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长明专利>正文

凸轮式独立加卸砝码静重式标准力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08550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力仪的检测试验和标定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凸轮式独立加卸砝码静重式标准力源装置,该装置由机架、凸轮式独立加卸砝码电动驱动机构、中心吊杆、一组设置在支撑杆上的砝码、凸轮式防摆装置、移动横梁、导向柱、反向架和丝杠等主要部件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问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静重式标准力源砝码加载/卸载机构较复杂、加工较困难、成本较高、刚性较差、力值施加较不稳定等缺点,提供一种凸轮式独立加卸砝码静重式标准力源装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力仪(通常为负荷传感器)的检测试验和标定装置,更具 体的说是一种凸轮式独立加卸砝码静重式标准力源装置
技术介绍
传感器是用来直接或间接与被测对象发生联系,将被测参数(机械、物理、化学、 压力、温度等非电量)转化成可以直接测量的信号(通常易于放大和远距离传输的电信 号),它为系统提供了进行处理和决策所必须的原始信息。因此,它是现代检测系统中的关 键环节。传感器获得的信息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精度。如果传感器的误差大,后 级的测量电路、放大器以及微处理器的精度再高也是徒劳的。可见,高质量的传感器是现代 化生产的基础。随着各种各样传感器的出现,要求生产计量部门对其进行全面、准确的测试、检 定,并给出一致可靠的技术指标。而在传感器的测试、鉴定、校准过程中,力标准机即测力机 是其关键设备。因此力标准机作为力值传递系统的重要环节,在国家重要的计量部门、科研 部门、测力仪生产和使用部门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静重式力标准机存在着工作效率难以 提高、砝码加卸机构的结构复杂、砝码加卸机构的成本过高、砝码加卸机构的使用维护极其 不便等诸多问题,更重要的是根本无法满足新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测力仪检测加卸载 荷时间的要求,这大大制约了测力仪的科研和生产的发展以及计量技术的进步。针对这种状况开发研制新型力标准机,运用新的结构原理、先进的控制技术试图 解决力标准机存在的问题,满足市场需求。现有技术中在先申请,申请号为200810051182. X,专利技术名称为独立加卸砝码静重 式标准力源装置。上述专利尽管基本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静重式力标准机砝码加载/卸载 机构结构过于复杂、加工过于困难、效率过于低、成本过于高和难以实现自动化的缺点和不 足,但还是存在一定的缺点,具体表现在①、该专利中砝码电动驱动机构,采用的是偏心轮结构,该结构至少需要两次偏心 加工才能加工完成,所以该机构较复杂、加工较困难、成本较高。由于偏心轮外缘套装有滚 动轴承,滚动轴承的外轴承环与滑块的下工作面接触连接。这样一来当电机驱动偏心轮转 动时,套在其上的滚动轴承与滑块的下工作面接触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该接触点位置的 变化范围与驱动电机轴中心线的竖直平面左右对称,该接触点位置的变化范围的大小与偏 心轮中心相对于驱动电机轴中心的偏心距成正比。假如偏心轮中心相对于驱动电机轴中 心的偏心距为d,则套在偏心轮上的滚动轴承与滑块的工作面接触点位置变化范围大小为 2d。因此与滑块工作面相接触的滚动轴承作用到滑块工作面上的作用力的作用点的位置也 是不断变化的,从而使得被滑块支撑的砝码不能被平稳的加载/卸载,进而不利于力值施 加的精度,更不利于缩短读数稳定的时间;再者偏心轮支撑整体刚度小,工作面接触点位置 变化范围过大(为2d),滑块承受偏载过大,很难保证水平加卸砝码。②、该专利中防摆装置,主要由两个相同的驱动电动机、两个相同的偏心轮和两个滚动轴承组成,其所述的吊挂的下端插入到两个滚动轴承之间,与两个滚动轴承接触连接 或脱离。这样一来当砝码施加到吊挂杆上时,由于吊挂杆的自由摆动或晃动,使得防摆装置 的两个滚动轴承会受到吊挂杆的撞击力,该撞击力通过滚动轴承传递到每个相连接的偏心 轮上,再由偏心轮最终直接传递到与其相连接的每个驱动电机轴上。这样一来由于防摆装 置采用单端悬臂支撑,所以整体刚度小,当受到吊挂杆撞击时电机轴会产生变形,从而进一 步影响到驱动电机本身的寿命,进而增加了设备的维修费用;再者由于偏心轮采用卡环固 定,所以当受到吊挂杆的轴向撞击时偏心轮会产生轴向窜动,不利于发挥防摆功能。③、现有技术和上述在先申请中机架上面的上底板上穿过移动横梁中心的导向柱 导向性和刚性差,不利于力值的施加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问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静重式标准力源砝码加 载/卸载机构较复杂、加工较困难、成本较高、刚性较差、力值施加较不稳定等缺点,提供一 种凸轮式独立加卸砝码静重式标准力源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机架、独立加卸砝码电动驱动机构、 中心吊杆、一组设置在支撑杆上的砝码、防摆装置、移动横梁、导向柱、反向架、丝杠等。