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调节卡手环的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65213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电筒,其筒身的外部具有沿筒身的圆周方向包围筒身的卡手环。该手电筒有效地防止了电筒在使用过程中从手中脱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电筒,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户外的具有可调节卡手环 的手电筒。
技术介绍
手电筒作为随身照明设备,不但用于家用,也广泛用于户外,例如,在丛林穿越、登 山、攀岩、溯溪、露营、探洞以及野外生存、野外拓展、探险挑战赛等户外活动中显得格外重 要和必不可少。现有的手电筒的筒身多为大致圆柱体,筒身尾端没有卡手装置,很容易在使用过 程中造成手电筒从手中脱落;并且现有的手电筒不能根据不同使用者手的大小调节电筒的 结构以使之更具适用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防止在使用过程中从手中脱落的 手电筒。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握持舒适的手电筒。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手电筒, 其具有筒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的外部具有沿所述筒身的圆周方向包围所述筒身的卡 手环。其中,卡手环可拆卸地安装在筒身的外表面上,卡手环包括筒状部,同轴地安装 在所述筒身上;以及环状部,位于筒状部的外表面,并垂直于筒状部。其中,卡手环与筒身螺纹连接。其中,卡手环的筒状部内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第一内螺纹部,筒身的外表面的 一部分上形成有第一外螺纹部,其中,第一内螺纹部沿轴向的长度小于第一外螺纹部沿轴 向的长度,第一内螺纹部和第一外螺纹部互相接合。其中,手电筒还包括尾盖,尾盖的壁部内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第二内螺纹部,相 应地,筒身尾端部分的圆柱体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外螺纹部,第二内螺纹部和第二外螺 纹部互相接合。其中,筒身的外表面上与所述筒状部内表面接触的部分还形成有沿其圆周方向形 成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部嵌入有第一密封圈,筒身尾端部分的外表面上与尾盖的壁部 内表面接触的部分还形成有沿其圆周方向形成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部嵌入有第二密封 圈。其中,筒身与卡手环接触部分的外径大于筒身尾端与尾盖的壁部内表面接触的部 分的外径;尾盖的外径与筒身与卡手环接触部分的外径相等。其中,卡手环的筒状部覆盖筒身与尾盖的相接处的缝隙。其中,环状部与筒状部同轴且一体形成,筒状部和环状部的接合处形成倒角。3其中,卡手环的环状部的外周缘呈非圆形。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在电筒筒身外部设置包围筒身的卡手环,因而有效地防止了电筒在使用过 程中从手中脱落。2.卡手环可以设置为包括筒状部和环状部,并与筒身螺纹连接,藉此卡手环能够 沿所述筒身的轴向方向前后调节,方便了使用者针对自身手的大小来调节卡手环的位置, 以使电筒更适用并达到更舒适的使用。3.本技术中的卡手环中,通过在包围电筒筒身的筒状部与垂直于筒状部的环 状部的接合处形成有倒角,进一步增大了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4.将电筒筒身尾端的圆柱体制作为相对较小的外径,而使尾端前部部分的筒身外 径与尾盖的外径相等,并由卡手环覆盖两者之间的缝隙,简化了电筒的结构,并使得手电筒 更加美观。本技术的方案适用于各种手电筒,特别适于战术手电筒。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 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 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具备可调节卡手环的手电筒的主剖 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中示出的手电筒是一种战术手电筒。该战术手电筒包括筒身1、安装在筒身1 后端的尾盖2、以及安装在筒身1前端的防滚头盖6和攻击头7。在筒身1的中部设置有卡 手环3,筒身1与卡手环3和尾盖2的连接部分别设置有密封圈4、5。筒身1的内部安装有 电池A,筒身1的前端内部设置有用作光源的LED 8,位于电池A的前面,LED 8与电池A之 间还设置有防电池反接结构9。在尾盖2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LED 8的接通和断开的尾盖 开关10。从图中可以看到,筒身1的外部具有沿筒身1的圆周方向包围筒身1的卡手环3。 卡手环3包括筒状部31和环状部32。筒状部31为中空形状,具有适于穿入筒身1的圆柱 形的内表面和近似圆柱形的外表面。筒状部31与筒身1同轴,以安装在筒身1上,因而筒 状部31的内表面平行于筒身1。筒状部31的外表面上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有环状部32。 从图中可以看到,该环状部32位于筒状部31沿轴向的大体中部位置,但可以知道,其也可 以设置在筒状部31的前端或后端位置,这根据具体的设计来确定。环状部32为扁平状凸 缘,其外缘为花瓣状,以起到防滚动作用。