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卫国专利>正文

可水平旋转的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79398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雨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在风的作用下可水平旋转的伞。它是在现有已知技术的基础上,把伞杆分为:上、下两段,伞杆的上段与伞杆的下段动配合连接,所以,伞杆的上段相对于伞杆的下段是可以自由旋转的;在每一根伞的骨架所对应的伞面上都设有一个方向和角度相同的夹角。夹角对风形成阻力,因为在伞面上,相对应位置的夹角对风产生的阻力大小不等,所以在风压的作用下,对风产生相对阻力大的夹角,会带动伞面及伞杆的上段以伞杆为轴心水平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已知技术的伞相比,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不但增强了伞的抗风能力,同时还增加了伞的可观赏性;并且不受风向的影响,运行稳定。(*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雨具
,特指一种在风的作用下可水平旋转的伞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
的伞,大体分为直杆伞和折叠伞两大类。形状上也 只是将传统的圆形改造成菱形、方形、甚至三角形等,材料上有印花绉褶布、 素面帆布以及透明科技感的PVC,多年来伞的发展多是在伞面的色彩上做了改 进。无论是有风或无风的条件下,其在状态上,伞面相对于伞杆及伞把来讲, 始终都是静止不动的。 一直没能突破伞的自身的能动性,在使用中存在的不足 是抗风能力弱,缺乏可观赏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已知
伞的这种静止不动的状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 能在风的作用下可水平旋转的伞,风无论是从任何角度吹过来,伞面始终以伞 杆为轴心水平旋转。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它是 在现有已知技术的基础上,把伞杆分为上、下两段,伞杆的上段与伞杆的下 段动配合连接,所以伞杆的上段相对于伞杆的下段是可以自由旋转的;在每一 根伞的骨架所对应的伞,面上都设有一个方向和角度相同的夹角。夹角对风形成 阻力,因为在伞面上,相对应位置的夹角对风产生的阻力大小不等,所以在风 压的作用下,对风产生相对阻力大的夹角,会带动伞面及伞杆的上段以伞杆为 轴心水平旋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伞在风的作用下,自身可水平旋转的功 能。这种动态的可水平旋转的伞,不仅能遮阳挡雨、也加强了伞的抗风能力, 同时还增加了伞的可观赏性;并且不受风向的影响,运行稳定,结构简单。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可水平旋转的伞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可水平旋转的伞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伞面2.夹角3.骨架4.伞杆的上段5.伞杆的下段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夹角(2)固定在伞面(1)上,杀面(1)固定在骨架(3)上, 骨架G)与伞杆的上段(4)连接并固定,伞杆的上段(4)与伞杆的下段(5) 动配合连接在一起。本技术的可水平旋转的伞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 加工即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增加其更大的扭矩和美观性,伞面上的夹角为3 个以上。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已知技术。权利要求1、可水平旋转的伞,包括伞面、夹角、骨架、伞杆的上段、伞杆的下段,其特征是每一根伞的骨架所对应的伞面上都有一个方向和角度相同的夹角,伞杆的上段与伞杆的下段动配合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水平旋转的伞,其特征是可水平旋转伞的伞面上的夹角为3个以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雨具
,特指一种在风的作用下可水平旋转的伞。它是在现有已知技术的基础上,把伞杆分为上、下两段,伞杆的上段与伞杆的下段动配合连接,所以,伞杆的上段相对于伞杆的下段是可以自由旋转的;在每一根伞的骨架所对应的伞面上都设有一个方向和角度相同的夹角。夹角对风形成阻力,因为在伞面上,相对应位置的夹角对风产生的阻力大小不等,所以在风压的作用下,对风产生相对阻力大的夹角,会带动伞面及伞杆的上段以伞杆为轴心水平旋转。本技术与已知技术的伞相比,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不但增强了伞的抗风能力,同时还增加了伞的可观赏性;并且不受风向的影响,运行稳定。文档编号A45B23/00GK201278888SQ20082002688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8日专利技术者李卫国 申请人:李卫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可水平旋转的伞,包括伞面、夹角、骨架、伞杆的上段、伞杆的下段,其特征是:每一根伞的骨架所对应的伞面上都有一个方向和角度相同的夹角,伞杆的上段与伞杆的下段动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李卫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