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山岩层结构探测,具体涉及一种巷道岩层结构探测辅助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1、为了进行巷道顶板围岩变形规律探测研究,物探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物探装置施工存在一些不足,如与现场复杂施工条件不匹配、不能快速移动转换探测位置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巷道顶板岩体节理裂隙探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2、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2322812528.6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雷达检测巷道拱底的辅助装置,包括弧形结构的导轨板体,导轨板体上开设有导轨滑槽,导轨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轨移动组件,导轨移动组件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雷达探测设备,导轨板体的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定位底板,定位底板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移动滚轮。通过导轨移动组件在导轨滑槽上滑动,导轨移动组件带动雷达探测设备一起滑动,雷达探测设备的滑动可以对隧道的内部进行探索检测。
3、但是,上述雷达检测巷道拱底的辅助装置的体型较为庞大笨重,再狭窄的巷道内移动较为不便,且不方便进行收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巷道岩层结构探测辅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座(1),所述移动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立杆(3),所述立杆(3)的上端活动安装有探测设备(4);所述立杆(3)的下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移动底座(1)上,所述立杆(3)转动的轴线垂直于其长度方向水平延伸,所述立杆(3)上铰接有第一撑杆(10),所述第一撑杆(10)上穿设有定位销(11),所述移动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立板(12),所述第一立板(12)上设有供所述定位销(11)插入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包括第一定位孔(13)和第二定位孔(14),当所述定位销(11)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13)内时,所述立杆(3)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巷道岩层结构探测辅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座(1),所述移动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立杆(3),所述立杆(3)的上端活动安装有探测设备(4);所述立杆(3)的下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移动底座(1)上,所述立杆(3)转动的轴线垂直于其长度方向水平延伸,所述立杆(3)上铰接有第一撑杆(10),所述第一撑杆(10)上穿设有定位销(11),所述移动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立板(12),所述第一立板(12)上设有供所述定位销(11)插入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包括第一定位孔(13)和第二定位孔(14),当所述定位销(11)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13)内时,所述立杆(3)呈竖直状态,当所述定位销(11)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孔(14)内时,所述立杆(3)倾倒呈水平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岩层结构探测辅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3)上还铰接有第二撑杆(15),所述第二撑杆(15)的一端穿设有滑动销(16),所述移动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立板(17),所述第二立板(17)上设有与所述滑动销(16)相匹配的条形孔(18),所述滑动销(16)活动安装在所述条形孔(18)内,所述立杆(3)转动时带动所述滑动销(16)沿所述条形孔(18)移动;当所述滑动销(16)移动至所述条形孔(18)的其中一端时,所述立杆(3)呈竖直状态,当所述滑动销(16)移动至所述条形孔(18)的另一端时,所述立杆(3)倾倒呈水平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巷道岩层结构探测辅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12)与所述第二立板(17)之间设有连接管(19),所述定位销(11)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撑杆(10)和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孔并旋入所述连接管(19)的一端,所述滑动销(16)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撑杆(15)和所述条形孔(18)旋入所述连接管(19)的另一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巷道岩层结构探测辅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3)包括连接柱(5)和空心管(6),所述连接柱(5)的上端设有插槽(21),所述空心管(6)的下端竖向滑动安装在所述插槽(21)内,所述空心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超,王智能,劳斌,付学会,王金华,李必成,杨建光,杨瀚,唐志书,徐正碧,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