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贤专利>正文

一种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72498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救生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引导带、外壳、测速机构和减速机构,外壳套在引导带上,测速机构和减速机构设置在外壳上,测速机构包括测速齿轮和与引导带滚动接触的摩擦壳体,减速机构包括在转动过程中与引导带间的摩擦系数逐渐变化的减速壳体和可带动减速壳体转动的减速齿轮,测速齿轮和减速齿轮相啮合,摩擦壳体上设有当摩擦壳体转速达到一定值时可连接摩擦壳体和测速齿轮以带动测速齿轮转动的离心测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重物下降速度得到有效控制,重物下降速度不会过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于在发生险情时高楼救生,能防止人在落地时速度过快而致命。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占据空间小,使用时免安装。(*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救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控制物体从一定高度下降时下降 速度的救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用于高楼救生的产品,它们结构复杂,除了主要工作装置外 还有比较多的辅助设备,需要安装;有的下降速度不能自动控制需要手动调节;有的装置 在使用人员数量上有限制等等使用不便利的因素;这样在特殊环境下或者特殊人员使用就 会有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动控制物体的最大下降速度 的救生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引导带、外壳、测速机构和减速机构,外 壳套在引导带上,测速机构和减速机构设置在外壳上,测速机构包括测速齿轮和与引导带 滚动接触的摩擦壳体,减速机构包括在转动过程中与引导带间的摩擦系数逐渐变化的减速 壳体和可带动减速壳体转动的减速齿轮,测速齿轮和减速齿轮相啮合,摩擦壳体上设有当 摩擦壳体转速达到一定值时可连接摩擦壳体和测速齿轮以带动测速齿轮转动的离心测速 器,在减速齿轮驱动减速壳体转动的过程中,减速壳体是朝着减速壳体与引导带间的摩擦 系数逐渐变大的方向转动的。为了使测速机构灵敏可靠,所述的测速机构包括支撑杆、以及所述的摩擦壳体、离 心测速器和测速齿轮,摩擦壳体和测速齿轮均为可相对支撑杆转动的设置在支撑杆上,离 心测速器包括探头、壳体和弹簧I,探头和弹簧I设置在壳体内,探头通过弹簧I与壳体连 接,离心测速器的壳体与摩擦壳体相固定,测速齿轮的一侧设有套在摩擦壳体安装有离心 测速器的一端外的翻边,翻边上设有径向的探头孔,弹簧I处于自由状态时,探头的头部不 超出摩擦壳体的圆周面,弹簧I拉伸到一定长度时,探头的头部伸入到翻边上的探头孔中。为了使减速机构能够快速的减速,所述的减速机构包括主减速装置和辅助减速装 置,主减速装置包括传动轴、弹簧II、以及所述的减速壳体和减速齿轮,减速壳体可相对传 动轴转动的设置在传动轴上,弹簧II套在传动轴上,弹簧II的一端固定在减速壳体上,弹 簧II的另一端固定在传动轴上,减速齿轮固定在传动轴上,减速壳体的表面设有齿高在圆 周方向上逐渐变高的摩擦齿,主减速装置和辅助减速装置分别处在引导带的两侧,辅助减 速装置固定在外壳上,主减速装置的传动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外壳上,当弹簧II处于自由状 态时,减速壳体与辅助减速装置之间有引导带自由通过的间隙,当弹簧II由于减速壳体与 传动轴相对转动而拉紧的过程中,减速壳体与辅助减速装置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为了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和范围,所述的测速机构和减速机构各有两个,两个测 速机构分别处在引导带的两侧,一个减速机构处在两测速机构的上方,另一个减速机构处在两测速机构的下方,两组测速机构和减速机构的测速齿轮和减速齿轮一一对应啮合。为了便于悬挂重物和防止摩擦壳体在引导带上打滑,本技术包括有用于悬挂 重物的悬挂带,支撑杆相对外壳有水平方向上的活动余量,测速机构的支撑杆设置在外壳 上,悬挂带悬挂在两个测速机构的支撑杆上。