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易自聚介质塔的塔顶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2270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易自聚介质塔的塔顶冷凝器,涉及冷凝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口管箱和出口管箱,壳体的内部下端和上端分别设置有固定管板和活动管板,活动管板与进口管箱连接,并通过填料函结构与壳体连接,固定管板和活动管板之间设置有换热管,壳体的一侧下端和上端分别设置有循环水出口和循环水进口;解决适用于易自聚介质塔的塔顶冷凝器要求较高,采用现有的单管程浮头换热器作为塔顶冷凝器不仅成本高、易内漏,而且强度和刚度计算缺乏标准依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冷凝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易自聚介质塔的塔顶冷凝器


技术介绍

1、精馏塔与塔顶冷凝器联用是石化领域常见的工艺装置组合,塔顶冷凝器采用循环水作为冷却介质时冷却及回流效果好、能耗低;但循环水容易结垢,使得循环水必须走塔顶冷凝器的壳侧,且要求壳侧可拆、便于机械清洗;另外,对于高温易自聚介质塔,比如丁二烯产品塔,其塔顶介质为高浓度丁二烯,高浓度丁二烯产品具有易于自聚的特点,要求丁二烯在塔顶冷凝器管侧时必须轴向进、出料,采用单管程、尽量减小流动死区、防止自聚爆燃。

2、常规工艺设计方案为选择单管程浮头换热器作为丁二烯塔顶冷凝器,如图1所示,但浮头换热器结构复杂、成本高、浮头端容易发生内漏且不易发现;另外,单管程浮头换热器中的浮动端法兰和夹持环形板不是压力容器常见结构元件,国内外换热器标准尚没有相应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方法,设计计算缺乏保证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易自聚介质塔的塔顶冷凝器,解决适用于易自聚介质塔的塔顶冷凝器要求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易自聚介质塔的塔顶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易自聚介质塔的塔顶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函结构包括填料函法兰、填料压盖、套环和多个填料环,所述填料函法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填料压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填料函法兰的上方,所述填料函法兰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容纳槽,所述套环和多个所述填料环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且多个所述填料环分布在所述套环的上下两侧,所述填料压盖的内周设置由向下延伸的环形部,所述环形部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容纳槽内并用于挤压所述填料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易自聚介质塔的塔顶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易自聚介质塔的塔顶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易自聚介质塔的塔顶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函结构包括填料函法兰、填料压盖、套环和多个填料环,所述填料函法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填料压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填料函法兰的上方,所述填料函法兰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容纳槽,所述套环和多个所述填料环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且多个所述填料环分布在所述套环的上下两侧,所述填料压盖的内周设置由向下延伸的环形部,所述环形部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容纳槽内并用于挤压所述填料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易自聚介质塔的塔顶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函法兰在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设置有堆焊层,所述堆焊层为不锈钢材质,且靠近所述填料环的一侧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6.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易自聚介质塔的塔顶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的截面为工字形,所述套环的腹板的中部设置有多个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易自聚介质塔的塔顶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函法兰在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多个3/4”的npt口,所述npt口内可拆卸地设置有封堵部件,所述npt口用于注入密封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才华张喆光于桂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