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灾后铁路隧道明洞快速恢复工程装置,具体说是一种拼 装式钢结构棚洞。
技术介绍
山区铁路隧道外明洞目前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发生诸如地震、滑坡 等灾害被损坏后,为保证最短时间内恢复铁路畅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以下弊端1、 现场施工需要的工作面大。混凝土构件的生产最基本的材料为钢筋、 水泥、砂,同时还需要模板、脚手架等辅助材料,因此现场需要具备一定的 场地进行材料堆放及施工开展,在很多情况下是无法满足的。2、 现场施工工序多、施工周期长。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施工需要的工序 主要为场地平整、模板搭建、帮扎钢筋、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浇筑、养护等 工序,从混凝土浇筑成型到形成需要一定的养护周期。因此无法达到快速的 目的。3、 复杂环境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适应性差。突后恢复的施工现场,环 境非常复杂,为保证尽快恢复通车要求现场施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 整,由于地形、环境受限导致混凝土的施工无法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拼装式钢结构棚洞。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拼装式钢结构棚洞,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棚洞由多个单榀钢架、 ...
【技术保护点】
拼装式钢结构棚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棚洞由多个单榀钢架(1)、柱间支撑件(2)和螺栓(3)构成;所述的单榀钢架(1)有2根钢架柱(4)和一根横向框架梁(5)通过螺栓固定为“∏”型结构,所述的两个单榀钢架(1)平行排列,两个单榀钢架(1)之间设置通过螺栓(3)连接的柱间支撑件(2),构成一个钢架稳定结构单元,所述的多个钢架稳定结构单元通过柱间连接梁(6)连接构成钢结构棚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贵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