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调型LC光纤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21921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可调型LC光纤连接器,该光纤连接器包括光纤和沿轴向依次设置的保护帽、外套、尾座和尾套,所述外套内装配有由陶瓷插针和金属尾柄压接构成的陶瓷插针组合件,所述陶瓷插针组合件与尾座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光纤的一端固定在陶瓷插针组合件内,所述尾套紧密的套在光纤上;所述外套内设置有与金属尾柄配合的含有加长部的底座六边形导向孔,所述底座六边形导向孔的轴向长度与金属尾柄的长度及弹簧受最大压力时的长度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LC光纤连接器可以完全克服目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两个缺陷,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陶瓷插针回缩及APC结构的方位偏转现象,并便于工程人员操作安装,适合工程应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讯领域所用的光纤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LC光纤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超高速、大容量的DWDM系统已经为当今传输系统 的建设热点,系统通道为16、32、40、48……160路,ODF架的容量也在1000芯以上,由此,对 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尺寸也要求越来越小,LC光纤连接器以其体积小,性能优良而应运而生, 成为光纤连接器的新家族。LC光纤连接器结构为直插式,陶瓷插针为Φ 1.25mm,其最大特 点是有一个锁定开关,便于牢固连接。由于其体积较小的特点,可以提高光纤配线架中光纤 连接器的密度,目前,LC光纤连接器成为高密度系统的首先光纤连接器,已经占据了市场的 主导地位。现有技术中常规的LC光纤连接器在工程使用过程中,因经多次插拔使用陶瓷插 针端面受压后会产生以下两种缺陷一是,对于PC结构,存在陶瓷插针回缩至连接器内,这 主要是由于金属尾柄六边形导向结构与塑料前座散件六边形底座匹配不良所致,且该回缩 不可恢复;二是,对于APC结构,除存在陶瓷插针回缩至连接器内且不可恢复外,还可能会 造成APC结构的方位偏转;由于上述缺陷的存在,在LC光纤连接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其 失效,因而不能适合工程上的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常规LC光纤连接器(0. 9紧套光纤结构)存在的陶瓷插针内缩 及方位偏转(APC结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不可调型LC光纤连接器,该光纤连接器 可以完全克服目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两个缺陷,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陶瓷插针回缩 及APC结构的方位偏转现象,并便于工程人员操作安装,适合工程应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不可调型LC光纤连接器予以实现的技术方 案是该光纤连接器包括光纤和沿轴向依次设置的保护帽、外套、尾座和尾套,所述外套内 装配有由陶瓷插针和金属尾柄压接构成的陶瓷插针组合件,所述陶瓷插针组合件与尾座之 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光纤的一端固定在陶瓷插针组合件内,所述尾套紧密的套在光纤上;所 述外套内设置有与金属尾柄配合的含有加长部的底座六边形导向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常规LC光纤连接器中的外套底座六 边形导向孔的轴向尺寸较短,陶瓷插针在使用过程中受压时,金属尾柄导向结构容易出现 内缩现象,如果同时存在侧向受力的话,还必然会导致金属尾柄的旋转,由于金属尾柄的回 缩和旋转,则会造成金属尾柄六边形的导向结构与外套底座六边形导向孔(外套底座塑料 六边形导向孔深度Ll偏小)失配问题,最终导致金属尾柄导向结构中陶瓷插针内缩不可恢 复的不良现象。若为APC结构的LC光纤连接器,会造成APC结构的方位偏转。以上情况均 很容易造成现有技术中可调型LC光纤连接器在工程应用中失效。而本技术不可调型 LC光纤连接器,通过将连接器的外套底座六边形导向孔的轴向尺寸加长以完善其结构,避3免了金属尾柄导向结构容易出现内缩和旋转的现象,从根本上可以解决金属尾柄导向结构 的陶瓷插针容易出现内缩及APC结构方位偏转的技术问题。