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凤娥专利>正文

一次性膀胱癌化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78635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一次性膀胱癌化疗器,其包括膀胱置入管,特征在于设有混药器、注药管和注液管,混药器上设有一个出液口和两个进液口,出液口经导液管与膀胱置入管相连接,两个出液口分别与注药管和注液管相连接,注药管和注液管的另一端分别设有连接插头,导液管、注药管和注液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使用时,注药管和注液管分别经连接插头与药液瓶和溶液瓶相连接,连接插头的结构及操作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输液吊瓶中的连接插头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泌尿处科医护人员在进行膀胱灌注时的配药、混药等繁琐过程。(*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的一次性膀胱 癌化疗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病,膀胱癌经过切除手术治疗后其复发率较高,为了 治疗及防止复发,膀胱癌进行切除手术后,一般都进行膀胱灌注药物进行化疗,膀胱灌注的 传统方法是先进行配药、混药,然后将膀胱置入管的一端经患者尿道置入患者膀胱内,再将 配好的药液经膀胱置入管的另一端注入膀胱内,采用这种方法对膀胱癌患者进行膀胱灌注 化疗对操作者烦琐,并且配药过程中难免会造成药物浪费而影响化疗效果,耽误了病情的 治疗,另外间接地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治疗效果差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治疗效果好 的一次性膀胱癌化疗器。本技术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一种一次性膀胱癌化疗器,包括膀胱置入管,其特征在于设有混药器、注药管和注 液管,混药器上设有一个出液口和两个进液口,出液口经导液管与膀胱置入管相连接,两个 出液口分别与注药管和注液管相连接,注药管和注液管的另一端分别设有连接插头。本技术可以在导液管、注药管和注液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以分别控制药液 浓度和灌注速度,提高治疗效果。本技术使用时,注药管和注液管分别经连接插头与药液瓶和溶液瓶相连接, 简化了泌尿处科医护人员在进行膀胱灌注时的配药、混药等繁琐过程,也避免了混药过程 中药物不完全吸入或药物失效而导致药物的浪费,为患者的病情治疗提供了更好的保证, 能够合理控制化疗时间,节省了医疗费用,使临床上膀胱癌术后定期灌注化疗简单化、合理 化,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所示,一种一次性膀胱癌化疗器,包括膀胱置入管1,混药器2、注药管3和 注液管4,混药器2上设有一个出液口和两个进液口,出液口经导液管5与膀胱置入管1相 连接,两个出液口分别与注药管3和注液管4相连接,注药管3和注液管4的另一端分别设 有连接插头6,导液管5、注药管3和注液管4上分别设有控制阀7,以分别控制药液浓度和 灌注速度,提高治疗效果,使用时,注药管3和注液管4分别经连接插头6与药液瓶和溶液 瓶相连接,连接插头6的结构及操作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输液吊瓶中的连接插头相同,本技术简化了泌尿处科医护人员在进行膀胱灌注时的配药、混药等繁琐过程,也避免了 混药过程中药物不完全吸入而导致药物的浪费,为患者的病情治疗提供了更好的保证,能 够合理地安按治疗时间,节省了医疗费用,使临床上膀胱癌术后定期灌注化疗简单化、合理 化,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等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膀胱癌化疗器,包括膀胱置入管,其特征在于设有混药器、注药管和注液管,混药器上设有一个出液口和两个进液口,出液口经导液管与膀胱置入管相连接,两个出液口分别与注药管和注液管相连接,注药管和注液管的另一端分别设有连接插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一次性膀胱癌化疗器,包括膀胱置入管,其特征在于设有混药器、注药管和注液管,混药器上设有一个出液口和两个进液口,出液口经导液管与膀胱置入管相连接,两个出液口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凤娥张建新刘娜
申请(专利权)人:蒋凤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