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30351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往复锯,其包括:壳体,其具有一前端和一后端;马达,设于壳体中;锯条,延伸出壳体的前端,所述锯条被所述马达驱动相对于壳体基本上沿前后方向进行往复切割动作;夹具,用于夹持工件,其靠近壳体的前端设置,并可绕一夹具枢轴相对于壳体枢转;主手柄,设置于壳体的后端,用于在切割操作时被握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手柄,与所述夹具连接并向后延伸以供切割操作时握持,且在执行切割操作时,所述主手柄和所述辅助手柄分别受力被压迫,使壳体和夹具绕所述夹具枢轴相对转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往复锯。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夹具的往复锯。
技术介绍
往复锯是切割管材、木料等工件的常用工具,然而,直接使用往复锯切割工件常常 存在着震动较大,切割精度低等不足之处。因此,出现了带有夹具的往复锯,如美国专利 US5,6H, 146即揭示了这样一种往复锯,其壳体前端可枢转的安装有夹具,夹具夹板的松紧 程度可以通过螺杆进行调节,以夹紧规格大小不同的工件,在夹具夹紧工件之后,再相对于 夹具转动往复锯切割工件。由于夹具和往复锯之间的枢转连接,此时的往复锯仅可在工件 的确定的待切割方向上进行切割,这样便解决了往复锯切割工件时的震动较大,精度较低 等不足之处。 然而,现有的往复锯及其夹具系统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弊端。比如,往复锯的夹具仅仅是固定了夹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工件本身的位置并不受到往复锯和夹具的影响。这样,往往就需要在往复锯和夹具之外另外设置虎钳,工作台等装置来固定工件的位置,然后才能进行稳定的切割。而虎钳等装置通常较大,不方便移动、不适应较狭窄的工作场合,这就给往复锯的切割工作带来了很多局限。再比如,现有的往复锯夹具通常使用螺杆来上紧夹板,使用者往往比较难以确定夹板是否已经夹持的足够紧,而如果夹持较松,切割会不稳定甚至带来危险,如果夹持过紧,就会导致切割完毕后松开夹板时比较困难。 因此,需要一种往复锯及夹具,可以克服现有的往复锯夹板系统的弊端,不需要借助额外的虎钳装置来固定工件位置,并且可以帮助使用者确定夹板已经足够紧,不需继续上紧夹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轻松固定工件位置的往复锯,尤其是一种带 有夹具的往复锯。 本技术的另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夹持工件,并且具有夹持松紧度控制结 构的往复锯,尤其是一种带有夹具的往复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往复锯,其包括壳体,其具有一前端和一后端;马达,设 于壳体中;锯条,延伸出壳体的前端,所述锯条被所述马达驱动相对于壳体基本上沿前后方 向进行往复切割动作;夹具,用于夹持工件,其靠近壳体的前端设置,并可绕一夹具枢轴相 对于壳体枢转;主手柄,设置于壳体的后端,用于在切割操作时被握持;还包括辅助手柄, 与所述夹具连接并向后延伸以供切割操作时握持,且在执行切割操作时,所述主手柄和所 述辅助手柄分别受力被压迫,使壳体和夹具绕所述夹具枢轴相对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手柄的末端到所述枢转轴的距离和所述主手柄的末端到所述 枢转轴的距离的比值介于0. 7到1. 4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手柄的末端到所述枢转轴的距离和所述主手柄的末端到所述枢转轴的距离大致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手柄向后延伸超过所述马达的后端。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包括下夹板和上夹板,所述下夹板和上夹板通过夹板枢轴可 枢转的连接,以相对枢转彼此远离或靠近。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手柄相对于夹具沿其轴向方向可移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手柄上设有螺纹,所述夹具上设有相配的螺母,以使辅助手 柄绕其自身纵轴线旋转以沿其轴向方向螺旋式线性移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螺母可移动以选择性的咬合所述辅助手柄上的螺纹。 更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手柄包括延伸杆和握持部,所述延伸杆径向固定的安装在夹具上,一端连接所述上夹板并可选择的带动上夹板相对于下夹板枢转,所述延伸杆的另一端连接握持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握持部和所述延伸杆之间设有夹具离合器,所述夹具离合器可 选择的传递所述握持部的旋转到所述延长杆。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具手柄空套在所述延长杆上,所述夹具离合器包括固定套接 于延长杆的离合座,所述离合座上设置有复数个滑道;和沿夹具手柄的轴向方向延伸,和所 述复数个滑道对应设置的复数个圆孔;和分别安放于所述各个圆孔中的复数个第二弹簧和 复数个第二滚珠,所述的各个第二弹簧压迫对应的第二滚珠,使其位于对应的各个滑道中。 