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温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220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控制温度调节器,由测温系统、预置温度系统、控制系统、保护系统、显示系统组成,该控温调节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功能齐全、控温可靠优点,可用于电热毯、水床加热器、小型电孵卵器等加热设备上,具有自动控温、自动保护、最高限温等功能。(*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ler

An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temperature regulator, the preset temperature system, control system and protection system, display system, the temperature regulato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complete function, reliable temperature control, can be used for water heater, electric blanket, electric incubator, small heating equipment, with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limit, automatic protection,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温度控制装置,自动控温调节器,用于电热毯、水床加热器、小型电孵卵器等加热装置上。目前已有的控温调节器有多种,但大都电路比较复杂、成本高、功能不完善、易产生误动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功能齐全的自动控温调节器,克服已有温度控制器存在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是,该自动控温调节器是由测温系统,予置温度系统、控制系统、保护系统、显示系统构成,测温系统由电阻R2、R3组成,R3是绕在电热丝上的铜线或铜基合金,作为感温线,R3与控制系统的比较器IC1的9脚通过电阻R6连接,通过电阻R7与保护电路5的IC4连接;控制系统2由比较器IC1、电阻R9、稳压管DW2、功效管9013、双向可控硅BCR组成,与负载和保护电路连接;保护电路由限温测温保护电路5和负载保护电路6组成,限温测温保护电路由运算放大器IC4和二极管D1构成,IC4输出端14脚通过二极管D1、D2与控制电路功放管9013连接,负载保护电路6为一个单元运算放大器IC2输出端7脚通过二极管D2、D4与控制系统的功放9013的基极连接,7脚通过D4、R16与显示系统IC3的2脚连接;显示系统由工作状态显示7和保护显示9构成,工作状态显示由电阻R20和指示灯LED3组成,用于显示负载状态,通过电阻R20与负载连接;保护显示9是由一个单元运算放大器IC3、电阻R19和指示灯LED2构成,通过D4与保护电路6连接,通过D1与保护电路5连接,予置温度系统由可调电阻W2、W3、电阻R4、电位器W组成,通过电位器W的中间抽头与控制部分的IC110脚相连。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该自动控温调节器与已有的控温调节器比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功能齐全、控温可靠、精度高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电热毯、水床加热器、小型电孵卵器等加热设备上。能够有效的控制其温度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经实际测试使用在电热毯上可节能30-40%。具有自动控温、自动保护、最高限温等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方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1预置温度系统、2控制系统、3负载、4测温系统、5限温测温保护、6负载保护、7工作状态显示、8最高限温、9保护显示、R1-K24电阻、DW1、DW2、DW3稳压管、D1-D5二极管、LED1电源指示灯、LED2工作指示灯、LED3故障指示灯、W1、W2、W3可调电阻、W电位器、IC1、IC2IC3、IC4、LM329运算放大器、BCR双向可控硅、9013功放管。该自动控温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测温系统4由电阻R2、R3组成,R3是绕在电热丝上的铜线或铜基合金,作为感温线。其特性是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其电阻率增大,电压信号也发生变化,其变化过程为△t°→△R→△u。预置温度系统1由可调电阻W2、W3,和电位器W组成,根据环境温度测量系统4电压的变化输入给比较运算放大器IC19脚,确定工作点,调整W2、W3使其工作点电压与环境测量系统所测值相对应。控制系统2由比较器IC1、电阻R9、稳压管DW2、功放管9013、双向可控硅BCR组成。测温系统与预置温度系统所取得的电压信号通过IC1比较器,决定了控制部分的工作状态,当环境温度低于预置温度时,即IC1的9脚电位低于10脚电位,IC1的8脚输出高电位,推动9013工作,BCR导通,主电路电热丝通电、加温。反之电热丝停止加热。当达到热平衡后,主电路间断加热,达到恒温目的。保护系统,由限温测温保护电路5和负载保护电路6组成,当主电路电热丝断开或打火时,C5通过R14回路放电,使IC2的5脚电位瞬间电位降低,而6脚电位是由8脚所输出的分压电位。此时,IC2的反相端6脚电位高于同相端5脚电位,IC2的输出端7脚输出低电压,通过D4拉低2脚电位,又通过D2拉低9013三极管工作点电压,这样IC3的1脚输出高电位,故障灯亮,同时9013截止,BCR切断主电路。由于脚1为高电平,通过D3使脚为高电平。完成自锁。正常工作时5脚电压为R24的电压降,R24为串联在负载上较大功率的电阻元件。显示系统由工作状态显示和保护显示,LED1为电源指示灯、LED2为工作指示灯、LED3为故障指示灯,当正常工作时LED1、LED2亮,恒温后LED2闪烁,出现故障时LED3亮。该自动控温调节器工作原理为,当输入给比较器IC110脚电位高于9脚电位,也就是电热毯温度低于预置温度时8脚输出高电位,通过R9给9013提供工作电压、电流。使9013导通,BCR得到足够工作电压、电流信号后导通,负载通电处于加热状态。当输入给IC110脚电位等于或低于9脚电位时,也就是电热毯温度等于或高于预置温度时,8脚输出低电位,9013截止、BCR关断、切断电源停止加热。当加热诶温度达到预置温度后,电热毯的温度就在预置温度上、下浮动,从而达到恒温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控温调节器,由测温系统、予置温度系统、控制系统、保护系统、显示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测温系统由电阻R↓[2]、R↓[3]组成,R↓[3]为绕在电热丝上的铜线或铜基合金,R↓[3]与控制系统的比较器IC↓[1]的9脚通过电阻R↓[6]连接,通过电阻R↓[6]与保护电路5的IC↓[4]连接;控制系统由比较器IC↓[1]、电阻R↓[9]、稳压管DW↓[2]、功效管9013、双向可控硅BCR组成,与负载和保护电路连接;保护电路由限温测温保护电路和负载保护电路组成,限温测温保护电路输出端14脚通过二极管D↓[1]、D↓[2]与控制电路功效管9013连接,负载保护电路为一个单元运算放大器IC↓[2],输出端7脚通过二极管D↓[3]、D↓[4]与控制系统的功放9013的基板连接,7脚通过D↓[4]、R↓[16]与显示系统IC↓[3]的2脚连接;显示系统由工作状态显示和保护显示构成,工作状态显示由电阻R↓[20]和指示灯LED↓[3]组成,通过R↓[20]与负载连接;保护显示由一个单元运算放大器IC↓[3]、电阻R↓[19]和指示灯LED↓[2]构成,通过D↓[4]与保护电路6连接,通过D↓[1]与保护电路5连接,予置温度系统由可调电阻W↓[2]、W↓[3]、电阻R↓[4]、电位器W组成,通过电位器W的中间抽头与控制部分的IC↓[1]10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温调节器,由测温系统、予置温度系统、控制系统、保护系统、显示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测温系统由电阻R2、R3组成,R3为绕在电热丝上的铜线或铜基合金,R3与控制系统的比较器IC1的9脚通过电阻R6连接,通过电阻R6与保护电路5的IC4连接;控制系统由比较器IC1、电阻R9、稳压管DW2、功效管9013、双向可控硅BCR组成,与负载和保护电路连接;保护电路由限温测温保护电路和负载保护电路组成,限温测温保护电路输出端14脚通过二极管D1、D2与控制电路功效管9013连接,负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宇光李士常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市兴华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