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婴儿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6150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包括具有底塑件和底支管的底支架、具有前塑件和前支管的前支架,底塑件与前塑件横向销接,两个前支管的后端分别通过上关节销接有推杆,推杆的前段向前延伸并位于前支管的下部,推杆的前端设有下关节与前支管锁定,两个下关节与底支管之间销接有X形支撑架,所述底支管与下关节之间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上端与下关节可转动地连接,连杆的下端设置在X形支撑架的下连接端的后方并与底支管可转动地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了连杆的连接位置,使连杆可以配合X形支撑架更好地支撑前支架,保证婴儿长时间坐在车篮或座位时,车篮或座位不会改变其高度,确保了该折叠式婴儿推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婴儿推车通常包括安装有提兜或车篮或座位的车架,车架 包括前轮组件、后轮组件、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侧车架以及连接在两侧车架 之间的多个横杆,每个侧车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以及推杆,车架可以在展 开使用时锁定。此类推车的缺点有1. 整体结构基本上为左右两片式车架,折叠时只能前后折叠,而不能 左右折叠,折叠后的体积仍然较大,不便于放置和携带;2. 车架结构比较复杂,连接固定在左右两片车架之间的多个横杆在折 叠时会产生较多干涉,使用较麻烦。为了解决上述婴儿推车的不足,本申请人申请了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 申请号为200620076331.4,其包括呈U形的、开口向后的底支架和前支架, 底支架包括前端的底塑件和纵向销接在底塑件上的两个底支管,底塑件的下 部和底支管的后端分别安装有车轮,前支架包括前端的前塑件和纵向销接在 前塑件上的两个前支管, 底塑件与前塑件横向销接,两个前支管的后端分别 通过上关节销接有推杆,推杆的前段向前延伸并位于前支管的下部,推杆的 前端设有下关节与前支管锁定,两个下关节与底支管之间销接有X形支撑 架;该推车不仅能前后折叠,而且还能左右折叠,折叠后的体积更小,折叠 时的干涉更少,安放和携带更方便。该专利在两底支管的后部之间销接有折叠式底撑杆,折叠式底撑杆与底 塑件之间连接有连杆,展开状态时,连杆及X形支撑架对前支架起到一个 支撑作用。但是经过长期的试验结果证明,由于连杆与前支架的连接位置较 低,因此连杆对前支架的支撑作用并不是特别好,婴儿坐在车篮或座位的时 间越久,车篮或座位就会越低。专利技术内容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该推车改变了连杆的连 接位置,使连杆可以配合X形支撑架更好地支撑前支架,保证婴儿长时间 坐在车篮或座位时,车篮或座位不会改变其髙度,确保了该折叠式嬰儿推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包括底支架和前支架, 底支架包括前端的底塑件和纵向销接在底塑件上的两个底支管,底塑件的下 部和底支管的后端分别安装有车轮,前支架包括前端的前塑件和纵向销接在 前塑件上的两个前支管,底塑件与前塑件横向销接,两个前支管的后端分别 通过上关节销接有推杆,推杆的前段向前延伸并位于前支管的下部,推杆的 前端设有下关节与前支管锁定,两个下关节与底支管之间销接有X形支撑 架,所述底支管与下关节之间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上端与下关节可转动地连 接,连杆的下端设置在X形支撑架的下连接端的后方并与底支管可转动地 连接;所述前支管的下部位于推杆的前端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推杆的前端 口内设有锁定滑块,锁定滑块可嵌入凹槽中,锁定滑块的后端设有弹簧,弹 簧被固定销固定在推杆的内腔中,锁定滑块的后端连接有牵引锁,牵引锁的 后端连接有折叠拉手,折叠拉手位于推杆的后部的管内,折叠拉手的外侧设 有拨动块,对应于拨动块位置的推杆上设有拨动孔所述两推杆的后部之间销接有折叠式支撑杆,折叠式支撑杆的中部设有 连接罩,连接罩上设有折叠按钮。本技术优点是本技术改变了连杆的连接位置,使连杆可以配 合X形支撑架更好地支撑前支架,保证婴儿长时间坐在车篮或座位时,车 篮或座位不会改变其高度,确保了该折叠式婴儿推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3为本实用新兴折叠中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下关节与前支管锁定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6为下关节与前支管未锁定状态时的剖视图。 