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无人机中转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21776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电池更换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无人机中转站,包括底座和无人机,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管,所述支撑圆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圆杆,所述滑动圆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工作舱,所述工作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光伏板,所述工作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工作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设置的马鞍墙灯,所述蓄电池与马鞍墙灯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工作舱上表面设置的光伏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于蓄电池中,为中转站自身提供持续能源,减少对外部电源的依赖,尤其适合户外、偏远地区等无稳定电力供应的场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电池更换,具体是一种智能无人机中转站


技术介绍

1、目前,在无人机电池更换
中,传统的无人机中转站存在诸多不足。例如,现有中转站多依赖外部电源供电,在户外、偏远地区等无稳定电力供应的场景中使用受限,难以实现持续运行。同时,无人机电池更换过程往往需要人工干预,通过手动操作完成电池的拆卸与安装,自动化程度低,导致更换效率低下,无人机待机时间延长。此外,传统中转站的结构设计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不同型号无人机的停靠与电池更换需求,且多架无人机同时进行电池更换时,工作效率和吞吐量较低。另外,现有中转站在电池充电与无人机进出的联动控制方面存在不足,无法实现电池插入与防护门开启的自动化流程,影响使用的便利性。针对上述问题,亟需设计一种智能无人机中转站,以提升能源独立性、自动化程度及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无人机中转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无人机中转站,包括底座和无人机,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无人机中转站,包括底座(1)和无人机(3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管(3),所述支撑圆管(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圆杆(4),所述滑动圆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工作舱(5),所述工作舱(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光伏板(6),所述工作舱(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7),所述工作舱(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设置的马鞍墙灯(8),所述蓄电池(7)与马鞍墙灯(8)电性连接,所述工作舱(5)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环形设置的出口(9),多个所述出口(9)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的表面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无人机中转站,包括底座(1)和无人机(3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管(3),所述支撑圆管(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圆杆(4),所述滑动圆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工作舱(5),所述工作舱(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光伏板(6),所述工作舱(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7),所述工作舱(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设置的马鞍墙灯(8),所述蓄电池(7)与马鞍墙灯(8)电性连接,所述工作舱(5)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环形设置的出口(9),多个所述出口(9)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门(11),所述防护门(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绳(12),所述工作舱(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六边形底板(13),所述六边形底板(13)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环形设置的进口(14),所述工作舱(5)的内部顶面有多组环形设置的机械臂(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无人机中转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边形底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设置的充电座(16),多个所述充电座(16)的侧壁均开设有第一电池舱(17),多个所述第一电池舱(17)的内壁均设置有两个第二滑动槽(46),多个所述第二滑动槽(46)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池分割板(18),所述第一电池分割板(18)的两侧壁均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48),两个所述(48)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条(19),所述第一电池分割板(18)的两侧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20),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0)与相邻两个第一齿轮条(19)的表面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无人机中转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多个所述第一电池舱(17)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圆形挤压片(22),所述第一圆形挤压片(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圆杆(23),所述传动圆杆(23)贯穿第一电池舱(17)的内壁并延伸至充电座(16)的内部,所述传动圆杆(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形挤压片(24),所述第二圆形挤压片(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明陈泊帆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二十面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