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客运专线小跨度箱梁整体内模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9216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客运专线小跨度箱梁整体内模模板。它针对小跨度箱梁采用现浇模板浇筑时手工操作定位,支模、拆模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提高制梁精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安全可靠的高速客运铁路专线高架桥小跨度预制水泥箱梁的整体内模模板。其结构为:鱼腹主梁及顶升机构、顶模、上侧模、下侧模、内模小车、上侧模伸缩机构、下侧模伸缩机构、撑杆及液压传动机构。上侧模和下侧模分为标准段、变截面段和隔墙段三个部分。(*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的箱梁的生产技术,具体说是涉及一种高速客运专线小跨度箱梁 整体内模模板。
技术介绍
目前,在铁路客货分线的主导模式下,客运专线进入高速发展期。高架线段中小跨度箱 梁对大跨度箱梁的架设起到必要的调节作用,而小跨度箱梁的制作目前绝大部分采用现浇模 板。采用现浇模板的优势在于可以灵活拆装,对制梁现场环境要求不高,但现浇模板在制梁 时存在着安装精度低、需要大型移动式起重设备以及人工装配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箱 梁的挠度难以精确控制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小跨度箱梁采用现浇模板浇筑时手工操作定位,支模、拆模技 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提高制梁精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结构简单、实用方便、 安全可靠等优点的高速客运专线小跨度箱梁整体内模模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客运专线小跨度箱梁整体内模模板,它包括鱼腹主梁、主梁顶 升液压油缸、标 准段顶模、隔墙段顶模、液压传动机构、侧模伸縮油缸、撑杆、内模小车、标准段上侧模、 标准段下侧模、变截面上侧模I、变截面段下侧模、变截面上侧模II、隔墙段上侧模及隔墙段 下侧模;其中,所述鱼腹主梁与主梁顶升液压油缸装配构成内模升降系统;标准段上侧模与 标准段下侧模连接构成标准段整体侧模;液压传动机构控制标准段上侧模与标准段下侧模液 压油缸的伸縮,实现标准段下侧模相对于标准段上侧模连接销轴的旋转收放;隔墙段上侧模 与隔墙段下侧模连接构成隔墙段整体侧模;变截面上侧模I与变截面上侧模II连接构成变截 面段整体上侧模;变截面段整体上侧模与变截面段下侧模通过销连接构成变截面段整体侧模, 变截面段上侧模I与变截面段下侧模之间设置一个定位用液压油缸,液压油缸通过销子与变 截面段上侧模I和变截面段下侧模的定位耳板连接;标准段整体侧模、变截面段上侧模和隔 墙段整体侧模连接形成整体侧模;标准段顶模、隔墙段顶模连接形成整体顶模;整体侧模与 整体顶模连接构成预制水泥箱梁内腔外形;液压传动机构控制标准段顶模与标准段上侧模、 变截面段上侧模I间液压油缸的伸缩实现标准段上侧模、变截面段上侧模I相对于标准段顶 模连接销轴的旋转收放,同时液压传动机构控制隔墙段顶模和隔墙段上侧模、变截面段上侧模II间液压油缸的伸縮实现隔墙段上侧模、变截面段上侧模II相对于隔墙段顶模连接销轴的旋转收放;液压传动机构安装在鱼腹主梁两端;鱼腹主梁与标准段上侧模、变截面段上侧模I、变截面段上侧模I[、隔墙段上侧模之间设置撑杆,同时在标准段下侧模,变截面段下侧模、隔墙段下侧模与顶模之间设置撑杆。