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振华专利>正文

自动捕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249 阅读:15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动捕鱼器是一种捕鱼器具,它是由浮球、伸缩杆、鼠夹、触发器等部分连接而成,采用此装置,能够自动捕鱼,节省人力,且鱼不会逃走;增加了捕鱼量;捕鱼时不受气候环境的影响;操作简便,投资少,见效快。(*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utomatic fishing device

The automatic fishing device is a fishing apparatus, which is composed of a floating ball, a telescopic rod, trap and trigger part is connected to the device,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save manpower, fishing, and fish do not escape; increase the amount of fishing; fishing is not affected by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simple operation, less investment. Qui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捕鱼器具,尤其是自动捕鱼器。二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在捕鱼时所采用的工具大都是鱼网、钓鱼竿等,这些器具需要人们亲自操作,受环境条件限制,浪费人力,捕到的鱼易逃走。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受环境限制,节省人力的自动捕鱼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浮球、伸缩杆、鼠夹、触发器等部分连接而成,这些部分包括下列部件伸缩杆、强力弹簧、连接片、钢管、拉簧、鱼饵盒、活塞弹簧、活塞、皮带、连杆、支撑架、网夹、夹网、转杆、活塞引杆、支撑杆、扶助杆、网罩、底网轴、底网、夹网、弹性杆、示意球、浮球、拉线、连动杆、网齿、穿网孔。浮球由螺栓连接在伸缩杆上,伸缩杆底部两侧各有一鼠夹,两鼠夹之间有一底网,触发器在鼠夹轴中间;示意球与浮球由弹性杆连接,拉线的一端连接在示意球与弹性杆的交界处,拉线另一端由连动杆与网夹连接;伸缩杆与钢管由连接片固定;鱼饵盒位于底网轴中间;活塞弹簧连接在活塞上并位于鱼饵盒内,活塞引杆的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引杆的另一端连接在转杆的上端中部,转杆固定在伸缩杆的下端;支撑架固定在伸缩杆下端,支撑架顶端与扶助杆的一端连接,扶助杆与连杆连接,支撑杆的一端连接在扶助杆的上端中部,支撑杆的另一端与伸缩杆、转杆同时接触、拉簧的一端连接在扶助杆的上端,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伸缩杆上;两个鱼饵盒的底部由皮带固定连接,网罩连接在鱼饵盒的口处;夹网在底网与网夹之间;强力弹簧一端固定在钢管上,另一端固定在网夹上;底网和鼠夹分别固定在伸缩杆上;底网中间有底网轴;网夹的一侧有网齿,另一侧有穿网孔。使用时,将捕鱼器放入水中,由伸缩杆调节深度,浮球防止下沉,当鱼吃鱼饵时,鱼饵逐渐减少,活塞在底部弹簧的作用下,把鱼饵推向鱼饵罩,以便鱼不断进食,同时,由于活塞的前移,活塞连杆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在转动时触动支撑杆,支撑杆失去平衡,弹簧收缩带动连杆收缩,由于连杆由卡片制止鼠夹合围,当连杆收缩时,则鼠夹合围,完成捕鱼。根据需要捕鱼器可大可小。采用此装置,能够自动捕鱼,节省人力,且鱼不会逃走;增加了捕鱼量;捕鱼时不受气候环境的影响;操作简便,投资少,见效快。四附图说明图1为自动捕鱼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伸缩杆 2、强力弹簧 3、连接片 4、钢管 5、拉簧6、鱼饵盒 7、活塞弹簧 8、活塞 9、皮带10、连杆 11、支撑架 12、网夹图2为自动捕鱼器中的触发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0、连杆 11、支撑架 13、转杆 14、活塞引杆 15、支撑杆 16、扶助杆图3为自动捕鱼器的剖视图图中1、伸缩杆 2、强力弹簧 3、连接片 4、钢管 8、活塞 12、网夹 17、网罩 18、底网轴图4为自动捕鱼器中的鱼饵盒结构示意图图中,8、活塞 9、皮带 14、活塞引杆 