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起垄上土覆土双垄沟全铺膜机,其机架前端对称安有上土起垄犁及从动轮;机架中部边纵梁上固接整形轮支架及整形轮;机架后端横梁外端对称安装挂膜轴支架座及挂膜轴;机架后部中央安有上土变速箱,其与主动轮和万向传动轴的一端相连,该万向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微耕机变速箱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采用传动装置连接;上土槽前端与起垄犁支架的后端固接,然后,该上土槽向斜后上方延伸,且其末端向斜下方延伸并分别与垄顶覆土槽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微耕机配套作业的时,操作者可在机上进行操作,完全避免了损伤地膜,又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经实验,每小时可铺膜5~6亩,较人工作业效率提高10倍。(*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铺膜农机具,特别是一种与微耕机配套作业的自动起垄上土 覆土双垄沟全铺膜机。
技术介绍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在克服传统地膜栽培技术 不足的基础上,创新研发的一项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沟垄种植为一体的旱作农业新技 术。该技术是相对传统覆膜,在覆盖方式上由半膜覆盖变为全膜覆盖,在播种方式上由坪铺 穴播变为垄沟种植,在覆膜时间上由播种时覆膜变为秋覆膜和顶凌覆膜,具有集雨、保墒、 保温、抗灾、抗旱、抑制杂草等效果,粮食亩产可提高30-50%。目前,随着该项技术的大面积 推广,各种全覆膜农机具应运而生,但存在着开沟深度难控、起垄形状不勻、膜不贴垄、膜间 连接不紧,损膜、撕膜、裂纹严重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起垄效果好、铺膜平整,集开沟、起垄、 整形、铺膜、上土、覆土于一体,与微耕机配套作业的自动起垄上土覆土双垄沟全铺膜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起垄上土覆土双垄沟全铺膜机, 包括机架和牵引架等,所述机架前端横梁两侧对称安装起垄犁支架,起垄犁支架上端安装 有上土起垄犁、下端安装从动轮;机架中部边纵梁上固接整形轮支架,其上安装整形轮;机 架后端横梁外端对称安装挂膜轴支架座,其上安装有挂膜轴支架,挂膜轴设在挂膜轴支架 上;机架后部中央通过变速箱支架安装有上土变速箱,该上土变速箱分别与主动轮和 万向传动轴的一端相连,该万向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微耕机变速箱连接;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链条或皮带传动连接;上土槽的前部无槽底,且其前部前端两槽壁与所述起垄犁支架的后端固接,并和 上土起垄犁对接,然后,该上土槽沿链条或皮带向斜后上方延伸,其后部由固定在上土变速 箱两侧的机架后部横梁上的上土槽固定支架支撑,且该上土槽的末端向斜下方延伸并分别 与垄顶覆土槽相连;与上土槽后部下方位置对应处的机架后部纵梁上对称安装有垄沟覆土 槽,且与该垄沟覆土槽对应处的上土槽上开有出口。本技术起垄效果好、铺膜平整,集开沟、起垄、整形、铺膜、上土、覆土于一体, 特别与微耕机配套作业的时,操作者可在机上进行操作,完全避免了损伤地膜,又减轻了劳 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经实验测定,本技术每小时可铺膜5 6亩,较人工作业效率提高10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皮带式传动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链条式传动的主视图。图中1.微耕机变速箱 2.牵引架限位螺栓 3.牵引套 4.牵引架 5.牵引 升降机构6.万向传动轴7.牵引架调节固定螺栓8.上土变速箱9.主动轮10.上 土槽 11.上土槽固定架 12、19、25.螺栓 13.变速箱支架 14.输送带张紧螺栓 15.驾驶座调节固定螺栓 16.驾驶座 17.垄顶覆土槽 18.垄沟覆土槽 20.夹紧螺 栓 21.挂膜轴支架 22.挂膜轴 23.挂膜轴支架座24.调节螺栓 26.整形轮支架 27.整形轮28.机架29.上土输送带30.从动轮31. U型夹紧螺栓32.起垄犁支架 33.上土槽前固定螺栓34.上土起垄犁35.上土起垄犁固定螺栓36.