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水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21384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水板结构,是由上、下两外板壳于周缘对压封合而形成一中空壳体,且在内部充填有发泡材,但为了增加内部的强度,以及防止外板壳破裂断截,故在二外板壳的内侧面覆设一胶层,并粘嵌设有一补强板,该补强板由塑料或塑料复合材制成,使外板、胶层、补强板结合,构成一受压或反复冲击不会因此碎裂而断截,并且具有质轻浮力佳的特性,为一更能充分保护人身安全的滑水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滑水板,尤指一种浮于水面上,并被牵引船拉引前进的高强度板 体结构。
技术介绍
以滑水板作为水上运动,已渐渐广为喜好刺激运动人士所热爱,并且近来蔚为风 气,尤其是一种以英文"wakeboarding"命名的水上活动,它是从滑水、滑雪及冲浪所延伸 的新新运动,主要以牵引船作为动力,而运动员(游戏者)手拉牵引船后方的拖绳,并以脚 蹬滑水板,在水面上高速滑行,并可作出凌空跳跃、回旋或舞蹈般的美丽姿势,在滑行时具 有乘风破浪的快感,因此广为中外人士所喜爱,同时目前全球约有3000万以上的滑水运动 爱好者,而越来越多的人也正在尝试参与这项运动。本技术所述即是此种滑水板的结构,该滑水板主要是一高浮力的板体,其外 形如同图1所示,形成一略显长尖圆形的板体,但现有的滑水板内部结构横剖视图则如图4 所示,由上、下两外板壳80于周缘即图4的左、右两端对压封合而形成一中空壳体,该外板 壳80的材料一般以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为PBT材制成;另再以发泡材灌入 该二外板壳80中央所形成的空间内而形成内部的肉材本体60,但为了增加内部的强度,又 在二外板壳80的内侧面分别各粘嵌设有一补强板70、71,该补强板70、71主要是以美耐板 即一种热固性树脂板做为本体60的补强结构,此一设计即是目前通用的滑水板结构,为一 容易破裂的滑水板。该现有的结构,由于补强板70、71主要是以美耐板作为结构补强设计,但实际使 用时,由于其材料很脆,缺乏韧性,所以当从事水上运动时,受到水力及拉力的反复震动影 响如图4左右两侧的箭头所示,很容易让滑水板产生疲劳的现象,且一旦发生裂纹会如图5 所示,很容易在一瞬间发生断裂,并且在断裂后,在断面处产生十分危险的破裂锐角90,此 一现象,经统计约占百分的一的机率,由于从事此类水上活动时,倘若使用滑水板在海浪中 高速移动,一旦发生破裂,运动员将立即顺势落入海中,而破裂的滑水板残骸即被海浪拍打 冲撞于人体,而该滑水板断裂面的破裂锐角90往往会重创运动员,轻则刮伤人体而皮破血 流,但也往往发生许多严重的刺撞的危险,甚至于造成危及生命,因此现有结构的安全性有 必要再予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质轻且更不易碎裂的滑水板,本技术 的滑水板由上、下两外板壳于周缘对压封合而形成一中空壳体,该外板壳的材料一般以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为PBT材制成;另再以发泡材灌入该二外板壳中央所形 成的空间内而形成内部的肉材本体,但为了增加内部的强度,以及防止外板壳破裂断截,故 在二外板壳的内侧面覆设一胶层,并粘嵌设有一补强板,该补强板由塑料或塑料复合材制 成,例如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简称ABS),据此而构成一浮力极佳,且补强板受压或反复冲击均不易碎裂断截,保护人身安全的滑水板。本技术一种滑水板结构,其滑水板至少包含有二上、下相对的长形外板壳,于周缘对压封合而形成一中空壳体;另再以发泡材灌 入该二外板壳中央所形成的空间内而形成内部的肉材本体;一胶层,涂布于外板壳的内侧面;一补强板,设于胶层的另侧面,而使补强板与外板壳紧密贴合,且该补强板至少由一种单一塑料制成。所述的滑水板结构,其中,在该外板壳内由发泡材所构成的肉材本体间,至少穿设 有一根以玻璃纤维制成的补强棒。所述的滑水板结构,其中,该补强板由塑料复合材制成。所述的滑水板结构,其中,该补强板的塑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一种滑水板结构,其中,该滑水板至少包含有二上、下相对的长形外板壳,于周缘对压封合而形成一中空壳体;另再以发泡材灌 入该二外板壳中央所形成的空间内而形成内部的肉材本体;二胶层,分别各涂布于二外板壳的内侧面;二补强板,分设于二胶层的另侧面,而使补强板与外板壳紧密贴合,且该补强板由 塑料制成。