可以知道,环状部32的外缘也可形成为多边形、 齿轮形等各种非圆形状,同样可以起到防滚动的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到,本实施例中筒状部31与环状部32是一体形成的,且在二者的结 合处,即环状部32的与筒状部31的接合根部圆弧倒角,这样,不但增大使用过程中手的舒适性,而且环状部不容易从筒状部上脱落,整体结构更坚固。当然,在实践中筒状部31与环 状部32为彼此连接的分体结构也是可行的。筒状部31内表面中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第一内螺纹部311,筒身1的圆柱形外表面 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第一外螺纹部11,这样,筒状部31可以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地安装在 筒身1上。从图1中可以看到,第一内螺纹部311沿轴向的长度小于第一外螺纹部11沿轴 向的长度,这样,该筒状部31可以在筒身1上通过第一内螺纹部311和第一外螺纹部11的 互相接合沿轴向前后旋转移位,以实现对卡手环位置的调节。卡手环位置调节的范围(在 轴向上可移位的范围)取决于第一外螺纹部11的长度。由上所述可知,卡手环3中的环状 部32起到了防止电筒在使用过程中从手中脱落的效果,而卡手环3中的筒状部31内壁上 形成的第一内螺纹部311与筒身1的圆柱形外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的第一外螺纹部11的 互相接合使得卡手环3能够沿筒身1的轴向方向前后调节,方便了使用者针对自身手的大 小调节卡手环的位置。从图中还可以看到,卡手环3上的第一内螺纹部311位于筒状部上大体与环状部 对应的位置,在该位置的机械强度较高,不易因外力作用而损坏。由上文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卡手环3与筒身1为分体结构,以实现沿筒身1轴向 方向调节卡手环3的效果。然而,在实践中卡手环3与筒身1也可以为一体结构,在这种情 况下,上文中所述的卡手环3本身的各种结构或组合方式(如分为筒状部31与环状部32) 同样可以应用。此外,筒身1的圆柱形外表面上与筒状部31内表面直接接触的部分(即没有螺纹 的部分)中还形成有一条沿其圆周方向形成的第一凹槽12,第一凹槽12的截面为方形,内 部嵌入有第一密封圈4,以形成密封,并加强筒身1与筒状部31之间的配合。从图1中可以看到,尾盖2大致为圆柱形,其具有从其底部凸出来的壁部21,该壁 部21为中空的圆柱形,以接纳筒身1的尾端,壁部21内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内螺纹部211,相 应地,筒身1尾端部分的圆柱体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外螺纹部13,第二内螺纹部211和第 二外螺纹部13互相接合以将尾盖2固定于筒身1。此外,筒身1与卡手环3接触部分的圆柱体的外径(即第一外螺纹部11的外径) 大于筒身1尾端部分圆柱体的外径,尾盖2的外径与第一外螺纹部11的外径相等,从而,从 第一外螺纹部11到尾盖2的外径是一致的。并且,卡手环3的筒状部31不仅覆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电筒,其具有筒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1)的外部具有沿所述筒身(1)的圆周方向包围所述筒身(1)的卡手环(3)。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手电筒,其具有筒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1)的外部具有沿所述筒身(1)的圆周方向包围所述筒身(1)的卡手环(3)。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手环(3)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筒 身(1)的外表面上,所述卡手环(3)包括筒状部(31),同轴地安装在所述筒身(1)上;以及环状部(32),位于所述筒状部(31)的外表面,并垂直于所述筒状部(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手环(3)与所述筒身(1)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手环(3)的筒状部(31)内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第一内螺纹部(311), 所述筒身(1)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第一外螺纹部(11), 其中,所述第一内螺纹部(311)沿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外螺纹部(11)沿轴向的长 度,所述第一内螺纹部(311)和所述第一外螺纹部(11)互相接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电筒还包括尾盖(2),所述尾盖(2)的壁部(21)内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第二内螺纹部(211),相应地,所述筒身(1)尾端 部分的圆柱体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外螺纹部(13),所述第二内螺纹部(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百源实业有限公司阳江市纳丽德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