撑杆与各部件采用销连接。所述标准段上侧模与标准段下侧模通过销连接构成标准段整体侧模外形。所述隔墙段上侧模与隔墙段下侧模通过法兰连接构成隔墙段整体侧模。所述变截面上侧模I与变截面上侧模II通过法兰连接构成变截面段整体上侧模。所述变截面段整体上侧模与变截面段下侧模销连接构成变截面段整体侧模。本技术的高速客运专线跨度为19.5米箱梁整体内模模板,包括鱼腹主梁、主梁顶升液压油缸、标准段顶模(包含变截面段一半的顶模)、隔墙段顶模(包含变截面段另一半的顶模)、液压传动机构、侧模缩放系统、内模小车、标准段上侧模、标准段下侧模、变截面上侧模I、变截面段下侧模、变截面上侧模II、隔墙段上侧模及隔墙段下侧模。本技术中的鱼腹主梁与主梁顶升液压油缸装配后构成内模升降系统;标准段上侧模与标准段下侧模通过销连接构成标准段整体侧模外形,通过控制标准段上下侧模间油缸的伸缩实现标准段下侧模的收放;隔墙段上侧模与隔墙段下侧模通过法兰接构成隔墙段整体侧模;变截面上侧模I与变截面段上侧模II通过法兰连接构成变截面段上侧模;变截面段上侧模与变截面段下侧模销接构成变截面段整体侧模,通过控制变截面段上侧模与变截面段下侧模的油缸实现下侧模的收放;标准段、变截面段和隔墙段侧模通过法兰连接形成整体侧模,标准段顶模和隔墙段顶模通过法兰连接形成整体顶模,整体侧模与整体顶模通过销接构成预制水泥箱梁内腔外形,通过液压传动机构控制顶模与上侧模油缸的伸缩实现上侧模相对于顶模的收放;液压传动机构安装在主梁两端,用于实现整体内模各模块的收放动作。整体内模出模时,先将隔墙段顶模与标准段顶模在变截面中间的法兰解体,处于同一截面的上侧模处的法兰解体,将变截面段下侧模与变截面段上侧模解体;通过液压系统使下侧模及上侧模收缩,使标准段顶模和隔墙段顶模以不同的收縮高度来实现整体内模的出模;出模时通过绳索牵引设在主梁端部的牵引钩,主梁通过内模小车滑行出预制箱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梁体采用普通碳素钢板材制造,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效率较高。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标准段C-C剖视图图3为变截面段B-B剖视图图4为隔墙段A-A剖视图图5为鱼腹主梁与内模小车连接图6为鱼腹主梁与顶模连接其中,l鱼腹主梁,2主梁顶升液压油缸,3标准段顶模,4隔墙段顶模,5液压传动机构,6侧模伸縮油缸,7撑杆,8内模小车,9标准段上侧模,IO标准段下侧模,ll变截面上侧模I,12变截面段下侧模,13变截面上侧模n, 14隔墙段上侧模,15隔墙段下侧模,16鱼腹主梁导轨,17内模小车滑轮,18螺栓,19油缸插销,20底模地板,21内模小车支腿,22内模小车支腿插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l、图2、图3、图4、图5、图6中,它包括鱼腹主梁l、主梁顶升液压油缸2、标准段顶模3、隔墙段顶模4、液压传动机构5、侧模伸縮油缸6、撑杆7、内模小车8、标准段上侧模9、标准段下侧模10、变截面上侧模Ill、变截面段下侧模12、变截面上侧模I113、隔墙段上侧模14及隔墙段下侧模15。鱼腹主梁导轨16落在内模小车的滑轮17上(图5所示)。内模小车支腿21与底模地板2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底模上(图3所示)。