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挤压式同轴电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63594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连接器领域内的轴向挤压式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活动接头、中间连接管和外套管,中间连接管首端设有一凸台,其中部为缩径段,尾端为锥形头,活动接头从中间连接管的尾端套入至中间连接管的首端,外套管过赢配合套在中间连接管上靠近活动接头位置,外套管尾端与中间连接管之间留有环形间隙;一可容纳同轴电缆插入的尾管从外套管尾端配合插入外套管内,外套管内在尾管前端设有一导向锥面,导向锥面的位置与锥形头位置相对应,尾管插入端的圆周方向上开设有多道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轴向推挤尾管,使屏蔽层能与中间连接管压紧,使电缆信号传递稳定,损耗小。该装置能可靠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固定。(*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连接装置,属于电缆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主要由活动接头、中间连接管 和外套管组成,中间连接管首设有一凸台,其中部为縮径段,尾端为锥形头, 活动接头从中间连接管的锥形头端套在中间连接管上,外套管过赢配合套在 中间连接管上靠近活动接头位置,外套管尾端与中间连接管之间留有环形间 隙;该同轴电缆连接器使用时,将同轴电缆的外护套、屏蔽层和绝缘层相继 截去一部分,露出芯线导体,使同轴电缆的端头由内向外呈阶梯形分布,将 芯线导体连同绝缘层一起从锥形头端轴向插入中间连接管内,芯线导体可从 活动接头内伸出,屏蔽层和外护套套在中间连接管外,并基本可以将外套管 和中间连接管之间的环形间隙填满,此时,以专用工具径向挤压外套管,使 其局部变形,将绝缘层和屏蔽层压紧在中间连接管外,即完成了该同轴电缆 连接器与同轴电缆的连接,此后,可以通过活动接头将该同轴电缆与其他同 轴电缆或电器设备的射频端子相连。该同轴电缆连接器具有连接方便的优点, 但也有其固有的不足主要在于通过挤压使外套管变形,在外套管和中间连接管之间的环形间隙变得不均匀,不能保证屏蔽层的一周均能和中间连接管 接触良好,导致屏蔽不良,信号损耗大,传递不稳定,易受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缺陷的同轴电缆连接器,使得 中间连接管能与屏蔽层更好接触,信号传递更加稳定,同时,兼具施工便捷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轴向挤压式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活 动接头、中间连接管和外套管,中间连接管首端设有一凸台,其中部为縮径 段,尾端为锥形头,活动接头从中间连接管的尾端套入至中间连接管的首端, 外套管过赢配合套在中间连接管上靠近活动接头位置,外套管尾端与中间连 接管之间留有环形间隙; 一可容纳同轴电缆插入的尾管从外套管尾端配合插 入外套管内,外套管内在尾管前端设有一导向锥面,导向锥面的位置与锥形 头位置相对应,尾管插入端的圆周方向上开设有多道直槽。该装置使用时,将同轴电缆端头环形切开,使其由内向外呈阶梯形分布, 将芯线导体连同绝缘层一起从尾端轴向插入中间连接管内,芯线导体从活动 接头内伸出,屏蔽层和外护套套在中间连接管外,此时,用工具轴向挤压尾 管,在导向锥面的作用下,尾管的插入端变形并强行挤入外套管尾端与中间 连接管之间的环形间隙内,屏蔽层和外护套被挤压变形并与中间连接管相压 紧,直至尾管的端头越过锥形头位置,卸去轴向力,尾管可保持对外护套的 挤紧状态,由于尾管从圆周方向挤紧外护套,使得屏蔽层能与中间连接管良 好接触,避免了屏蔽不良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信号传递更加稳定,损耗小, 同时,本技术连接牢靠,不易松脱。该装置能可靠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 固定。为保证轴向挤压尾管时,尾管能有固定的变形量,所述尾管尾端外设有 与外套管尾端相对应的限位台阶。当挤压到限位台阶与外套管尾管接触时, 尾管将不能再进入外套管内,司.以限制尾管的变形量,获得最佳的连接效果。为进一步保证密封,避免内部氧化,在所述活动接头与中间连接管的径 向间隙中设有密封圈。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尾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挤压尾管前的本技术使用状态图。图4为挤压尾管后的本技术使用状态图。其中,l活动接头,2密封圈,3中间连接管,301锥形头,302中心孑L, 303凸台,4外套管,401导向锥面,5环形间隙,6尾管,601直槽,602限 位台阶,7外护套,8屏蔽层,9绝缘层,IO芯线导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为轴向挤压式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活动接头1、中间连接管3 和外套管4,中间连接管3的首端设有一凸台303,其中部为缩径段,尾端为 锥形头301,活动接头1从中间连接管3的尾端套入至中间连接管3的首端, 外套管4过赢配合套在中间连接管上靠近活动接头1位置,外套管4尾端与 中间连接管3之间留有环形间隙5; —可容纳同轴电缆插入的尾管6从外套 管4尾端配合插入外套管4内,外套管4内在尾管6前端设有一导向锥面401, 导向锥面401的位置与锥形头301位置相对应,尾管6插入端的圆周方向上 开设有多道直槽601。尾管6尾端外设有与外套管4尾端相对应的限位台阶 602。活动接头1与中间连接管3的径向间隙中设有密封圈2。使用时,将同轴电缆端头环形切开,使其由内向外呈阶梯形分布,将芯 线导体10连同绝缘层9 一起从尾端轴向插入中间连接管3的中心孔302内, 芯线导体10从活动接头1内伸出,屏蔽层8和外护套7套在中间连接管3 外,此时,用工具轴向挤压尾管6,在导向锥面401的作用下,尾管6的插 入端变形并强行挤入外套管4尾端与中间连接管3之间的环形间隙5内,屏5蔽层8和外护套7被挤压变形并与中间连接管3相压紧,直至尾管6的端头 越过锥形头301位置,此时,限位台阶恰好抵触在外套管4尾端,卸去轴向 力,尾管6可保持对外护套7的挤紧状态,该技术方案使得尾管6从圆周方 向挤紧外护套7,屏蔽层8能与中间连接管3良好接触,避免了屏蔽不良带 来的一系列问题,使信号传递更加稳定,损耗小,同时,其连接牢靠,不易 松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轴向挤压式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活动接头、中间连接管和外套管,中间连接管首端设有一凸台,其中部为缩径段,尾端为锥形头,活动接头从中间连接管的尾端套入至中间连接管的首端,外套管过赢配合套在中间连接管上靠近活动接头位置,外套管尾端与中间连接管之间留有环形间隙;其特征在于:一可容纳同轴电缆插入的尾管从外套管尾端配合插入外套管内,外套管内在尾管前端设有一导向锥面,导向锥面的位置与锥形头位置相对应,尾管插入端的圆周方向上开设有多道直槽。

【技术特征摘要】
1、轴向挤压式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活动接头、中间连接管和外套管,中间连接管首端设有一凸台,其中部为缩径段,尾端为锥形头,活动接头从中间连接管的尾端套入至中间连接管的首端,外套管过赢配合套在中间连接管上靠近活动接头位置,外套管尾端与中间连接管之间留有环形间隙;其特征在于一可容纳同轴电缆插入的尾管从外套管尾端配合插入外套管内,外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国胜李旭洪爱民陈建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中广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