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 3,一种自动起垄上土覆土双垄沟全铺膜机,包括机架28和牵引架4 等,机架28前端横梁两侧对称安装起垄犁支架32,起垄犁支架32上端安装有由上土起垄犁 固定螺栓35固定的上土起垄犁34、下端安装有U型夹紧螺栓31固定的从动轮30 ;上土起 垄犁34之间起一个全垄,两边起两个半垄;机架前端横梁中央安装有牵引升降机构5,用于 调节机身高度;机架中间横梁中央安装有三角形牵引架4,三角形牵引架4前端固接牵引 套3和牵引架限位螺栓2,牵引套3用于与微耕机相连,牵引 架限位螺栓2用于定向机具,防 止左右摆动;三角形牵引架4后端由牵引架调节固定螺栓7调节固定;机架28中部边纵梁 上由螺栓25固接整形轮支架26,其上对称安装一对整形轮27,用于中间全垄和两边两个半 垄的整形;机架28后端横梁外端对称安装可调式挂膜轴支架座23,挂膜轴支架座23之间 的间距由调节螺栓24根据膜宽调节固定,挂膜轴支架21通过夹紧螺栓20与挂膜轴支架座 23成为一体,挂膜轴支架21上设有挂膜轴22,用于挂地膜;机架28后部中央通过变速箱支架13安装有上土变速箱8,由螺栓12起固定作用, 该上土变速箱8分别与主动轮9和万向传动轴6的一端相连,该万向传动轴6的另一端与 微耕机变速箱1连接,微耕机变速箱1的动力通过万向传动轴6传动到上土变速箱8带动 主动轮9 ;所述主动轮9和从动轮30之间通过链条或皮带传动连接;当链条式传动时,上土 输送带29呈波浪形并固定在链条上;当皮带式传动时,上土输送带29上设有角铁型金属 片;上土输送带29张紧度由输送带张紧螺栓14调节;所述上土变速箱8后方的机架上安装 有驾驶座16 ;驾驶座16由驾驶座调节固定螺栓15调节固定;该驾驶座的设置,使得操作者 坐在机上进行操作,避免了损伤地膜,而且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上土槽10的前部无槽底,且其前部前端两槽壁与通过上土槽前固定螺栓33与起 垄犁支架32的后端固接,并和上土起垄犁34对接,然后,该上土槽10沿链条或皮带向斜后 上方延伸,其后部由固定在上土变速箱8两侧的机架后部横梁上的上土槽固定支架11支 撑,且该上土槽10的末端向斜下方延伸并分别与垄顶覆土槽17相连,通过垄顶覆土槽17 的土流入半垄垄顶压膜,使膜与两半边垄紧贴;与上土槽10后部下方位置对应处的机架后 部纵梁上由螺栓19固接对称安装垄沟覆土槽18,且与该垄沟覆土槽18对应处的上土槽10 上开有出口 36,上土槽10中的土通过此出口 36正好流入垄沟覆土槽18再流入垄沟压膜, 使膜与中间全垄、垄沟紧贴。铺膜时,首先将三角形牵引架4与微耕机相连、微耕机变速箱1与微耕机离合器轴相连,根据地形、垄宽、垄高、膜宽调节机身、整形轮27至适宜的高度、宽度,并挂膜。作业 开始时,微耕机变速箱1工作,通过万向传动轴6带动上土变速箱8工作,上土变速箱8带 动主动轮9工作,主动轮9通过上土输送带带动从动轮30工作;随着微耕机行进,上土起垄 犁34开始起土、开沟、起垄,中间形成一个全垄,两边形成两个半垄,垄高为10 16公分, 整形轮27跟进对中间全垄、两边半垄进行整形,然后将地膜铺在垄上,这时地膜覆盖整个 全垄和两个半垄,两个半垄被地膜覆盖至垄顶;同时,部分起土被送入上土槽10,当起土由 上土输送带29传送到上土槽10的出口 36时,一部分土首先通过垄沟覆土槽18流入垄沟, 压实地膜,使膜与中间全垄紧贴,随后另一部分土通过垄顶覆土槽17流到两边半垄垄顶, 将两边半垄垄顶膜边压实。当微耕机行至地头,进行回车或其它操作。回车后作业时,调整 机具,使上土起垄犁34所起半垄与临侧半垄正好形成一个全垄为宜,来回往返,完成整个 双垄沟全覆膜。权利要求一种自动起垄上土覆土双垄沟全铺膜机,包括机架(28)和牵引架(4)等,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8)前端横梁两侧对称安装起垄犁支架(32),起垄犁支架(32)上端安装有上土起垄犁(34)、下端安装从动轮(30);机架(28)中部边纵梁上固接整形轮支架(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起垄上土覆土双垄沟全铺膜机,包括机架(28)和牵引架(4)等,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8)前端横梁两侧对称安装起垄犁支架(32),起垄犁支架(32)上端安装有上土起垄犁(34)、下端安装从动轮(30);机架(28)中部边纵梁上固接整形轮支架(26),其上安装整形轮(27);机架(28)后端横梁外端对称安装挂膜轴支架座(23),其上安装有挂膜轴支架(21),挂膜轴(22)设在挂膜轴支架(21)上; 机架(28)后部中央通过变速箱支架(13)安装有上土变速箱(8),该上土变速箱(8)分别与主动轮(9)和万向传动轴(6)的一端相连,该万向传动轴(6)的另一端与微耕机变速箱(1)连接;所述上土变速箱(8)后方的机架(28)上安装有驾驶座(16); 所述主动轮(9)和从动轮(30)之间通过链条或皮带传动连接;上土槽(10)的前部无槽底,且其前部前端两槽壁与所述起垄犁支架(32)的后端固接,并和上土起垄犁(34)对接,然后,该上土槽(10)沿链条或皮带向斜后上方延伸,其后部由固定在上土变速箱(8)两侧的机架后部横梁上的上土槽固定支架(11)支撑,且该上土槽(10)的末端向斜下方延伸并分别与垄顶覆土槽(17)相连;与上土槽(10)后部下方位置对应处的机架(28)后部纵梁上对称安装有垄沟覆土槽(18),且与该垄沟覆土槽(18)对应处的上土槽(10)上开有出口(36)。...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曹树人,李月娥,
申请(专利权)人:赵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