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29018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支撑装置,包括平台部、本体部、摆动部及第一转动部,本体部具有突出挡板。第一转动部具有第一径向侧边、第二径向侧边及弧形边缘。当摆动部及第一转动部直立于平台部的上方时,或摆动部及第一转动部倾斜于平台部的角度大于一最小角度时,第一径向侧边或第二径向侧边被突出挡板抵住。当摆动部及第一转动部倾斜于平台部的角度为此最小角度时,第一径向侧边或第二径向侧边与突出挡板分离,使第一转动部可被转动。且当第一转动部转动时,弧形边缘抿住突出挡板,使摆动部无法同时摆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使得显示面板在倾斜时被转动的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今时代中,桌上型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般而言,桌上型计算机至少包括一计算机主机及一计算机屏幕,且计算机屏幕包括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屏幕及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其中,由于液晶显示器具有阴极射线管屏幕所没有的轻薄短小、无幅射及画面柔和等优点,更让液晶显示器逐渐取代阴极射线管屏幕的市场占有率,并普遍地成为现代人所使用的计算机屏幕。请同时参照图1A及图1B,其分别绘示的是传统的液晶显示器的正视图及侧视图。在图1A及图1B中,液晶显示器100至少包括显示面板机壳102、液晶显示面板104及支撑装置106。液晶显示面板104配置于显示面板机壳102的正面上,用以显示画面。显示面板机壳102的背面与支撑装置106连接。支撑装置106包括平台部108,本体部110及摆动部112,平台部108置放在一平面上,例如一桌面上。本体部110倾斜地配置在平台部108上,且本体部110的一端与平台部108的一端连接。摆动部112以可摆动的方式配置在本体部110上,用以与显示面板机壳102的背面连接。摆动部112的一端通过一枢轴结构114与本体部110的另一端轴向连接,使得显示面板机壳102、液晶显示面板104及摆动部112可以沿着图1B的箭头150的方向来回摆动。如此一来,使用者将可以依其个人喜好而调整液晶显示面板104的倾斜角度。需要注意的是,液晶显示面板104具有底侧104a及旁侧104b,一般而言,底侧104a的长度通常大于旁侧104b的长度,又如图1A所示。如此一来,导致使用者观看液晶显示面板104所显示的横向长度较长的文章或图案的画面时会感觉比较完整且舒服。然而,当使用者观看液晶显示面板104所显示的纵向长度较长的文章或图案时会感觉到图1A的显示面板104所显示的画面中文字或图案的篇幅不完整,这是美中不足之处。甚至,显示面板104只能沿着图1B的箭头150的方向来回摆动的设计,更局限显示面板104的使用范围及活泼性,无法满足使用者追求摆设变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装置,用以倾斜显示面板,并使得倾斜时的显示面板可以被使用者转动,提供给使用者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使用乐趣及摆设变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支撑装置,包括平台部、本体部、摆动部及第一转动部。本体部与平台部连接,并具有一突出挡板。摆动部与本体部轴向连接,并具有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摆动部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摆动。第一转动部配置在第一侧面上,并以第一侧面的法线方向为轴心转动。第一第一转动部具有扇形结构,扇形结构具有第一径向侧边、第二径向侧边及弧形边缘,弧形边缘连接第一径向侧边及第二径向侧边。当摆动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摆动部直立在平台部的上方;当摆动部摆动至第二位置时,摆动部倾斜在平台部一最小角度;当摆动部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转动部也直立于平台部的上方,第一径向侧边或第二径向侧边被突出挡板抵住;当摆动部摆动使其相对于平台部倾斜,但摆动部未到达第二位置时,第一径向侧边或第二径向侧边仍被突出挡板抵住。当摆动部摆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转动部倾斜于平台部的上方,第一径向侧边或第二径向侧边与突出挡板分离使第一转动部被转动;当第一第一转动部转动时,弧形边缘扺住突出挡板,使摆动部无法同时摆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提出一种显示器,其包括平台部、本体部、摆动部、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及显示面板。本体部与平台部连接,并具有一突出挡板。摆动部与本体部轴向连接,并具有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摆动部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摆动。第一转动部配置于第一侧面上,并以第一侧面的法线方向为轴心转动。第一转动部具有扇形结构,扇形结构具有第一径向侧边、第二径向侧边及弧形边缘,弧形边缘连接第一径向侧边及第二径向侧边。第二转动部配置在第二侧面上,并以第二侧面的法线方向为轴心与第一转动部同步转动。显示面板配置在第二转动部上,并与摆动部同步摆动。