为了使离心测速器的探头灵敏,所述的离心测速器的壳体包括测速壳体和底座, 底座呈桶状,探头包括圆柱体的头部和与头部连成一体的圆柱体的底部,探头的底部半径 大于底座的内圆半径,探头的底部与底座的内底通过弹簧I连接,测速壳体为一端是敞口 另一端设有探头的头部可通过而探头的底部不能通过的孔,测速壳体敞口端套在底座上, 探头和弹簧I处在测速壳体和底座形成的空腔内。为了使离心测速器的壳体固定可靠,所述的支撑杆上设有外圆为锥形的轴承II, 离心测速器的壳体卡在轴承II与摩擦壳体之间。为了提高离心测速器的可靠性,所述的每个测速机构包括有三个圆周均布在轴承 II和摩擦壳体之间的离心测速器,测速齿轮的翻边上圆周均布有六个探头孔。本技术的有益结果本技术通过测速机构检测重物的下降速度,当重物 下降速度达到一定值时,减速机构开始挤压引导带以增加重物下降的阻力,使重物从加速 下降逐渐变成减速下降,使重物下降速度得到有效控制,重物下降速度不会过快,本实用新 型适于在发生险情时高楼救生,能防止人在落地时速度过快而致命。并且本技术结构 简单、紧凑,占据空间小,使用时免安装;几个装置可以串联使用,在使用人员数量上可以预 设,不受任何限制;在下降过程中速度自动调节,扩展了使用人员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件5的结构示意放大图;图3为图 2的B-B剖面图;图4为件13的结构示意放大图;图5是图1中件3的结构示意放大图;图 6为图1的A-A剖面图。图中1、引导带,2、外壳,3、主减速装置,4、辅助减速装置,5、测速机构,6、安装长 孔,7、悬挂带,8、支撑杆,9、轴承I,10、摩擦壳体,11、支撑壳体,12、轴承II,13、离心测速 器,14、探头孔,15、测速齿轮,16、轴承III,17、探头,18、测速壳体,19、弹簧I,20、底座,21、 传动轴,22、轴承IV,23、弹簧II,24、减速壳体,25、减速齿轮,26、销子,27、轴承V。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具体实施例,它包括引导带1、外壳2、主减速装置3、辅助减速装置 4、测速机构5和悬挂带7。主减速装置3、辅助减速装置4和测速机构5各有两套,主减速 装置3、辅助减速装置4和测速机构5都设置在外壳2中。如图2和图3所示,测速机构5包括支撑杆8、轴承19、摩擦壳体10、支撑壳体11、 轴承II 12、离心测速器13、测速齿轮15和轴承III 16,支撑壳体11套在支撑杆8上,轴承 I 9安装在支撑杆8上并位于支撑壳体11的一侧,轴承II 12安装在支撑杆8上并位于支 撑壳体11的另一侧,摩擦壳体10通过轴承I 9、轴承II 12和离心测速器13可相对支撑杆 8转动的设置在支撑杆8上,轴承I 9支撑在摩擦壳体10的一端内,离心测速器13卡在轴 承II 12的外圆面和摩擦壳体10的另一端的内圆面之间,测速齿轮15通过轴承III 16可相对支撑杆8转动的设置在支撑杆8上。如图4所示,离心测速器13包括探头17、测速壳体18、弹簧I19和底座20,底座20呈桶状,探头17包括圆柱体的头部和与头部连成一体的圆 柱体的底部,探头17的底部半径大于底座20的内圆半径,探头7的底部与底座20的内底 通过弹簧I 19连接,测速壳体18为一端是敞口另一端设有探头17的头部可通过而探头17 的底部不能通过的孔,测速壳体18敞口端套在底座20上,探头17和弹簧I 19处在测速壳 体18和底座20形成的空腔内。如图2和图3所示,测速机构5的轴承II 12和摩擦壳体 10之间圆周均布有的三个离心测速器13,离心测速器13的底座20抵在轴承II 12的外圆 面上,离心测速器13的测速壳体18卡在摩擦壳体10上,轴承II 12的外圆呈锥形,在支撑 壳体11的挤压下,使得离心测速器13紧紧的卡在摩擦壳体10和轴承II 12之间,摩擦壳 体10上与测速机构5的探头17正对的位置上设有探头17的头部可通过的孔,测速齿轮15 的一侧设有套在摩擦壳体10安装有离心测速器13的一端外的翻边,翻边的圆周上均布有 六个探头17的头部可通过的探头孔14。如图5所示,主减速装置3包括传动轴21、轴承IV 22、弹簧II 23、减速壳体24、 减速齿轮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带(1)、外壳(2)、测速机构和减速机构,外壳(2)套在引导带(1)上,测速机构和减速机构设置在外壳(2)上,测速机构包括测速齿轮(15)和与引导带(1)滚动接触的摩擦壳体(10),减速机构包括在转动过程中与引导带(1)间的摩擦系数逐渐变化的减速壳体(24)和可带动减速壳体(24)转动的减速齿轮(25),测速齿轮(15)和减速齿轮(25)相啮合,摩擦壳体(10)上设有当摩擦壳体(10)转速达到一定值时可连接摩擦壳体(10)和测速齿轮(15)以带动测速齿轮(15)转动的离心测速器(13),在减速齿轮(25)驱动减速壳体(24)转动的过程中,减速壳体(24)是朝着减速壳体(24)与引导带(1)间的摩擦系数逐渐变大的方向转动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越华李贤
申请(专利权)人:李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