17、网罩图5为自动捕鱼器中的鼠夹结构示意图图中,12、网夹19、底网 20、夹网图6为自动捕鱼器中的底网结构示意图图中,3、连接片12、网夹 18、底网轴图7为自动捕鱼器中的网夹结构示意图图中,21、网齿22、穿网孔图8为自动捕鱼器中结构示意图图中,23、弹性杆24、示意球 25、浮球 26、拉线 27、连动杆图9为自动捕鱼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自动捕鱼器中的网夹、卡片、连杆组合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中,浮球25由螺栓连接在伸缩杆1上,伸缩杆1底部两侧各有一鼠夹,两鼠夹之间有一底网19,触发器在底网轴18中间;示意球24与浮球25由弹性杆23连接,拉线26的一端连接在示意球24与弹性杆23的交界处,拉线26另一端由连动杆27与网夹12连接;伸缩杆1与钢管4由连接片3固定;鱼饵盒6位于底网轴18中间;活塞弹簧7连接在活塞8上并位于鱼饵盒6内,活塞引杆14的一端与活塞8连接,活塞引杆的另一端连接在转杆13的上断中部,转杆13固定在伸缩杆1的下端;支撑架11固定在伸缩杆1下端,支撑架11顶端与扶助杆16的一端连接,扶助杆16与连杆10连接,支撑杆15的一端连接在扶助杆16的上端中部,支撑杆15的另一端与伸缩杆1、转杆13同时接触,拉簧5的一端连接在扶助杆16的上端,拉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伸缩杆1上;两个鱼饵盒6的底部由皮带9固定连接,网罩17连接在鱼饵盒6的口处;夹网20在底网19与网夹12之间;强力弹簧2一端固定在钢管4上,另一端固定在网夹12上;底网19和鼠夹分别固定在伸缩杆1上;底网19中间有底网轴18;网夹12的一侧有网齿21,另一侧有穿网孔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捕鱼器是由伸缩杆(1)、强力弹簧(2)、连接片(3)、钢管(4)、拉簧(5)、鱼饵盒(6)、活塞弹簧(7)、活塞(8)、皮带(9)、连杆(10)、支撑架(11)、网夹(12)、转杆(13)、活塞引杆(14)、支撑杆(15)、扶助杆(16)、网罩(17)、底网轴(18)、底网(19)、夹网(20)、网齿(21)、穿网孔(22)、弹性杆(23)、示意球(24)、浮球(25)、拉线(26)、连动杆(27)连接而成,其特征是:浮球(25)由螺栓连接在伸缩杆(1)上,伸缩杆(1)底部两侧各有一鼠夹,两鼠夹之间有一底网(19),触发器在底网轴(18)中间;示意球(24)与浮球(25)由弹性杆(23)连接,拉线(26)的一端连接在示意球(24)与弹性杆(23)的交界处,拉线(26)另一端由连动杆(27)与网夹(12)连接;伸缩杆(1)与钢管(4)由连接片(3)固定;鱼饵盒(6)位于底网轴(18)中间;活塞弹簧(7)连接在活塞(8)上并位于鱼饵盒(6)内,连杆(10)的一端与活塞(8)连接,连杆(10)的另一端连接在转杆(13)的上断中部,转杆(13)固定在伸缩杆(1)的下端;支撑架(11)固定在伸缩杆(1)下端,支撑架(11)顶端与扶助杆(16)的一端连接,扶助杆(16)与连杆(10)连接,支撑杆(15)的一端连接在扶助杆(16)的上端中部,支撑杆(15)的另一端与伸缩杆(1)、转杆(13)同时接触,拉簧(5)的一端连接在扶助杆(16)的上端,拉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伸缩杆(1)上;两个鱼饵盒(6)的底部由皮带(9)固定连接,网罩(17)连接在鱼饵盒(6)的口处;夹网(20)在底网(19)与网夹(12)之间;强力弹簧(2)一端固定在钢管(4)上,另一端固定在网夹(12)上;底网(19)和鼠夹分别固定在伸缩杆(1)上;底网(19)中间有底网轴(18);网夹(12)的一侧有网齿(21),另一侧有穿网孔(22)。...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捕鱼器是由伸缩杆(1)、强力弹簧(2)、连接片(3)、钢管(4)、拉簧(5)、鱼饵盒(6)、活塞弹簧(7)、活塞(8)、皮带(9)、连杆(10)、支撑架(11)、网夹(12)、转杆(13)、活塞引杆(14)、支撑杆(15)、扶助杆(16)、网罩(17)、底网轴(18)、底网(19)、夹网(20)、网齿(21)、穿网孔(22)、弹性杆(23)、示意球(24)、浮球(25)、拉线(26)、连动杆(27)连接而成,其特征是浮球(25)由螺栓连接在伸缩杆(1)上,伸缩杆(1)底部两侧各有一鼠夹,两鼠夹之间有一底网(19),触发器在底网轴(18)中间;示意球(24)与浮球(25)由弹性杆(23)连接,拉线(26)的一端连接在示意球(24)与弹性杆(23)的交界处,拉线(26)另一端由连动杆(27)与网夹(12)连接;伸缩杆(1)与钢管(4)由连接片(3)固定;鱼饵盒(6)位于底网轴(18)中间;活塞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振华马爱敏
申请(专利权)人:董振华马爱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