其中,当摆动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显示面板直立于平台部的上方;当摆动部摆动至第二位置时,显示面板倾斜于平台部一最小角度;当摆动部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转动部也直立于平台部的上方,第一径向侧边或第二径向侧边被突出挡板抵住;当摆动部摆动使其相对于平台部倾斜,但摆动部未到达第二位置时,第一径向侧边或第二径向侧边仍被突出挡板抵住;当摆动部摆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转动部倾斜于平台部的上方,第一径向侧边或第二径向侧边与突出挡板分离使第一转动部可被转动,同转动显示面板;当第一转动部转动以转动显示面板时,弧形边缘扺住突出挡板,摆动部无法同时摆动,使显示面板无法同时摆动。附图说明图1A为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的正视图;图1B为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的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立体图;图3A为具有图2的支撑装置的显示器的缩小正视图;图3B为图3A的显示器的侧视图;图4A为图2的支撑装置在摆动部摆动后及扇形结构转动时所呈现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B为图4A的支撑装置部分后视图;图4C为图4B的支撑装置侧视图;图5A为图3A的显示器在转动时所呈现的状态的正视图;图5B为图5A的显示器的侧视图;图6为图4A的支撑装置在第二定位结构抵住第一径向侧边时所呈现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为图6的支撑装置在第二径向侧边被突出挡板抵住时所呈现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A为图5A的显示面板的底侧与平台部垂直时所呈现的状态的正视图;图8B为图8A的显示器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特别设计一支撑装置,用以支撑、倾斜及旋转一显示面板,让使用者可以通过支撑装置倾斜显示面板,并旋转处于倾斜状态的显示面板,以调整到使用者所想要的摆设状态。所以,本专利技术摆脱显示面板只能通过传统的支撑装置而前后摆动的单一模式的羁绊,并增加显示面板的使用范围及活泼性。请参照图2,其绘示的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立体图。在图2中,支撑装置206包括平台部208、本体部210、摆动部212、第一转动部222及第二转动部224。平台部208可用于置放在一平面上,如一桌面上。本体部210配置于平台部208上。例如,本体部210的一端与平台部208的一端连接,且本体部210倾斜地配置在平台部208上。本体部210上具有一突出挡板226,而突出挡板226包括直立结构226a及延伸结构226b,且突出挡板226为一倒立的”L”字型结构。摆动部212以可沿着图2的箭头250的方向来回摆动的方式配置于本体部210上。摆动部212具有第一侧面212a及第二侧面210b,且第一侧面212a具有第一定位结构242及第二定位结构244。摆动部212的一端与本体部210的另一端轴向连接,使得摆动部212可以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未图标)摆动。其中,当摆动部212摆动到第一位置时,摆动部212直立于平台部208的上方;当摆动部212摆动到第二位置时,摆动部212倾斜于平台部208一最小角度。第一转动部222以可沿着图2的箭头260的方向而转动的方式配置于第一侧面212a上,且第一转动部222以第一侧面212a的法线方向为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装置,包括:一平台部;一本体部,与该平台部连接,该本体部具有一突出挡板;一摆动部,与该本体部轴向连接,该摆动部具有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该摆动部可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摆动;以及一第一转动部,配置 于该第一侧面上,并以该第一侧面的法线方向为轴心转动,该第一转动部具有一扇形结构,该扇形结构具有一第一径向侧边、一第二径向侧边及一弧形边缘,该弧形边缘连接该第一径向侧边及该第二径向侧边;其中,当该摆动部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摆动部直立于 该平台部的上方;当该摆动部摆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摆动部倾斜于该平台部一最小角度;当该摆动部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转动部也直立于该平台部的上方,该第一径向侧边或该第二径向侧边被该突出挡板抵住;当该摆动部摆动使其相对于该平台部 倾斜,但该摆动部未到达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径向侧边或该第二径向侧边仍被该突出挡板抵住;当该摆动部摆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转动部倾斜于该平台部的上方,该第一径向侧边或该第二径向侧边与该突出挡板分离使该第一转动部被转动;当该第 一转动部转动时,该弧形边缘抵住该突出挡板,使该摆动部无法同时摆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英吉何汉光
申请(专利权)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