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化建造板式全装饰全现浇钢混节能 抗震建筑。
技术介绍
现阶段以钢结构作为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与结构体系,产业化、工厂化方面均具 有非常大的优越性。例如,中国专利号“200520142267. 0”公开了一种钢网架构混凝土复合 建筑,其申请日为2005年12月1号,授权公告日为2006年12月31号,其技术方案为,整 体装配2层以上钢网架构,并利用其自身轻质、高强、定型、定位、承受施工荷载性能,整体 完成混凝土浇筑单元,一体化完成建筑结构、维护、保温、管线工程,并立体叠合完成房屋建 造。钢结构是实现建筑工厂化生产的最有效、最方便且质量良好的途径之一。但是钢结构建 筑比之砌体结构或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的工程造价均高。轻质、耐久、防水性能好, 但能与钢结构建筑配套的新型复合墙体材料成本亦较高。现行的框架结构梁、柱在居住建筑房间内有凸起线角,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对使用 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传统混凝土预制构件相互拼装的连接节点处不易处理,也很容易形 成结构的薄弱环节,整体性差。同时因湿作业造成施工期长,劳动强度大,费用高。现行的建筑体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化建造板式全装饰全现浇钢混节能抗震建筑,包括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由基板组合形成,所述基板包括内饰面模板(1)、外饰面模板(2)和设置在内饰面模板(1)、外饰面模板(2)之间的两个型材(3),两个型材(3)在基板上呈轴对称设置,型材(3)的二个翼缘的端部向外翻折呈钩状形成二个连接固定端(4),两个型材(3)的四个连接固定端(4)分别与内饰面模板(1)和外饰面模板(2)连接;或者基板包括内饰面模板(1)、外饰面模板(2)和四个型材(3),型材(3)的一个翼缘的端部向外翻折呈钩状形成一个连接固定端(4),二个型材(3)配合形成与内饰面模板(1)两端连接的两个连接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