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刚柔融合沥青路面结构及专用裂化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我国公路建设规模庞大,高速公路达18.5万公里、国省干线公路75万公里、农村公路500万公里。其中,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高速公路占比98%、国省干线公路占比85%,其因整体性好、承载能力强、成本低,适配我国重载车辆多、水泥和碎石资源丰富的国情得以广泛应用。但这类路面受反射裂缝易渗水唧浆、重载交通易冲击损伤等问题困扰,设计使用寿命10-20年,国家每年需巨额资金开展结构性修复。
2、欧美等国长寿命路面多为全厚式沥青路面,设计使用寿命35-50年,然而存在投资大、抗重载能力差的缺陷,难以适配我国重载交通需求,在我国应用受限。
3、国内虽开展长寿命沥青路面研究,如广州-深圳高速公路采用“刚柔相济”结构(27cm未筛分碎石+46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沥青碎石基层+14cm沥青混凝土),实现长寿命,但因投资大被称为“天价公路”,仅一条难以推广。后续虽有“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可低成本替代沥青碎石基层,提升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刚柔融合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在路床(1)上逐层铺设的半刚性底基层(2)、柔性化水泥混凝土基层(3)和沥青混凝土面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柔融合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化水泥混凝土基层(3)包括表层(31)和裂化层(32),所述表层(31)位于裂化层(32)的上方,用于与沥青混凝土面层(4)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刚柔融合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区域(33)在表层(31)上呈梅花桩式结构分布,所述表层(31)上每平方米布设有3-6个接触区域(33)。
4.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刚柔融合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在路床(1)上逐层铺设的半刚性底基层(2)、柔性化水泥混凝土基层(3)和沥青混凝土面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柔融合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化水泥混凝土基层(3)包括表层(31)和裂化层(32),所述表层(31)位于裂化层(32)的上方,用于与沥青混凝土面层(4)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刚柔融合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区域(33)在表层(31)上呈梅花桩式结构分布,所述表层(31)上每平方米布设有3-6个接触区域(3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刚柔融合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裂化层(32)的裂化率达到80%以上,使得柔性化水泥混凝土基层(3)的回弹模量在1000mpa-2000mpa。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刚柔融合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31)的顶部通过铣刨拉毛形成用于增强与沥青混凝土面层(4)融合的过渡层(5),所述过渡层(5)被构造成通过铣刨拉毛在表层(31)的顶部形成植入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刚柔融合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5)上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新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思元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