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下调距片和调节弹簧的可调距离的锁舌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24797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上、下调距片和调节弹簧的可调距离的锁舌体,属五金锁具制造技术。它是在锁舌体的尾架里装配上、下调距片,并在调距片上连接调距弹簧来实现60毫米和70毫米两种安装距离的调节。它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生产成本低、简便快捷。它包括衬板(1)、斜舌体(3)、尾架(12)及拖板(14)等部件,其特征是在尾架(12)的尾架上板(12-1)和尾架下板(12-2)上装配调距弹簧(13),在调距弹簧(13)之间装配上调距片(16)和下调距片(15);所述的调距弹簧(13)中部有凸峰(13-1);所述的上调距片(16)有方柱(16-1),上、下凹槽(16-2),铆接孔(16-3)及半圆孔(16-4);下调距片(15)铆接在上调距片(16)的铆接孔(16-3)里。(*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用来装配锁具的锁舌体,特别涉及一种用上、下调 距片和调节弹簧的可调距离的锁舌体,属五金锁具制造技术。技术背景-目前国内外市场上需应用两种锁舌体,即门端边至锁头中心距为60毫米和70毫米的两种使用方式。因此,锁舌体需要应对两种距离。 已有技术中是通过装拆锁舌体中部的调距片,来实现60毫米或70毫 米安装距的调节。但已有技术的调节需要一定的技巧,且需要使用螺 丝刀工具来实现,比较费时费工夫。本技术拟克服已有技术的困 难, 一般的人无须工具就可轻松地调节锁舌体的安装距离,非常轻巧、 省时省力,这是本技术研制、开发的初衷。 一种特别方便的调节 安装距的锁舌体就应运而生了 。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上、下调距片和调节弹簧的可调 距离的锁舌体,它是在锁舌体的尾架里装配上调距片和下调距片,并 在它们上部连接调距弹簧来实现调节。上调距片和下调距片铆合在一 起成为一个整体,上调距片上有方柱,能够使其在调距弹簧片上前、 后滑动。当调距片滑动到尾架的前端时,插入的转动条是位于调节距 为70毫米的位置;当调节片滑动到尾架的后端时,插入的转动条是位于调节距为60毫米的位置。调节和安装是非常方便的,而且无需 辅助工具,用手指拉动即可完成。它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生产成本低,简便快捷。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专利技术 人构思,要实现锁舌体方便调节安装距离,能够在尾架中部的空挡位 置上进行最为合适,同时只要几个辅助部件就能实现,因此专利技术人在 这方面下功夫,终于达到了目的。本技术包括衬板、内衬板、斜 舌体、小舌、斜舌弹簧、舌板、板动片、小舌弹簧、舌筒体、制动片、 小舌导销,尾架、拖板及尾板,它的第一个结构特点是在尾架的尾架 上板和尾架下板上装配调距弹簧,在调距弹簧之间装配上调距片和下 调距片;所述的调距弹簧为长带体,中部有凸峰;所述的上调距片中 部有垂直于面板的方柱,上、下端边有凹槽,上、下面板上有铆接孔; 所述的下调距片一侧有半圆孔,下调距片通过铆接贴合连接在上调距 片的铆接孔里。它的第二个结构特点是尾架里连接拖板,把调距弹簧 的前、后端连接在尾架两侧的槽孔里;将尾架后端铆接片弯折连接在 尾板上,尾架前端连接舌筒体,拖板连接在舌筒体内的舌板上,舌板 中部连接板动片,舌板前端连接斜舌体和小舌,斜舌体后端连接斜舌 弹簧,小舌后端连接小舌弹簧、制动片和小舌导销,衬板和内衬板叠 合连接并铆接在舌筒体上。它的第三个结构特点是把上、下调距片和 连接在调距弹簧的凸峰前端,锁体转动条连接在上调距片的方柱的后 端,锁体转动条前端连接前锁盖,前锁盖上有锁头和前执手,锁体转 动条后端连接后锁盖,后端盖上有旋钮和后执手。它的第四个结构特 点是把上、下调距片和连接在调距弹簧的凸峰的后端,锁体转动条连接在上调距片的方柱的前端,锁体转动条前端连接前锁盖,前锁盖上 有锁头和前执手,锁头转动条后端连接后锁盖,后锁盖上有旋钮和后 执手。根据上述介绍,本技术的优点如下(一)结构简单、安 装容易、生产成本低;(二)调节方便,无需使用辅助工具,只要用 手指对调节片的方柱拨动一个位置即可实现;(三)它的积极效果是,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可以自行调节安装,而不需要请专业的安装人 员来安装,这样会有利于锁具的推广和销售,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nrff-。附图说明下面依据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 结构。