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亮专利>正文

纤维转盘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05894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过滤处理的纤维转盘过滤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由池体、中空出水轴、滤盘连接件、旋转滤盘、滤盘出水阀装置、传动机构、滤布反抽吸装置和排泥管组成。进水采用在池体中下部用布水管布水,在反抽吸时将正在反抽吸工作的旋转滤盘的滤盘连接件上的滤盘出水阀门关闭,使旋转滤盘停止出水,滤盘内外水压一至,滤布蓬松、舒展开来,滤布深处的污泥容易被吸出来。在中空出水轴上每隔四个旋转滤盘设一个辅助支撑,中空出水轴受到的重力分散在多个辅助支撑上,使设备的扩展不受限制。滤盘连接件用螺栓固定在中空出水轴上,当有一个滤盘连接件损坏或中空出水轴损坏时,只需要更换损坏的部件,减少了维修费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污水深度过滤处理的纤维转盘过滤装置,适用于生活污水处 理厂经生化处理后的出水悬浮物的过滤,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各种过滤设备多为罐体,污水由水泵压入罐体内,其滤料 大部分呈水平布置,其缺点是水中的悬浮物很快就沉积在滤料的表面而堵塞水流通道,因 此对进水中悬浮物负荷的耐冲击能力小;反冲洗能耗大;还由于滤料呈水平布置使得设备 的占地面积很大,管道多,阀门多,操作复杂。因此现在各种过滤设备不仅造价高,处理费用 高,而且维护操作复杂。 中国专利CN200720173409. 9公开了一种由多个垂直安装于水池内的圆盘组成的 滤布转盘过滤设备,对美国专利US6, 103, 132过滤设备有所改进,该过滤设备还存在以下 不足 1、进水堰设计在滤池的长度方向与滤盘并行,由于进水堰的水位始终比池体的水 位高,在进水从进水堰下落至池体水面时对水体的拢动不可避免,水体一直处于波动状态, 使得水体对滤盘的拢动大,滤盘不能在静态滤水,因而影响过滤效果。 2、在反抽吸时滤盘仍然在出水,在水压的作用下,长10 15毫米的滤布纤维会紧 贴在底布上,形成密集的约3 5毫米厚的过滤层,由于滤盘内的水压小于滤盘外的水压, 水从滤盘外流入滤盘内,出水过程中形成的压差在反抽吸时会消减吸盘的吸力,使反抽吸 的效率降低,滤布深处的污泥不容易吸出来。 3、在中空出水轴的中间位置只设计一个辅助中间支撑,滤盘最多只能扩展至16 个,当滤盘数量和直径增加较多时,中空出水轴受到的重力过大,使设备的扩展受到限制。 4、滤盘连接件(六方连接件)做为一个整体焊接在中空出水轴上,在焊接时容易 变形,制作难度大,在运行过程中有一个滤盘连接件损坏或中空出水轴损坏,就需要更换整 个中空出水轴和所有滤盘连接件,增加了维修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纤维转盘过滤装置,对已有的过滤设备的结构作出改进,以使过滤设备的占地面积小,吨水的处理费用低,运行更加稳定,设备维修方便,维修 费用低。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的纤维转盘过滤装置,包 括池体、中空出水轴、滤盘连接件、旋转滤盘、滤盘出水阀装置、传动机构、滤布反抽吸装置 和排泥管;池体由一个长方形水池构成,池体一端壁上设有进水口 ,池体内的中下部设有进 水布水管,进水布水管与进水口用管道相连通;进水布水管面向池壁一侧有出水孔,池体 的另一端壁上设有出水口 ;中空出水轴与固定在池体上方的传动机构相连;旋转滤盘有多 个,分别通过滤盘连接件与中空出水轴相对固定;所述的滤盘出水阀装置由电动机构、电动 推杆和滤盘出水阀门组成,滤盘出水阀门设置在滤盘连接件通水孔上,电动机构固定在池3体上方,电动推杆的上端锯齿与电动机构上的齿轮啮合,电动推杆下端为弧形推板,弧形推板与滤盘出水阀门旋转推柄接触但不连接;滤布反抽吸装置由吸盘、吸泥管、电动阀和反抽吸水泵组成,所述的反抽吸水泵固定在所述的池体上方或外侧,所述的吸盘通过与池体壁相对固定的吸盘固定支架固定在旋转滤盘的侧面,吸盘上设有吸口,吸口为多个,吸口通过吸泥管和电动阀与池体上方的反抽吸水泵相连;所述的排泥管置于池体底部,排泥管通过连通管道与池体外的污泥管道连接,连通管道上安装有排泥阀门。 上述纤维转盘过滤装置中,所述的过滤装置进水采用在池体内中下部用布水管布水,布水管出水孔向池壁一侧,减小了因进水从进水堰下落对池体中水体的拢动。 上述的纤维转盘过滤装置中,所述的滤盘连接件由四至八个构件组成一个环形体,每个滤盘连接件上开有通水孔,滤盘连接件的一端与滤盘内边框上的滤盘出水孔相连通,滤盘连接件的另一端与中空出水轴上的相应进水孔相连通。滤盘连接件的通水孔上设有滤盘出水阀门。滤盘连接件由螺栓连接固定在中空出水轴上,在运行过程中有一个滤盘连接件损坏或中空出水轴损坏,只需要更换损坏的中空出水轴或滤盘连接件,减少了维修费用。 