接,第二汽缸52与上模板2相连接;机架1后亦设有第 三汽缸53与下模板3上的下刀座3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上模板2和下模板3的相反 一侧装设有齿条6,在齿条6同侧的上刀座21和下刀座31上设有小齿轮71、大齿轮72组 成的齿轮组7和扭具8,齿条6与小齿轮71齿合,大齿轮72与扭具8齿合。上模板2和下 模板3上齿条6和扭具8通过分别安装在上模板2和下模板3上压板13固定。在使用中,安装在机架1上的第一汽缸51和第二汽缸52和机架后的汽缸6同时 工作,第一汽缸51和第二汽缸52分别带动上夹线块22和上模板2向下运动,上夹线块22 向下与下夹线块32闭合,以夹住线材;上模板2上装设的上刀座21随之向下运动,上刀座 21上设有的上刀具41亦向下工作,上刀具41与下刀具42闭合,以完成线材的剥皮;同时 第三汽缸53带动下刀座31通过压条滑轨33向后运动,下刀座31通过导柱5与上刀座21 连接,上刀座21同时向后运动,此时安装在上模板2和下模板3上的齿条6保持静止,上刀 座21和下刀座31上设有的齿轮组7同时向后工作,齿条6与小齿轮71齿合,小齿轮71转 动,带动大齿轮72转动,大齿轮72与扭具8齿合,上刀座21和下刀座31上扭具同时相两 侧搓合,在完成将线材已经切断的外皮拉出的工作时,又将线材扭转,到此,一次线材的剥 皮扭线工作完成。齿条6和与其连接的齿轮组7、扭具8的安装方向可互换,可实现线材的 正反扭转。下模板3上的压板滑轨12的安装方向与下模板3上的齿条6的安装方向相反,其 结构与上模板2上压板滑轨12的结构一致;上模板2上压板13和下模板3上的压板13结 构一致。上述两个结构示意图中不再另加注明。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技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技术有许 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 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权利要求一种新型气动剥皮扭线机,其主要包括机架(1)、上模板(2)和下模板(3);上模板(2)和下模板(3)位于机架(1)内;上模板(2)上设有上刀座(21)和与上模板活动连接的上夹线块(22),上刀座(21)通过压板滑轨(12)与上模板(2)活动连接,有上刀具(41)装设于上刀座(21)上;下模板(3)上设有下刀座(31),下刀座(31)通过压板滑轨(33)与下模板(3)连接,下刀具(42)装设于下刀座(31)上,下模板(3)上安装有下夹线块(32);上刀座(21)和下刀座(31)通过导柱(5)相互连接;在机架(1)上有第一汽缸(51)和第二汽缸(52),第一汽缸(51)与上夹线块(22)相连接,第二汽缸(52)与上模板(2)相连接;机架(1)后亦设有第三汽缸汽缸(53)与下模板(3)上的下刀座(3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上模板(2)和下模板(3)上的相反一侧装设有齿条(6),在齿条(6)同侧的上刀座(21)和下刀座(31)上设有小齿轮(71)、大齿轮(72)组成的齿轮组(7)和扭具(8),齿条(6)与小齿轮(71)齿合,大齿轮(72)与扭具(8)齿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气动剥皮扭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条(6)和与其连 接的齿轮组(7)的安装方向可互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气动剥皮扭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板(2)和下模 板(3)上齿条(6)和扭具(8)通过分别安装在上模板(2)和下模板(3)上压板(13)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气动剥皮扭线机,其主要包括机架(1)、上模板(2)和下模板(3);上模板(2)和下模板(3)位于机架(1)内;上模板(2)上设有上刀座(21)和与上模板活动连接的上夹线块(22),上刀座(21)通过压板滑轨(12)与上模板(2)活动连接,有上刀具(41)装设于上刀座(21)上;下模板(3)上设有下刀座(31),下刀座(31)通过压板滑轨(33)与下模板(3)连接,下刀具(42)装设于下刀座(31)上,下模板(3)上安装有下夹线块(32);上刀座(21)和下刀座(31)通过导柱(5)相互连接;在机架(1)上有第一汽缸(51)和第二汽缸(52),第一汽缸(51)与上夹线块(22)相连接,第二汽缸(52)与上模板(2)相连接;机架(1)后亦设有第三汽缸汽缸(53)与下模板(3)上的下刀座(3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上模板(2)和下模板(3)上的相反一侧装设有齿条(6),在齿条(6)同侧的上刀座(21)和下刀座(31)上设有小齿轮(71)、大齿轮(72)组成的齿轮组(7)和扭具(8),齿条(6)与小齿轮(71)齿合,大齿轮(72)与扭具(8)齿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永洪
申请(专利权)人:余永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