所述的滑水板结构,其中,该补强板由塑料复合材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提供的滑水板结构在设计上,在本体内部以塑料复 合材制成补强板,除了强度更佳、具有极佳的浮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不会断截,因此若当进 行冲浪时,外板壳受到反复的应力而有裂痕时,该外板壳能通过内侧的胶层与外板壳的固 定而不分开断裂成截,如此在滑水板损坏时,人员能安全落水,同时滑水板不会破裂形成锐 角,故不会刮伤人体,保障人身的安全,同时由于塑料复合材料质料轻而容易搬运,是本实 用新型设计上更为创新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外观图; 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图; 图3为现有的另一种变化结构剖视图; 图4为现有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现有结构破裂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本体20外板壳30胶层301胶层40补强板 401补强板 50补强棒 60本体 70补强板 80外板壳 90锐角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了解本技术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说明如后。请参看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滑水板至少包含有二上、下相对的长形外板壳20,于周缘即图2的左、右两端对压封合而形成一中空 壳体,该外板壳20的材料一般以PolybutyleneTer印hthalate简称为PBT材制成;另再以 发泡材灌入该二外板壳20中央所形成的空间内而形成内部的肉材本体10。一胶层30,涂布于外板壳20的内侧面。一补强板40,设于胶层30的另侧面,而使补强板40与外板壳20紧密贴合,该补 强板40由塑料,例如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简称 ABS)为佳,但亦可使用适当的塑料复合材制成。为了更加强滑水板的整体强度,在该外板壳20内充满发泡材的肉材本体10间,可 另以多根补强棒50予以穿插其中,该补强棒50以玻璃纤维制成,而具有较佳的结合强度, 使滑水板具有极佳的耐震及耐冲击的功效。请参看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图,主要在该二长形外板壳20、201 的内侧均涂布有一胶层30、301,且在二胶层30、301另侧面均紧密贴合有补强板40、401,这 种双面式的补强,能使结构更为均勻且坚固,为本技术的变化设计。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 范围;故当熟习此技艺所作出等效或轻易的变化者,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与范围下 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例如附加其它的配件,或者相似材质的些微改变,皆应涵盖于本实 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先陈明。综上所述,本技术未在申请前公开,故具有新颖性又具有实用性,具有产业上 的利用价值,符合专利要件;申请人依专利法的规定,向专利局提起专利的申请。权利要求一种滑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水板至少包含有二上、下相对的长形外板壳,于周缘对压封合而形成一中空壳体;另再以发泡材灌入该二外板壳中央所形成的空间内而形成内部的肉材本体;一胶层,涂布于外板壳的内侧面;一补强板,设于胶层的另侧面,而使补强板与外板壳紧密贴合,且该补强板至少由一种单一塑料制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该外板壳内由发泡材所构成的肉 材本体间,至少穿设有一根以玻璃纤维制成的补强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补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水板至少包含有:二上、下相对的长形外板壳,于周缘对压封合而形成一中空壳体;另再以发泡材灌入该二外板壳中央所形成的空间内而形成内部的肉材本体;一胶层,涂布于外板壳的内侧面;一补强板,设于胶层的另侧面,而使补强板与外板壳紧密贴合,且该补强板至少由一种单一塑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文豪
申请(专利权)人:纬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