所 述的独立加卸砝码电动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驱动电机上的凸轮,安装在砝码托架槽内的短 轴,安装在短轴上的轴承,所述的凸轮的轴的中心线与砝码托架左右对称中心线在同一平 面内设置,凸轮厚度的对称中心面与轴承轴向的对称中心面在同一平面设置;所述的防摆 装置包括连接在驱动电机上并设置在座体内的凸轮轴,通过同步带连接并对称设置在座体 另一侧的凸轮轴,对称设置在两凸轮轴之间的两个V型块,连接在每个V型块与座体之间的 恢复弹簧;所述的机架上面的上底板上穿过移动横梁中心对称设置有四根导向柱和两根丝 杠,四根导向柱十字交叉对角设置,两根丝杠对称设置在前后两根导向柱之间。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技术的凸轮式独立加卸砝码电动驱动机构中与凸轮外缘接触的轴承,其 安装固定在砝码托架槽内的短轴上,从而使得由驱动电机通过凸轮作用到轴承上的力,经 由轴承作用到短轴,最后由短轴作用到砝码托架上,由于短轴是固定的,受力点是短轴上的 轴承与凸轮上的接触点,从而使得砝码托架受到凸轮传动力的作用点位置不会像在先申请 专利中在两倍偏心距(2d)范围内变化,而是力的作用点位置根本不变,所以使得砝码的加 载/卸载更加平稳,该机构更有利于力值的施加精度。同时砝码托架由凸轮支撑,由于凸轮 刚性要比以前申请专利中偏心轮的刚性大,所以整体的承载能力增大,整体刚性增大。再者 凸轮机构的拓展使得砝码加载/卸载结构更简单、更紧凑、加工制造更加简单、成本大大降 低。2、本技术的凸轮式防摆机构,由于两个凸轮轴两端均由轴承支撑,从而使得 机构的刚性大大提高,更有利于保护机构中的驱动电机不受或少受来自于吊挂杆的撞击 力,从而有利于电机使用寿命的提高,同时降低了设备的维修费用。3、本技术机架上面的上底板上穿过移动横梁中心对称设置有四根导向柱和 两根丝杠,四根导向柱十字交叉对角设置,两根丝杠对称设置在前后两根导向柱之间。四根 导向柱在增加系统的导向性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刚性,大大有利于力值的施加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凸轮式独立加卸砝码静重式标准力源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凸轮式独立加卸砝码电动驱动机构的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凸轮式独立加卸砝码电动驱动机构A向投影示意图。图4是技术凸轮式防摆装置结构剖视图。图5是技术凸轮式防摆装置B向投影示意图。图6是凸轮式独立加卸砝码静重式标准力源装置上部结构主视图。图7是凸轮式独立加卸砝码静重式标准力源装置上部结构C投影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描述参阅图1,图中所示是一台量程为IOKN的的凸轮式独立加卸砝码静重式标准力源 装置。该装置包括有机架9、独立加卸砝码电动驱动机构6、中心吊杆11、一组设置在支撑杆 上的砝码7、防摆装置12、移动横梁2、导向柱3、反向架4、丝杠5等。所述的独立加卸砝码 电动驱动机构6包括设置在驱动电机22上的凸轮19,安装在砝码托架16槽内的短轴17, 安装在短轴17上的轴承18,所述的凸轮19的轴的中心线与砝码托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凸轮式独立加卸砝码静重式标准力源装置,它包括移动横梁(2)、导向柱(3)、反向架(4)、丝杠(5)、独立加卸砝码电动驱动机构(6)、一组设置在支撑杆上的砝码(7)、机架(9)、中心吊杆(11)、防摆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独立加卸砝码电动驱动机构(6)包括设置在驱动电机(22)上的凸轮(19),安装在砝码托架(16)槽内的短轴(17),安装在短轴(17)上的轴承(18),所述的凸轮(19)的轴的中心线与砝码托架(16)左右对称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设置,凸轮(19)厚度的对称中心面与轴承(18)轴向的对称中心面在同一平面设置;所述的防摆装置(12)包括连接在驱动电机(34)上并设置在座体(39)内的凸轮轴(37),通过同步带(27)连接并对称设置在座体(39)另一侧的凸轮轴(38),对称设置在两凸轮轴之间的两个V型块(33),连接在每个V型块(33)与座体(39)之间的恢复弹簧(40);所述的机架(9)上面的上底板(14)上穿过移动横梁(2)中心对称设置有四个导向柱(3)和两个丝杠(5),四根导向柱(3)十字交叉对角设置,两根丝杠(5)对称设置在前后两根导向柱(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长明李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周长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