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小出光角度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技术

技术编号:46623281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8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减小出光角度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属于光电子制造技术领域。该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外延层、钝化层、电极和反射层;钝化层和外延层依次层叠于衬底的表面上,钝化层具有露出外延层的通孔,电极位于钝化层的远离衬底的表面上,且通过通孔与外延层相连;反射层覆盖钝化层的远离衬底的表面,且露出电极,反射层环绕电极,且与电极的侧壁贴合,反射层环绕钝化层的侧壁,且与钝化层的侧壁贴合,反射层环绕外延层的侧壁,且与外延层的侧壁贴合,反射层环绕衬底的侧壁,且与衬底的侧壁贴合。本公开能减少发光二极管的侧向出光,减小发光二极管的出光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光电子制造,特别涉及一种减小出光角度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1、发光二极管(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是光电子产业中极具影响力的新产品,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屏、信号灯、背光源、玩具等领域。常规应用情况下,要求出光角度越大越好。但部分应用中(例如,防窥显示器)对显示内容的隐私性要求较高,因此要求发光二极管的出光角度缩小在一定范围内。

2、相关技术中,发光二极管通常包括依次层叠的蓝宝石衬底和外延层。外延层位于蓝宝石衬底的表面。由于蓝宝石衬底在发光二极管的整体厚度中的占比很高,进入蓝宝石衬底的大部分光线还会从蓝宝石衬底的侧壁出射,从而让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度扩大至120°至140°。

3、虽然可以通过减薄蓝宝石衬底的方式减少侧向出光,但发光二极管整体的出光角度缩小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小出光角度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能减少发光二极管的侧向出光,减小发光二极管的出光角度。所述技术方案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10)、外延层(20)、钝化层(30)、电极(40)和反射层(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50)包括交替层叠的多个第一材料层和多个第二材料层,所述第一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材料层的折射率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还包括金属反光层(60),所述金属反光层(60)位于所述反射层(50)的远离所述外延层(20)的一侧,且所述金属反光层(60)覆盖所述反射层(5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10)、外延层(20)、钝化层(30)、电极(40)和反射层(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50)包括交替层叠的多个第一材料层和多个第二材料层,所述第一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材料层的折射率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还包括金属反光层(60),所述金属反光层(60)位于所述反射层(50)的远离所述外延层(20)的一侧,且所述金属反光层(60)覆盖所述反射层(5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层(20)在所述衬底(10)的表面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衬底(10)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威吴志浩叶青贤王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华灿光电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