主梁顶升液压油缸2与隔墙段顶模和标准段顶模通过油缸插销19连接(图6所示)。主梁顶升液压油缸2的护套通过螺栓18与隔墙段顶摸和标准段顶模连接。鱼腹主梁1与主梁顶升液压油缸2装配构成内模升降系统;标准段上侧模9与标准段下侧模10通过销连接构成标准段整体侧模外形,通过控制标准段上侧模9与标准段下侧模10间的油缸实现标准段下恻模10的收放;隔墙段上侧模14与隔墙段下侧模1S通过法兰接构成隔墙段整体侧模;变截面上侧模111与变截面上侧模1113通过法兰连接构成变截面段上侧模;变截面段上侧模与变截面段下侧模12销接构成变截面段整体侧模,通过控制变截面段上侧模与变截面段下侧模12间油缸的伸縮实现变截面段下侧模12的收放;各段侧模通过连接形成整体侧模,各顶模通过连接形成整体顶模,整体侧模与整体顶模连接构成预制水泥箱梁内腔外形。通过控制设置在标准段顶模和标准段上侧模之间油缸的伸縮实现标准段上侧模相对于标准段顶模的收放;通过控制设置在标准段顶模与变截面段上侧模I之间油缸的伸縮实现变截面段上侧模I相对于标准段顶模的收放;通过控制设置在隔墙段顶模和隔墙段上侧模之间油缸的伸縮实现隔墙段上侧模相对于隔墙段顶模的收放。液压传动机构5安装在鱼腹主梁1两端,用于实现整体内模各模块的收放控制。标准段顶模3还包含变截面段一半的顶模;所述隔墙段顶模4还包含变截面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客运专线小跨度箱梁整体内模模板,其特征是,它包括鱼腹主梁(1)、主梁顶升液压油缸(2)、标准段顶模(3)、隔墙段顶模(4)、液压传动机构(5)、侧模伸缩油缸(6)、撑杆(7)、内模小车(8)、标准段上侧模(9)、标准段下侧模(10)、变截面上侧模Ⅰ(11)、变截面段下侧模(12)、变截面上侧模Ⅱ(13)、隔墙段上侧模(14)及隔墙段下侧模(15);其中,所述鱼腹主梁(1)与主梁顶升液压油缸(2)装配构成内模升降系统;标准段上侧模(9)与标准段下侧模(10)连接构成标准段整体侧模;液压传动机构(5)控制标准段上侧模(9)与标准段下侧模(10)液压油缸的伸缩,实现标准段下侧模(10)相对于标准段上侧模(9)连接销轴的旋转收放;隔墙段上侧模(14)与隔墙段下侧模(15)连接构成隔墙段整体侧模;变截面上侧模Ⅰ(11)与变截面上侧模Ⅱ(13)连接构成变截面段整体上侧模;变截面段整体上侧模与变截面段下侧模(12)连接构成变截面段整体侧模,变截面段上侧模Ⅰ(11)与变截面段下侧模(12)之间设置一个定位用液压油缸,液压油缸与变截面段上侧模Ⅰ(11)和变截面段下侧模(12)连接;标准段整体侧模、变截面段整体上侧模和隔墙段整体侧模连接形成整体侧模;标准段顶模(3)、隔墙段顶模(4)连接形成整体顶模;整体侧模与整体顶模连接构成预制水泥箱梁内腔外形;液压传动机构(5)控制标准段顶模(3)与标准段上侧模(9)、变截面段上侧模Ⅰ(11)间液压油缸的伸缩实现标准段上侧模(9)和变截面段上侧模Ⅰ(11)相对于标准段顶模(3)的旋转收放,同时液压传动机构(5)控制隔墙段顶模(4)、隔墙段上侧模(14)和变截面段上侧模Ⅱ(13)间液压油缸的伸缩实现隔墙段上侧模(14)和变截面段上侧模Ⅱ(13)相对于隔墙段顶模(4)的旋转收放;液压传动机构(5)安装在鱼腹主梁(1)两端;鱼腹主梁(1)与标准段上侧模(9)、变截面段上侧模Ⅰ(11)、变截面段上侧模Ⅱ(13)和隔墙段上侧模(14)之间设置撑杆(7),同时在标准段下侧模(10),变截面段下侧模(12)和隔墙段下侧模(15)与顶模之间设置撑杆(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连玉李晓骥白云记王菲菲吴航宇李峰刘华吴贵东郭明果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