由于本技术不可调型LC 光纤连接器只是对现有LC光纤连接器的内部结构进行完善,并不影响整个不可调型光纤 连接器装配后的陶瓷插针的伸出长度及结构,其端面抗压力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本实用新 型不可调型LC光纤连接器保持了其整体性能,既可以满足工程实际使用要求,又满足国际 通用结构及接口标准,应用中具有很好的互换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常规LC光纤连接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不可调型LC光纤连接器结构示意图;图3-1是图2中所示外套4的全剖俯视图;图3-2是图3-1所示外套4的端向图;图3-3是图3-1所示外套4的主视图;图4-1是图2中所示陶瓷插针组合件的全剖主视图;图4-2是图4-1所示陶瓷插针组合件的端向图;图5是本技术光纤连接器的工作原理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保护帽 2.陶瓷插针 3.金属尾柄 4.外套 40.导向孔41.加长部 5.弹簧6.尾座7.尾套 8.光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不可调型LC光纤连接器 结构是如何实现的。如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不可调型LC光纤连接器,包括光纤8和沿轴向依次 设置的保护帽1、外套4、尾座6和尾套7,所述外套4内装配有由陶瓷插针2和金属尾柄3 压接构成的陶瓷插针组合件,所述陶瓷插针组合件与尾座6之间设置有弹簧5,所述光纤8 的一端固定在陶瓷插针组合件内,所述尾套7紧密的套在光纤8上。各部件的功能是所述外套4 一方面为了满足国际LC连接器通用尺寸及标准接 口,另一方面实现与其内部散件(包括金属尾柄3、弹簧5和尾座6)的装配;所述陶瓷插 针组件用来实现光纤8在其内部的精密配合及外套4和弹簧5的装配;所述弹簧5为金属 尾柄3提供一定的弹性力,实现陶瓷插针组合件在外套4和尾座6内的装配;所述尾座6用 于将外套4、弹簧5和尾套7进行组装;所述尾套7与尾座6装配后实现对连接器尾部光缆 8的保护;所述保护帽1可以实现对研磨抛光后的光纤连接器的端面进行保护。以上各部 件除外套4内部结构尺寸外,其他部位的结构和尺寸与常规LC光纤连接器均保持一致,参 见图1和图2。如图3-1所示,本技术中的所述外套4内设置有与金属尾柄3配合的含有加 长部41的底座六边形导向孔40,所述底座六边形导向孔40的轴向长度与金属尾柄3的长 度及弹簧5受最大压力时的长度相适配。如图5所示,具体来说,所述底座六边形导向孔40 的长度为L2,弹簧5受最大压力时的长度为Lc,金属尾柄导向头直面长度为S2,外套4上六边形底座导向孔底端至外套后侧端面的轴向长度为L,则本技术中底座六边形导向孔 40的轴向长度L2至少等于L-(Lc+S2),当然,为了更加可靠,其L2最好是大于L_(Lc+S2)。 根据光纤连接器的规格不同,所述连接器外套底座六边形导向孔40的轴向长度为2. 7 4. Imm0本技术光纤连接器中外套4内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区别主要体现了不 可调型LC光纤连接器结构的实现原理,即通过增加外套4(如图3-1所示)底座六边形导 向孔的轴向长度L2的尺寸来实现不可调型LC光纤连接器,参见图1、图2和图3-1,该部位 尺寸L2远大于现有技术中该部位尺寸Li。本技术不可调型LC光纤连接器使用过程中,当陶瓷插针2端面受到压力时 (如图5中的箭头所示)陶瓷插针2与金属尾柄3构成的陶瓷插针组合件(如图4-1和图 4-2所示),将整体向不可调LC光纤连接器的后向进行移动,且弹簧5受压,待弹簧5压缩 至极限值Lc时(如图5所示),此时,要保证金属尾柄3的六边形导向结构仍包含在外套4 底座六边形导向孔40内,(金属尾柄3和外套底座之间的内外六边形表面结构互配良好), 且要求金属尾柄3不可旋转,当L2的长度满足如下要求L2 > L-(S1+S2)时,即可实现避 免金属尾柄3六边形导向结构与外套4底座六边形导向孔40发生失配,造成陶瓷插针2内 缩;对应APC结构,亦可以避免发生方位偏转的现象,该L2尺寸即为不可调型LC光纤连接 器所要求的底座六边形导向孔的尺寸。相对而言,当L2的长度为L2<L-(S1+S2)时,为现 有技术中常规的LC光纤连接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可调型LC光纤连接器,包括光纤(8)和沿轴向依次设置的保护帽(1)、外套(4)、尾座(6)和尾套(7),所述外套(4)内装配有由陶瓷插针(2)和金属尾柄(3)压接构成的陶瓷插针组合件,所述陶瓷插针组合件与尾座(6)之间设置有弹簧(5),所述光纤(8)的一端固定在陶瓷插针组合件内,所述尾套(7)紧密的套在光纤(8)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4)内设置有与金属尾柄(3)配合的含有加长部(41)的底座六边形导向孔(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建昌郝艳辉李涛朱信海杨明冬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