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多层聚结玻纤空气颗粒过滤网及其过滤方法,属于玻纤空气过滤网。
技术介绍
1、现有多层聚结玻纤空气过滤网在高效过滤空气内颗粒物方面存在的缺点主要包括过滤效率的不均匀性、压力损失较大以及可能对健康造成的潜在风险。由于玻纤材料的不规则排列和层间可能存在的空隙,导致过滤效率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无法保证空气中的颗粒物被均匀且高效地捕获。玻纤材料的密度和厚度导致空气通过时的阻力较大,从而增加了系统的能耗。
2、常规的应对方法包括增加过滤网的层数以提高过滤效率、使用更细的玻纤材料以减少空隙、以及在玻纤材料表面涂覆粘合剂以增强颗粒物的捕获能力。然而,这些方法也存在弊端:增加层数虽然可以提高过滤效率,但同时也会进一步增加压力损失,导致更大的能耗;而表面涂覆粘合剂虽然可以提高捕获能力,但长期使用后粘合剂可能老化失效,且粘合剂本身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现在亟需一种多层聚结玻纤空气颗粒过滤网及其过滤方法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聚结玻纤空气颗粒过滤网,包括:上限位壳(1)、过滤芯体(6)以及密封底座(8),所述上限位壳(1)内侧设有一组用于对过滤芯体(6)上端进行空气导流且限制其上端位置的内透气罩(2),所述内透气罩(2)外侧与上限位壳(1)上端内侧相互嵌合限位连接固定,所述内透气罩(2)内部设有若干组矩形结构分布且用于将过滤芯体(6)内部空气流动排出的空气导流槽,所述上限位壳(1)下端设有一组用于装载过滤芯体(6)的下限位壳(4),所述下限位壳(4)与上限位壳(1)之间嵌合连接固定,且嵌合位置设有密封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壳(4)内部设有一组用于放置过滤芯体(6)的内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聚结玻纤空气颗粒过滤网,包括:上限位壳(1)、过滤芯体(6)以及密封底座(8),所述上限位壳(1)内侧设有一组用于对过滤芯体(6)上端进行空气导流且限制其上端位置的内透气罩(2),所述内透气罩(2)外侧与上限位壳(1)上端内侧相互嵌合限位连接固定,所述内透气罩(2)内部设有若干组矩形结构分布且用于将过滤芯体(6)内部空气流动排出的空气导流槽,所述上限位壳(1)下端设有一组用于装载过滤芯体(6)的下限位壳(4),所述下限位壳(4)与上限位壳(1)之间嵌合连接固定,且嵌合位置设有密封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壳(4)内部设有一组用于放置过滤芯体(6)的内腔(5),所述内腔(5)内部设有一组用于对空气内颗粒进行过滤的过滤芯体(6),所述过滤芯体(6)包括内芯体(61)以及下密封条(66),所述内芯体(61)上端外侧设有一组用于防止内芯体(61)内部松散的内定位顶板(62),所述内定位顶板(62)下端设有一组用于对内芯体(61)上端外侧进行密封并防止待过滤空气外渗的上密封条(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聚结玻纤空气颗粒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体(61)包括外织物层(61a)、内织物层(61b)、内导流板(61c)以及内滤芯片(61d),所述外织物层(61a)下端设有一组用于将待过滤空气进行扩散导流的内导流板(61c),所述外织物层(61a)为无纺布层,所述外织物层(61a)包括横向粗织物条(a1)、竖向粗织物条(a2)以及导流缝隙一(a3),所述外织物层(61a)内部横向分布有若干组横向粗织物条(a1),若干组所述横向粗织物条(a1)内侧设有若干组用于与若干组横向粗织物条(a1)相互交错的竖向粗织物条(a2),若干组所述横向粗织物条(a1)与若干组竖向粗织物条(a2)交错处形成三维蓬松结构,其孔隙率为80%,其三维蓬松结构内部设有一组用于待过滤空气进行导流流通的导流缝隙一(a3),所述导流缝隙一(a3)右侧视横截面为一种用于提升空气湍流量的螺旋扭曲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聚结玻纤空气颗粒过滤网,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横向粗织物条(a1)与若干组竖向粗织物条(a2)内侧内壁设有深度60um的鱼骨纹凹槽,并用于引导空气通过时产生局部涡旋,所述外织物层(61a)呈外侧粗孔内侧细孔设置,所述横向粗织物条(a1)采用直径0.5-1mm的玻璃纤维,竖向粗织物条(a2)采用0.3-0.5mm玻璃纤维,所述外织物层(61a)的生产过程需在相对湿度80%±5%的环境中进行,以抑制玻璃纤维静电并维持纤维延展性,所述横向粗织物条(a1)以及竖向粗织物条(a2)从外侧至内侧为由疏到密过渡制备,并用于提升大颗粒预过滤能力,若干组所述竖向粗织物条(a2)内植入有镍钛合金丝,所述横向粗织物条(a1)与竖向粗织物条(a2)中混编5%-10%的碳纤维或金属镀层纤维并用于提升织物抗静电性能,避免颗粒物因静电吸附堵塞孔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聚结玻纤空气颗粒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织物层(61b)包括内胆细横织物条(b1)、内胆细竖织物条(b2)以及导流缝隙二(b3),所述内织物层(61b)内部横向分布有若干组内胆细横织物条(b1),若干组所述内胆细横织物条(b1)内侧设有若干组用于与若干组内胆细横织物条(b1)相互交错的内胆细竖织物条(b2),若干组所述内胆细横织物条(b1)与若干组内胆细竖织物条(b2)交错位置内侧设有一组用于空气导流的导流缝隙二(b3),若干组所述内胆细横织物条(b1)与若干组内胆细竖织物条(b2)横截面内径为0.1-0.3mm,若干组所述内胆细横织物条(b1)与若干组内胆细竖织物条(b2)内混编有直径50-75nm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其生产过程需同步满足高湿度环境要求,若干组所述内胆细横织物条(b1)与若干组内胆细竖织物条(b2)内侧内壁设有深度30um的鱼骨纹凹槽,并用于引导空气通过时产生局部涡旋,所述导流缝隙二(b3)入口段为15°锥角倾斜结构并用于加速进入的空气气流,所述导流缝隙二(b3)出口段为7°扩压角并用于降低空气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流动压力损耗。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昭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意艾蒲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