其中IO底支架;ll底塑件;12底支管;20前支架;21前塑件;22前支管;23上关节;24推杆;25下关节;26凹槽;27锁定滑块;28弹簧;29固定销;210牵引锁;211折叠拉手; 212拨动块;213拨动孔;214折叠式支撑杆;215连接罩;216折叠按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 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包括呈U形的、 开口向后的底支架10和前支架20。底支架10包括前端的底塑件11和纵向销接在底塑件11上的两个底支 管12,底塑件11的下部和底支管12的后端分别安装有车轮30。前支架20包括前端的前塑件21和纵向销接在前塑件21上的两个前支 管22,底塑件11与前塑件21横向销接,两个前支管22的后端分别通过上 关节23销接有推杆24,推杆24的前段向前延伸并位于前支管22的下部, 推杆24的前端设有下关节25与前支管22锁定,两个下关节25与底支管 12之间销接有X形支撑架40,两推杆24的后部之间销接有折叠式支撑杆 214,折叠式支撑杆214的中部设有连接罩215,连接罩215上设有折叠按 钮216。所述底支管12与下关节25之间连接有连杆50,连杆50的上端与下关 节25可转动地连接,连杆50的下端设置在X形支撑架的下连接端的后方并 与底支管12可转动地连接。本技术改变了连杆50的连接位置,使连杆 50可以配合X形支撑架40更好地支撑前支架20,保证婴儿长时间坐在车篮 或座位时,车篮或座位不会改变其高度,确保了该折叠式婴儿推车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前支管22的下部位于推杆24的前端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26,推杆 24的前端口内设有锁定滑块27,锁定滑块27可嵌入凹槽26中,锁定滑块 27的后端设有弹簧28,弹簧28被固定销29固定在推杆24的内腔中,锁定 滑块27的后端连接有牵引锁210,牵引锁210的后端连接有折叠拉手211, 折叠拉手211位于推杆24的后部的管内,折叠拉手211的外侧设有拨动块 212,对应于拨动块212位置的推杆24上设有拨动孔213。折叠时,按住折叠按钮216,使折叠式支撑杆214折弯后,上提推杆24 两侧的折叠拉手211上的拨动块212,带动牵引锁210,在牵引锁210的拉 力下,锁定滑块27向上移动,当折叠拉手211拉到最上端时;锁定滑块27 完全脱离前支管22下方的凹槽26,此时对推杆24施加一向前的力,车体5即可收拢。展开时,提拉推杆24,使推杆24与前支架22分开,当锁定滑块27的 下方与前支管22的下方切合,在弹簧28的压力下,锁定滑块27滑入并固 定在前支管22下方的凹槽26内,然后上提连接罩215,使折叠式支撑杆214 拉直,车体即被完全展开并所定。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 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釆用等 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 内。权利要求1. 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包括底支架(10)和前支架(20),底支架(10)包括前端的底塑件(11)和纵向销接在底塑件(11)上的两个底支管(12),底塑件(11)的下部和底支管(12)的后端分别安装有车轮(30),前支架(20)包括前端的前塑件(21)和纵向销接在前塑件(21)上的两个前支管(22),底塑件(11)与前塑件(21)横向销接,两个前支管(22)的后端分别通过上关节(23)销接有推杆(24),推杆(24)的前段向前延伸并位于前支管(22)的下部,推杆(24)的前端设有下关节(25)与前支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包括底支架(10)和前支架(20),底支架(10)包括前端的底塑件(11)和纵向销接在底塑件(11)上的两个底支管(12),底塑件(11)的下部和底支管(12)的后端分别安装有车轮(30),前支架(20)包括前端的前塑件(21)和纵向销接在前塑件(21)上的两个前支管(22),底塑件(11)与前塑件(21)横向销接,两个前支管(22)的后端分别通过上关节(23)销接有推杆(24),推杆(24)的前段向前延伸并位于前支管(22)的下部,推杆(24)的前端设有下关节(25)与前支管(22)锁定,两个下关节(25)与底支管(12)之间销接有X形支撑架(4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管(12)与下关节(25)之间连接有连杆(50),连杆(50)的上端与下关节(25)可转动地连接,连杆(50)的下端设置在X形支撑架(40)的下连接端的后方并与底支管(12)可转动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琼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