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超专利>正文

一种沉降箱式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773922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降箱式排水系统,包括大便器多通、排水支管、地漏和主立管(10),所述的主立管(10)上连接有积水器(12),所述的积水器(12)安装时处于沉降箱(19)的底部楼板中且所述的积水器(12)的进水孔(21)与所述的沉降箱(19)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便于安装、排污畅通,节约冲洗水,不会堵塞、沉积、渗漏和返臭的沉降箱式排水系统。(*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水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沉降箱式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楼房中使用的排污系统连接管件,主要是由与大便器连接的三通、排水支管、 水封型地漏和主立管组成,大便器三通的三个接口均为φ 110,大便器三通的上端连接大便 器,大便器三通的水平接口的一个接口连接Φ110的排水支管,排水支管再通过一个Φ110 的顺水三通与主立管连接,大便器三通的另一个接口通过φ 110*50变径头与地漏连接,主 立管安装在楼板上。参见图1,目前的存水弯本体11由蹲便器接口 4、进水端和排水端组 成,这样蹲便器排污时,由于污物有一定的粘性,污水混合物落入存水弯本体11的横管部 分时,会两头分散,这样带有一定粘性的污物就会沉积于底部,存在死角,久之易产生横管 堵塞,且不易疏通。采用这种结构的排水系统,座便器的安装高度为300mm,蹲便器的安装 高度为450 550mm,占用了大量的楼层空间,增加了楼房的荷载,从而增加了楼房的建设 成本。因绝大部分蹲便器本来设有存水弯,依靠管道中存水弯的水封来实现防臭,使用过程 中,如果水压过小、过低会导致存水弯的污物排不净,就会散发臭气出来,所以卫生间返臭, 并且在冲洗时,在三通和排水支管内前端形成一个阻力区,后端形成一个真空段,对污水有 一定的牵制作用,影响排污的效果,造成堵塞和渗漏。每次使用必须加大冲水量,一般需要 12-15升以上的水才能冲洗干净,大大超过了国家规定的6升,浪费水资源,浪费国家人民 的资源。冲洗水从地面砖的缝隙或其他管件连接部位渗漏到沉降箱中形成积水,积水通过 积水器自然渗漏方式排入主立管中,彻底解决了沉降箱中的积水饱和而形成臭水坑或渗漏 到下一层、返溢到本层其他室内的技术难题。并且蹲式、座式马桶以及普通地漏、洁具等存 在在排水过程中咕咕返气(臭气)的技术难题,存在在自然排水过程中支管与主管存在正 负压力、主横管达到充满度时与水封或机械密封之间而形成真空段,就牵制、阻碍排水通畅 性,在虹吸作用下会把水封里的水抽干了、破坏密封的技术难题。主立管堵塞后主立管的污 水返回致室内无法控制,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污畅通、节约冲洗水、不会堵塞、渗 漏和返臭的沉降箱式排水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沉降箱式排水系统,包括大便器多通、 排水支管、地漏和主立管,所述的主立管上连接有积水器,所述的积水器安装时处于沉降箱 的底部楼板中且所述的积水器的进水孔与沉降箱相通。所述的排水支管上临近所述的主立管的一端设有止回装置。所述的大便器多通为顺水凹式变径三通,所述的顺水凹式变径三通上端为与大便 器连接的上接口,所述的顺水凹式变径三通的下左端为出水口,所述的顺水凹式变径三通 的下右端为变径进水口,所述的顺水凹式变径三通的出水口连接第一排水支管,所述的顺水凹式变径三通的变径进水口与第二排水支管连接,在所述的第二排水支管上连接一个第 二三通,回气管一端与所述的第二三通连接,所述的回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排水支 管连接,或与所述的主立管连接,或与总回气管连接。所述的主立管上设有的变径连接顺水三通与所述的积水器为插式连接或对接连接。所述的地漏为水封型地漏或机械密封地漏。所述的变径进水口为偏心变径进水口。所述的变径进水口为同心变径进水口。所述的变径进水口与所述的顺水凹式变径三通为一整体,或为一个凹式同心或偏 心变径口活动插在所述的顺水凹式变径三通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层安装的沉降箱式排水系统,由于主立管上连接有积水 器,积水器安装时处于沉降箱的底部楼板中且积水器的进水孔与沉降箱相通,冲洗水从地 面砖的缝隙或其他管件连接部位渗漏到沉降箱中形成积水,积水通过积水器自然渗漏方式 排入主立管中,彻底解决了沉降箱中的积水饱和而形成臭水坑或渗漏到下一层、返溢到本 层其他室内的技术难题。由于大便器三通为顺水凹式变径三通,顺水凹式变径三通上端与 大便器连接有上接口,顺水凹式变径三通的下左端为出水口,顺水凹式变径三通下右端为 变径进水口,由于采用顺水凹式变径三通,第二排水支管直接插在顺水凹式变径三通的变 径进水口内,缩短了第二排水支管与顺水凹式变径三通的上接口的距离,大便器排污时污 水混合物落入顺水凹式变径三通,变径进水口与上接口之间不存在死角,冲水时水会从一 个方向从偏心变径进水口处往出水口方向将污物冲走,这样带有一定粘性的污物就不会沉 积于变径进水口与上接口之间,不会产生弯管部分堵塞。