附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附图2为附图2的俯视附图3为附图1的后视附图4为本技术的部件尾架的主视附图5为附图4的左视附图6为附图4的俯视附图7为本技术的部件调节弹簧的主视附图8为附图7的左视附图9为附图7的俯视附图IO为本技术的部件上调距片的主视图; 附图11为附图10的左视图;附图12为附图IO的左视附图13为本技术的部件下调距片的主视图; 附图14为附图13的左视图; 附图15为附图13的仰视附图16为本技术的各个零部件的组装示意图; 附图17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之一; 附图18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之二;附图中1、衬板,2、内衬板,3、斜舌体,4、小舌,5、斜舌弹簧, 6、舌板,7、板动片,8、小舌弹簧,9、舌筒体,10、制动片,11、 小舌导销,12、尾架,12-1、尾架上板,12-2、尾架下板,12-3、槽 孔,12-4、尾架装配螺孔,12-5、铆接片,13、调距弹簧,13-1、凸 峰,14、拖板,15、下调距片,15-1、半圆孔,16、上调节片,16-1、 方柱,16-2、凹槽,16-3、铆接孔,16-4、半圆孔,17、尾板,18、 转动条,19、前锁盖,20、锁头,21、前执手,22、后锁盖,23、旋 钮,24、后执手。具体实施方式依照本技术各附图制造本技术各个零部件,并进行组 装。下面叙述上、下调节片的安装步骤。首先把上调距片16和下调 距片15叠合在一起,用小型冲压机从下调距片15的背面向着上调距 片16的两个铆接孔16-3上冲压,使上、下调距片铆合在一起,成为 一个整体。在组装锁舌体之前,首先在尾架12里套入拖板14,拖板 14是叠合在尾架12的后底面上,然后在尾架12的上、下即尾架上板12-1和尾架下板12-2上的多个槽孔12-3里贴合连接调距弹簧13, 并把上、下调距片16、 15安装在两个调距弹簧13之间,最后铆合尾 板17,使锁舌体成为一个整体,本技术即安装完毕。参看附图 17,首先用手指抓住上调距片16上的方柱16-1向后拨动,这时,上 调距片16的底端越过调距弹簧13的凸槽13-1落在调距弹簧13的后 端面上,然后把带前锁盖19、并锁头20和前执手21的转动条18插 入锁舌体中部的装配孔中,转动条18的后端插入到后锁盖22中,后 锁盖22后端有旋钮23及后执手24,这时转动条18的中心线与衬板 之间的水平距离为60毫米,转动条18通过下调距片15来带动拖板 14来2来开启斜舌体3,这是第一种装配情况。参看附图18,用手 指抓住上调距片16上的方柱16-1往前拨动,这时,上调距片16的 底端又越过调距弹簧13的凸峰13-1落在调距弹簧13的前端面上, 使立柱16-1前立面顶住尾板17中心孔的前端边上,然后如前所述, 把转动条18插入锁舌体中部的装配孔,则成为了第二种装配情况, 这时转动条18的中心线与衬板1之间的水平距离为70毫米,转动条 18直接带动拖板14来开启斜舌体3,而上、下调距片16、 15不移动。 因此本技术是非常简便快捷的。权利要求1、用上、下调距片和调节弹簧的可调距离的锁舌体,包括衬板(1)、内衬板(2)、斜舌体(3)、小舌(4)、斜舌弹簧(5)、舌板(6)、板动片(7)、小舌弹簧(8)、舌筒体(9)、制动片(10)、小舌导销(11),尾架(12)、拖板(14)及尾板(17),其特征是在尾架(12)的尾架上板(12-1)和尾架下板(12-2)上装配调距弹簧(13),在调距弹簧(13)之间装配上调距片(16)和下调距片(15);所述的调距弹簧(13)为长带体,中部有凸峰(13-1);所述的上调距片(16)中部有垂直于面板的方柱(16-1),上、下端边有凹槽(16-2),上、下面板上有铆接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上、下调距片和调节弹簧的可调距离的锁舌体,包括衬板(1)、内衬板(2)、斜舌体(3)、小舌(4)、斜舌弹簧(5)、舌板(6)、板动片(7)、小舌弹簧(8)、舌筒体(9)、制动片(10)、小舌导销(11),尾架(12)、拖板(14)及尾板(17),其特征是在尾架(12)的尾架上板(12-1)和尾架下板(12-2)上装配调距弹簧(13),在调距弹簧(13)之间装配上调距片(16)和下调距片(15); 所述的调距弹簧(13)为长带体,中部有凸峰(13-1);所述的上调距片( 16)中部有垂直于面板的方柱(16-1),上、下端边有凹槽(16-2),上、下面板上有铆接孔(16-3); 所述的下调距片(15)一侧有半圆孔(15-1),下调距片(15)通过铆接贴合连接在上调距片(16)的铆接孔(16-3)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烈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华锋制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