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智能型LED路灯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2106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体智能型LED路灯电源,其特征是:它包括相互独立的电源变换模块(1)和智能恒流驱动模块(2);所述电源变换模块(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交流输入电压(3)或直流输入电压(4),所述电源变换模块(1)的电压输出端与智能恒流驱动模块2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智能恒流驱动模块(2)的输出端与LED路灯(5)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把电源变换模块和智能恒流驱动模块分开来设计,便于组合成不同功率及亮度需求的产品,同时具有对LED路灯安装和维护方便、电源灵活性更大、适配的选择增多和易实现智能化控制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体智能型LED路灯电源。属于LED照明系统中 电源

技术介绍
目前,LED照明产业发展迅速,LED路灯是其中的一个应用领域,已 被广泛应用于道路等公共照明场所。与普通路灯相比,LED路灯具有寿命 长、防水性、抗冲击性、防震性好;具有节能高效、环保无污染、外型美观、 安全等特点;属于真正的绿色照明光源。但LED路灯以上优点的体现主要 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个是LED灯设计和制作本身, 一个就是所采用的电源 方案。在现有的应用方案中,大多采用了交流输入的AC-DC开关电源,将 电源变换和恒流驱动做成一体,并直接安装在灯具内。实际使用中常存在以 下几个问题1、在系统出现故障时不方便拆卸和维护;2、电源模块通用性 不好,不便于组合成不同功率及亮度需求的产品;3、电源模块安装在灯具 内,由于有高压部分,在恶劣的环境下比如天气、温度等,主要元件很容易 损坏,更换不方便,还会影响到灯本身的散热。不易实现智能化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LED路灯用开关电源存在不方 便拆卸和维护、通用性不好、容易损坏和不易g现智能化控制的缺点,提供 一种分体智能型LED路灯电源。 '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分体智能型LED路灯电源,其结构特点是它包括相互独立的电 源变换模块和智能恒流驱动模块;所述电源变换模块的电压输入端连接交流 输入电压或直流输入电压,电源变换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与智能恒流驱动模块 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智能恒流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LED路灯连接。实际应用中,将电源变换模块安装在灯杆内或顶部,将智能恒流驱动模 块和LED路灯一起安装在灯具内,两者之间用连接线相连。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电源变换模块由AC-DC开关电源 构成,所述电源变换模块的电压输入端连接交流输入电压。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AC-PC开关电源包括反激供电电 路、PWM控制电路、功率开关管、电压反馈电路、输出整流滤波电路;PWM 控制电路、功率开关管、输出滤波电路、电压反馈电路依次串接,电压反馈 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PWM控制电路的反馈输入端相连,反激供电电路的信 号输出端与PWM控制电路的供电端连接,PWM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 功率开关管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反激供电电路由高频变压器的辅助 绕组T1B、整流二极管D5、滤波电容C9、储能电容EC3、启动电阻R20、 限流电阻R26连接而成;所述PWM控制电路由控制IC3、续流二极管D4、 驱动电阻R24、采样电阻R38、电阻R25连接,成;功率开关管为MOS2; 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由光耦IC2、光耦供电电阻R29、三端可调基准源IC4以 及由电阻R31、 R40、 R41组成的电压取样电路构成;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 路由整流二极管D7、储能滤波电容EC5组成。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智能恒流驱动模块由电压变换恒流 控制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电路构成;所述电压变换恒流控制电路由恒流驱动芯 片U3、续流二极管Dl、电感Ll、储能滤波电容EC2、采样电阻RJ1及RJ3 连接而成;单片机控制电路由功率三极管Ql、驱动电阻R2、三极管Q2和 电阻R3连接而成。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电源变换模块由通用的直流电源模 块构成,所述电源变换模块的电压输入端连接交流输入电压。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电源变换模块由太阳能光伏发电模 块构成,所述电源变换模块的电压输入端连接直流输入电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 电源模块通用性好。电源模块把电源变换模块和智能恒流驱动模块 分开来设计,便于组合成不同功率及亮度需求的产品。比如对于30W—盏的LED灯,恒流驱动模块设计为30W,可以根据实际功率的需求,来增加 和减少恒流驱动模块的数量,由于每个模块是相对独立的,局部故障不会影 响整个LED灯具的正常工作,如果需要更换也很方便。2、 对LED路灯安装和维护方便。 一般对电源模块来讲,出现故障多为 有高压的部分,即电源的AC-DC部分,由于受工作环境和电源本身工作特 性,其主要的元件(由于电容使用寿命,开关管的开关损耗等)可能会有损 坏,将电源变换模块安装在灯杆内或顶部,更换、拆卸及维护方便,使维护 工作变得非常轻松,节约维护成本。3、 把电源变换模块和智能恒流驱动模块分开来设计,电源灵活性更大, 适配的选择增多。对交流输入电源变换模块可以选择AC-DC开关电源或通 用的直流电源模块;对直流输入,电源变换模块可以选择太阳能光伏发电模 块。4、 易实现智能化控制。把电源变换模块和智能恒流驱动模块分开来设 计,可以有效地在智能恒流驱动模块中实现智能化控制。通过控制不同时间 段LED灯的工作状态来达到节能的目的。说明书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1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1的电源变换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1的智能恒流驱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2的原理框图。 图5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3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参照图1,本实施例包括相互独立的电源变换模块1和智能恒流驱动模块2。电源变换模块1由AC-DC开关电源11构成;所述电源变换模块1的 电压输入端连接交流输入电压3,电源变换模块1的电压输出端与智能恒流 驱动模块2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智能恒流驱动模块2的输出端与LED路灯 5连接。参照图2,所述电源变换模块由AC-DC开关电源11构成,所述电源变 换模块的电压输入端连接交流输入电压;所述XC-DC开关电源11包括反 激供电电路11-l、PWM控制电路11-2、功率开关管11-3、电压反馈电路11-4、 输出整流滤波电路11-5; PWM控制电路ll-2、功率开关管11-3、输出滤波 电路ll-5、电压反馈电路11-4依次串接,电压反馈电路11-4的信号输出端 与PWM控制电路11-2的反馈输入端相连,反激供电电路11-1的信号输出 端与PWM控制电路11-2的供电端连接,PWM控制电路11-2的信号输出 端与功率开关管11-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反激供电电路11-1由高频变 压器的辅助绕组T1B、整流二极管D5、滤波电容C9、储能电容EC3、启动 电阻R20、限流电阻R26连接而成;所述PWM控制电路11-2由控制IC3、 续流二极管D4、驱动电阻R24、采样电阻R38、电阻R25连接而成;功率 开关管11-3为MOS2;所述电压反馈电路14由光耦IC2、光耦供电电阻R29、 三端可调基准源IC4以及由电阻R31、 R40、 R41组成的电压取样电路构成; 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11-5由整流二极管D7、,储能滤波电容EC5组成。电源变换模块的工作原理参照图2,高压直流输入VIN为交流输入电压整流滤波得到,正常工 作时,高频变压器Tl的初级绕组T1A、功率开关管MOS2与采样电阻R38 组成初级回路,功率开关管导通时在初级绕组T1A储存能量;功率开关管 截止时,能量通过变压器传递给副^ T1C,再经整流滤波后输出。电压反 馈电路将电压的变化通过光耦光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智能型LED路灯电源,其特征是:它包括相互独立的电源变换模块(1)和智能恒流驱动模块(2);所述电源变换模块(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交流输入电压(3)或直流输入电压(4),所述电源变换模块(1)的电压输出端与智能恒流驱动模块2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智能恒流驱动模块(2)的输出端与LED路灯(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军程绍玉许忠周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瑞德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