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推指返程退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88513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位推指返程退让机构,具体地说是凸轮杠杆结构在换位导线生产技术中的应用,属于绕组线制造技术领域。特征是:采用在固定架上安装回转支撑,套在摆杆中部,在摆杆上开有第一移位槽,第一移位槽的一端安装顶杆,顶杆一端以靠固定柱固定在摆杆上,在顶杆上开有第二移位槽,顶杆上另一端安装撞击轮,用撞击轮固定柱固定,顶杆支撑安装在顶杆上,在摆杆另一端安装紧压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换位导线的规格、根数在发生变化时,可利用经验公式诺莫表调整位置,以确保在不同状态下保持机构合适的退让行程和在推指垂直方向上的作用力,免去了员工再在换位装置上的计算和调整,可直接在推指返程退让机构的移位槽上量化出来。(*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位推指返程退让机构,具体地说是凸轮杠杆结构在换位导线生产技术中的应用,属于绕组线制造

技术介绍
换位导线生产线设备的最关键部分是换位装置,用于对多根导线进行换位绕制, 其工作情况直接关系到换位导线产品的质量,规格,生产率等等。换位装置在换位时使换位 推指随换位导线的牵引垂直方向作往返循环动作,尽量减小换位导线与换位工具之间在换 位时的相对运动, 一旦一个换位结束,换位推指立即后退,避开刚完成的换位段,以便下一 个换位工作的开始.工作过程中换位推指直接沿着导线退出,与导线之间存在摩擦,容易 将导线表面漆膜擦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在双向推指换位装置上 增加一套推指返程退让机构,使得推指在返程与导线不接触,起到保护导线漆膜作用的换 位推指返程退让机构。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换位推指返程退让机构在轴包括固定架、回转支撑、摆杆、顶杆、撞击轮、紧压件、第一移位槽、第二移位槽、顶杆支撑、固定柱、撞击轮固定柱,所述固定架上安装回转支撑,套在摆杆中部,在摆杆上开有第一移位槽,第一移位槽的一端安装顶杆,顶杆一端以靠固定柱固定在摆杆上,在顶杆上开有第二移位槽,顶杆上另一端安装撞击轮,用撞击轮固定柱固定,顶杆支撑安装在顶杆上,在摆杆另一端安装紧压件;所述的第一移位槽及第二移位槽上分别刻有标尺刻度。 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使换位导线的规格、根数在发生变化时,可利 用经验公式诺莫表调整位置,以确保在不同状态下保持机构合适的退让行程和在推指垂直 方向上的作用力,免去了员工再在换位装置上的计算和调整,可直接在推指返程退让机构 的移位槽上量化出来。该机构与换位装置之间为滚动摩擦,因此摩擦磨损较小,可用于传递 较大的动力,且能够量化位移指标,能够实现精确的运动规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结构A A结构剖面视图。 图3为本技术结构B B结构剖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 图3所示,包括固定架1、回转支撑2、摆杆3、顶杆4、撞击轮5、紧压件6、 第一移位槽7、第二移位槽8、顶杆支撑9、固定柱10、撞击轮固定柱11等。 本技术所述固定架1上安装回转支撑2,套在摆杆3中部,在摆杆3上开有第 一移位槽7,并刻有标尺刻度。第一移位槽7的一端安装顶杆4,顶杆4 一端以靠固定柱10 固定在摆杆3上,在顶杆4上开有第二移位槽8,并刻有标尺刻度,顶杆4上另一端安装撞击 轮5,用撞击轮固定柱11固定,顶杆支撑9安装在顶杆4上。根据换位导线规格尺寸要求调 整第一移位槽7和第二移位槽8相对位置,确定之后同时固定移位确定固定柱10和顶杆支 撑9,在摆杆3另一端安装紧压件6。摆杆3与顶杆4的端部厚度均做配重处理,采用煮黑 工艺处理。 所述撞击轮5与换位装置中的动力输出结构接触作用,紧压件6与换位装置中的 推指结构联动。在换位装置一次换位结束后,换位头推指返程退让机构作用换位推指,使之 在后退时先往上动作,避开导线,避免推指与导线之间的硬摩擦。权利要求一种换位推指返程退让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架(1)、回转支撑(2)、摆杆(3)、顶杆(4)、撞击轮(5)、紧压件(6)、第一移位槽(7)、第二移位槽(8)、顶杆支撑(9)、固定柱(10)、撞击轮固定柱(11),所述固定架(1)上安装回转支撑(2),套在摆杆(3)中部,在摆杆(3)上开有第一移位槽(7),第一移位槽(7)的一端安装顶杆(4),顶杆(4)一端以靠固定柱(10)固定在摆杆(3)上,在顶杆(4)上开有第二移位槽(8),顶杆(4)上另一端安装撞击轮(5),用撞击轮固定柱(11)固定,顶杆支撑(9)安装在顶杆(4)上,在摆杆(3)另一端安装紧压件(6);所述的第一移位槽(7)及第二移位槽(8)上分别刻有标尺刻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换位推指返程退让机构,具体地说是凸轮杠杆结构在换位导线生产技术中的应用,属于绕组线制造
特征是采用在固定架上安装回转支撑,套在摆杆中部,在摆杆上开有第一移位槽,第一移位槽的一端安装顶杆,顶杆一端以靠固定柱固定在摆杆上,在顶杆上开有第二移位槽,顶杆上另一端安装撞击轮,用撞击轮固定柱固定,顶杆支撑安装在顶杆上,在摆杆另一端安装紧压件。本技术能使换位导线的规格、根数在发生变化时,可利用经验公式诺莫表调整位置,以确保在不同状态下保持机构合适的退让行程和在推指垂直方向上的作用力,免去了员工再在换位装置上的计算和调整,可直接在推指返程退让机构的移位槽上量化出来。文档编号H01F41/06GK201449812SQ20092004651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1日专利技术者窦以伍, 陆峰宇, 陆炳兴 申请人:无锡环宇电磁线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位推指返程退让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架(1)、回转支撑(2)、摆杆(3)、顶杆(4)、撞击轮(5)、紧压件(6)、第一移位槽(7)、第二移位槽(8)、顶杆支撑(9)、固定柱(10)、撞击轮固定柱(11),所述固定架(1)上安装回转支撑(2),套在摆杆(3)中部,在摆杆(3)上开有第一移位槽(7),第一移位槽(7)的一端安装顶杆(4),顶杆(4)一端以靠固定柱(10)固定在摆杆(3)上,在顶杆(4)上开有第二移位槽(8),顶杆(4)上另一端安装撞击轮(5),用撞击轮固定柱(11)固定,顶杆支撑(9)安装在顶杆(4)上,在摆杆(3)另一端安装紧压件(6);所述的第一移位槽(7)及第二移位槽(8)上分别刻有标尺刻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炳兴窦以伍陆峰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环宇电磁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