且由于在第二排水支管上连接有 一个回气管,冲洗时,空气经回气管回到第二排水支管进入到顺水凹式变径三通后端,使其 不会形成真空,降低阻力,对污水不会产生牵制作用,使排污顺畅迅速,绝对不堵塞,绝对不 渗漏,绝对不返臭,同时可以免纸篓。回气管彻底解决了蹲式、座式马桶以及普通地漏、洁具 等在排水过程中咕咕返气(臭气)的技术难题,彻底根治了在自然排水过程中支管与主管 存在正负压力、主横管达到充满度时与水封或机械密封之间而形成真空段,就牵制、阻碍排 水通畅性,在虹吸作用下会把水封里的水抽干了、破坏密封的技术难题。由于顺水凹式变径 三通、第一排水支管采用Φ90的口径,存水量较小,能达到一定的充满度,冲洗过程中,可 以产生虹吸现象,排污时的水和污物运行阻力小,相对原来的排污系统节约用水70%以上。 顺水三通与主立管为插式连接,安装方便快速。便于调节系统支管、干管的高低坡度,清通 方便,打开水封型地漏,在一个平面内直线清通管道。采用这种结构的同层安装的自动回气 排水系统,安装座便器时,其安装高度最大150 200mm,采用蹲便器时,其最大安装高度为 250 300mm,便于在楼层本层内安装,节约空间高度,可节约填充层的回填料,及降低四周 圈梁的高度,减轻楼层的荷载,几方面节约建筑结构的建设成本。排水支管上临近主立管的 一端设有止回装置,止回装置防止主立管堵塞后主立管的污水返回致室内无法控制,造成 事故。综上所述,本技术是一种适应于建筑节能、环保的同层安装的防沉积自动回 气排水系统技术。彻底解决卫生间沉降箱内积水排放及主立管污水回流侵蚀填充层、返臭、 沉积、结垢堵塞等问题,而且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降低成本,消除消防隐患,推广应用市场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原有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大便器三通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K向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大便器三通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大便器三通安装座便器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大便器三通安装蹲便器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回气管第二种安装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回气管第三种安装示意图;图10是积水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和图10,顺水凹式变径三通5的上端为与大便器连接有上接口 4,上接口 4的口径为Φ90或Φ 110,上接口 4与大便器排污口的间距可调,顺水凹式变径三通5的下 左端为出水口 15,出水口 15的口径为Φ90,在顺水凹式变径三通5的下右端为与之为一整 体的偏心变径进水口 14,偏心变径进水口 14的口径为Φ 50,顺水凹式变径三通5的出水口 15连接第一排水支管3,第一排水支管3通过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沉降箱式排水系统,包括大便器多通、排水支管、地漏和主立管(10),其特征是:所述的主立管(10)上连接有积水器(12),所述的积水器(12)安装时处于沉降箱(19)的底部楼板中且所述的积水器(12)的进水孔(21)与所述的沉降箱(19)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沉降箱式排水系统,包括大便器多通、排水支管、地漏和主立管(10),其特征是所述的主立管(10)上连接有积水器(12),所述的积水器(12)安装时处于沉降箱(19)的底部楼板中且所述的积水器(12)的进水孔(21)与所述的沉降箱(19)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箱式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水支管上临近所述 的主立管(10)的一端设有止回装置(2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沉降箱式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大便器多通为顺 水凹式变径三通(5),所述的顺水凹式变径三通(5)上端为与大便器连接的上接口(4),所 述的顺水凹式变径三通(5)的下左端为出水口(15),所述的顺水凹式变径三通(5)的下右 端为变径进水口,所述的顺水凹式变径三通(5)的出水口(15)连接第一排水支管(3),所 述的顺水凹式变径三通(5)的变径进水口与第二排水支管(6)连接,在所述的第二排水支 管(6)上连接一个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张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