上述的纤维转盘过滤装置中,所述的滤盘出水阀装置由滤盘出水阀门、电动推杆、电动机构组成,滤盘出水阀门设置在滤盘连接件通水孔上,滤盘出水阀装置的电动推杆通过滑道构件相对固定在池壁上,其可水平移动,电动机构固定在池体上方,电动推杆的上端有锯齿与电动机构上的齿轮啮合,电动推杆下端为弧形推板,弧形推板与滤盘出水阀门的旋转推柄接触但不连接。在反抽吸时通过电动机构转动,电动推杆向中空出水轴方向水平移动,弧形推板压迫滤盘出水阀门的旋转推柄,使将正在反抽吸工作的旋转滤盘的滤盘连接件上的滤盘出水阀门关闭,使滤盘停止出水,滤盘内外水压一至,滤布蓬松、舒展开来,使滤布深处的污泥容易吸出来,旋转推柄与滤盘连接件间设有弹簧,使滤盘出水阀门在不反抽吸时处于常开状态。 上述的纤维转盘过滤装置中,所述的中空出水轴上每隔四个旋转滤盘设一个辅助支撑,当旋转滤盘数量和直径增加较多时,中空出水轴受到的重力分散在多个支撑上,使设备的扩展不受限制。辅助支撑的宽度为20至30毫米。 上述的纤维转盘过滤装置中,所述的滤布反抽吸装置由吸盘、吸泥管、电动阀和反抽吸水泵组成,所述的反抽吸水泵固定在所述的池体上方或外侧,所述的吸盘通过与池体壁相对固定的吸盘固定支架固定在旋转滤盘的侧面,吸盘上设有吸口,吸口为多个,吸口通过吸泥管和电动阀与池体上方或外侧的反抽吸水泵相连。在反抽吸时传动机构带动中空出水轴和旋转滤盘旋转。 本技术提出的纤维转盘过滤装置的特点如下 1、池体的设计考虑到水处理工程水质水量的不同,在处理水量100m3/h以下时采用钢结构,方便运输和安装调试,在处理水量100mVh以上时采用钢砼结构,节约设备制造成本,池体的高宽比为1.5 : 1。 2、进水布水管的设计设计在滤池的中下部环池四周布置,开口面向池壁;进水沿池壁向四周扩散,水体基本上不会产生急流和波动,通过布水管对各个旋转滤盘均匀布水,使得水体对旋转滤盘的扰动最小,保证旋转滤盘在静态滤水。 3、中空出水轴的设计中空出水轴的直径为200 800毫米,以保证装置在旋转滤盘较多,滤盘规格大小不同时水流平稳、流动通畅;另外在旋转滤盘较多时,在中空出水轴 每隔四个旋转滤盘位置设计一个辅助支撑,分散中空出水轴上的重力,以保证中空出水轴 不弯曲变形。 4、如附图3所示滤盘连接件的设计四至八个滤盘连接件组成一个圆形整体,每 个个体与中空出水轴用螺栓连接固定,避免了中空出水轴的焊接变形和滤盘连接件损坏时 维修的不便。 5 、如附图5所示滤盘出水阀装置的设计由滤盘出水阀门、电动推杆、电动机构组 成,滤盘出水阀门设置在滤盘连接件通水孔上,滤盘出水阀装置的电动推杆通过滑道构件 相对固定在池壁上,其可水平移动,电动机构固定在池体上方,电动推杆的上端锯齿与电动 机构上的齿轮啮合,电动推杆下端为弧形推板,弧形推板与滤盘出水阀门的旋转推柄接触 但不连接。在反抽吸时通过电动机构转动,电动推杆向中空出水轴方向水平移动,弧形推板 压迫滤盘出水阀门的旋转推柄,使将正在反抽吸工作的旋转滤盘的滤盘连接件上的滤盘出 水阀门关闭,使滤盘盘片停止出水,滤盘盘片内外水压一至,纤维滤布由紧贴底布的密集状 态变为蓬松状态。开启反抽吸水泵,开启滤盘对应的反抽吸电动阀,对滤盘进行负压抽吸, 滤盘反抽吸完毕后关毕反抽吸电动阀。电动机构反向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纤维转盘过滤装置,用于污水深度处理,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池体(1)、中空出水轴(4)、滤盘连接件(23)、旋转滤盘(5)、传动机构(17)、滤布反抽吸装置、滤盘出水阀装置和排泥管(15);池体(1)为长方型,池体(1)一侧有进水口(2),进水口(2)有管道与进水布水管(24)连接,池体(1)另一侧有出水口(3);中空出水轴(4)通过前支撑(8)、后支撑(6)和多个辅助支撑(7)固定在池体(1)中,中空出水轴(4)上开有中空出水轴进水孔(37),中空出水轴(4)与固定在池体(1)上方的传动机构(17)相连,中空出水轴(4)与出水口(3)可旋转相连通;旋转滤盘(5)有多个,分别通过滤盘连接件(23)与中空出水轴(4)相对固定;滤盘出水阀装置由滤盘出水阀门(29)、电动推杆(14)、电动机构(12)组成,滤盘出水阀门(29)设置在滤盘连接件(23)上,电动推杆(14)通过滑道构件(20)相对固定在池体(1)池壁上,电动机构(12)固定在池体(1)上方;滤布反抽吸装置由吸盘(26)、吸泥管(11)、电动阀(10)和反抽吸水泵(9)组成,反抽吸水泵(9)固定在池体(1)上方或外侧,吸盘(26)通过与池体(1)侧壁相对固定的吸盘固定支架(27)固定在旋转滤盘(5)的侧面,吸盘(26)上设有吸口(31),吸口(31)为多个,通过吸泥管(11)和电动阀(10)与池体(1)上方的反抽吸水泵(9)相连;所述的排泥管(15)置于池体(1)底部,排泥管(15)通过连通管道(16)与池体(1)外侧的排泥阀门(18)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亮
申请(专利权)人:石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