更进一步的,所述滑道沿离合座的径向方向延伸,滑道两侧分别为第一斜坡面和 第二斜坡面,所述第一斜坡面的坡度大于所述第二斜坡面的坡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具上设有凸轮,所述凸轮具有一高位处和一低位处,所述凸轮 可移动以使所述高位处和所述低位处中的一个正对所述螺母。 更进一步的,所述延长杆连接所述凸轮,并所述延长杆旋转时选择性的带动所述 凸轮旋转。 更进一步的,所述凸轮呈环状并套接在延长杆上,其间设有转套,所述转套径向固 定,轴向可滑移的连接延长杆,且所述转套和凸轮之间的接触面上各自设有相配的复数个 球坑,球坑中设有弹簧和滚珠,所述滚珠可选择的传递所述转套的旋转运动到凸轮。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可拆卸的安装在往复锯的壳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枢轴垂直于所述壳体的中轴面设置,并穿过所述夹具和所述 壳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可握持的来具手柄固定工件位 置,可方便轻松的进行切割;通过夹具离合器控制了夹板的夹持松紧度,避免了夹持过松或 过紧的弊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夹具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螺母的立体图。 图4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凸轮离合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凸轮的立体图。4图6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凸轮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夹具离合机构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夹具离合机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合座的示意图。图10a至图10c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切割方式示意图。10夹具162上夹板21手柄ll夹具手柄163夹板枢轴22壳体111圆孔165滑杆23锯条112护套167第一长槽31凸轮离合机构113第二弹簧17转套32夹具离合机构115第二滚珠171凸台321离合座12延长杆172圆环面322滑道123延长杆长槽173凹陷处325第一斜坡面121连动块174滑轨327第二斜坡面14夹具基架175第一弹簧40枢转轴141侧壁176第一滚珠401枢转主轴142后壁177通孔402轴套147第二长槽18凸轮41夹具端15螺母181第一球坑42插入端151扭簧183凸轮环421末端153连杆185第一凸缘422环155螺母柄187第二凸缘44开槽157螺母本体188高位处441压块158内壁189低位处442压块扭簧16夹板20往复锯443块梢161下夹板5马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揭示了 一种往复锯,尤其是一种具有夹具的往复锯。 图l至图IO揭示了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l,和通常的往复锯一 样,本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往复锯20具有一个壳体22,壳体22由外表面彼此对称的两个半壳 体接合而成,两个半壳体的结合面即为壳体22的中轴面,定义轴线Z垂直于壳体22的中轴 面。壳体22内设置有马达5 (参见图lib),马达5连接有往复轴(图未示),往复轴具有远 离马达5的自由端,其上连接有锯条23。马达5适于驱动往复轴往复运动并带动其上的锯 条23进行往复切割动作。定义锯条23的往复切割方向为轴线X的方向。为描述方便,现 以沿轴线X向图一左侧的方向为往复锯的前方,以沿轴线X向图一右侧的方向为往复锯的 后方。则壳体22的后端设有本实施例中往复锯20的主手柄往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往复锯(20),其包括:    壳体(22),其具有一前端和一后端;    马达(5),设于壳体(22)中;    锯条(23),延伸出壳体(22)的前端,所述锯条(23)被所述马达(5)驱动相对于壳体(22)基本上沿前后方向进行往复切割动作;    夹具(10),用于夹持工件,其靠近壳体(22)的前端设置,并可绕一枢转轴(40)相对于壳体(22)枢转;    主手柄(21),设置于壳体(22)的后端,用于在切割操作时被握持;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助手柄(11、12),与所述夹具(10)连接并向后延伸以供切割操作时握持,且在执行切割操作时,所述主手柄(21)和所述辅助手柄(11、12)分别受力被压迫,使壳体(22)和夹具(10)绕所述枢转轴(40)相对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松顾育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